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太原“非遺”小井峪“集會”

發布時間:2022-06-10 16:52:00來源: 新華網

  國家級非遺太原鑼鼓,擂響盛世豪邁。6月9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非遺宣傳(chuan) 展示展演活動,在小井峪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拉開帷幕,為(wei) 期4天。精美的非遺作品和精彩的非遺表演,還有各種體(ti) 驗項目,使市民近距離走近非遺,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意識,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

  每年6月的第二個(ge) 星期六,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不僅(jin) 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chuan) 承的生動見證,也是有重要價(jia) 值的文化資源。我市非遺項目豐(feng) 富多彩,國家級非遺18項,省級非遺65項,市級非遺160項,涵蓋衣食住行各行各業(ye) ,有民間文學、傳(chuan) 統音樂(le) 、傳(chuan) 統舞蹈、戲劇、曲藝、手工技藝等十大類。

  此次“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非遺宣傳(chuan) 展示展演活動,由太原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太原市文化旅遊事業(ye) 發展中心(市文化館)、萬(wan) 柏林區文化和旅遊局等承辦,以“錦繡太原綻放迷人風采,龍城非遺連接現代生活”為(wei) 主題,采用展演展示、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讓市民了解非遺,喜愛非遺,感受我市非遺保護成果。6月9日,國家級非遺太原鑼鼓專(zhuan) 場演出;10日,來自太原和忻州兩(liang) 地優(you) 秀非遺項目展演,包括晉劇、太原蓮花落、西華門舞獅、太原民歌、二鬼摔跤,忻州的北路梆子、二人台等以及文化集市非遺互動;11日、12日,忻州的撓羊、太原的風火流星等非遺民俗社火循環表演。活動期間,“太忻”文化集市非遺項目展示,在小井峪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的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文創館展出,譜寫(xie) 太忻兩(liang) 地文化交融新篇章。

  太原鑼鼓是一種傳(chuan) 統鼓樂(le) ,以粗獷、剽悍、雄奇、自然的地域特色,表現了龍城兒(er) 女純樸、率直、激昂、豪邁的情懷。9日的太原鑼鼓首屆鼓曲創新與(yu) 演奏創新評選展演,匯集了俊生鑼鼓隊《龍鼓出潭》、李春生工作室《玉狗祈福》、金鼓園藝術團《拓路者之歌》、山西鼓樂(le) 藝術團《龍城社火》等一批創新鼓曲,曲目自然流暢,跌宕起伏。太重鼓樂(le) 團在幾十年的太原鑼鼓表演中推陳出新,把太原鑼鼓演奏技法從(cong) 中速提升成急速,使太原鑼鼓的精華表演部分高潮迭起,太重鼓樂(le) 藝術團帶來的《急流水-飛渡》激越時如萬(wan) 馬奔騰,舒緩時如涓涓小溪,給觀眾(zhong) 聽覺與(yu) 視覺雙重享受。非遺展演令人驚歎,現場互動展示的非遺項目木版年畫、糖畫、繩編、漆器製作、傳(chuan) 統剪紙、葫蘆燙畫等,也讓觀眾(zhong) 有看有買(mai) 有玩。

  “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非遺宣傳(chuan) 展示展演活動,同時在新媒體(ti) 直播,創新傳(chuan) 播方式,提升“吃住行遊購娛”品質,打造非遺品牌,使非遺保護成果惠及更多群眾(zhong) 。(陳辛華)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