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扮靚多彩節慶
草木蔥蘢,艾蒿搖曳;雄黃酒烈,千帆競發。端午節散發出濃厚的曆史文化氣息,許多習(xi) 俗沿襲至今,包粽子、賽龍舟、佩香囊、掛艾草、點雄黃、拴彩線……在豐(feng) 富多彩的民俗活動中,人們(men) 體(ti) 驗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傳(chuan) 統文化成為(wei) 今年端午節旅遊市場的重要特征,節慶遊因文化而意蘊悠長、精彩紛呈。
傳(chuan) 承家國情懷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傳(chuan) 統節日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端午節起源有不同說法,流傳(chuan) 最廣、影響最深的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屈原的家國情懷成為(wei) 端午節的靈魂。正因於(yu) 此,端午節旅遊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傳(chuan) 承這種精神。
作為(wei) 中國傳(chuan) 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於(yu) 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成為(wei) 中國首個(ge) 躋身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節日。端午節沉澱著豐(feng) 富多彩的社會(hui) 生活,體(ti) 現出對民族文化的自信。
端午假期,2022屈原故裏端午文化節暨屈原故裏端午祭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舉(ju) 行。除了龍舟爭(zheng) 霸賽、民俗展演等,文化節舉(ju) 辦首屆“屈原文化研究國際論壇”、中國屈原學會(hui) 年會(hui) 、全球青少年屈原作品征集等活動。
龍舟競渡,激情澎湃。汨羅江上,鼓聲陣陣,一艘艘龍舟如離弦之箭,劈波斬浪。湖南省汨羅市的龍舟賽吸引了許多觀眾(zhong) 。傳(chuan) 說,屈原是在農(nong) 曆五月初五,滿懷憂國之情自沉汨羅江的。當天百姓們(men) 聞訊後劃船撈救,此後逐漸發展成為(wei) 龍舟競賽的習(xi) 俗。一槳劃過兩(liang) 千多年,曆史傳(chuan) 承已成為(wei) 人們(men) 喜聞樂(le) 見的節慶活動。
今年端午期間的民俗遊熱度高。多地推出龍舟比賽、漢服遊園以及包粽子、製香包等體(ti) 驗類活動,融“傳(chuan) 統文化風俗”於(yu) “旅遊度假場景”。山東(dong) 泰安舉(ju) 辦“天燭勝境”端午民俗文化祈福節,推出“千年非遺——火龍鋼花”等夜間表演。貴州貴陽舉(ju) 辦“我們(men) 的節日·端午節暨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係列活動”。甘肅天水推出“著漢家服飾,遊玉泉仙境”“詩禮雅韻醉美秦風”端午詩會(hui) 等活動。雲(yun) 南楚雄專(zhuan) 門推出多條端午節主題遊線路,帶遊客體(ti) 驗包粽子、製香囊、劃龍舟等多彩民俗文化。
追求綠色健康
端午節是中國傳(chuan) 統節日中民俗內(nei) 涵最豐(feng) 富的節日之一,掛艾葉、沐蘭(lan) 湯、佩香囊、飲雄黃酒等習(xi) 俗,蘊含著豐(feng) 富的綠色生態元素和消災避疫的文化內(nei) 涵,體(ti) 現了古人尊崇自然和追求健康的智慧。
民間自古認為(wei) 農(nong) 曆五月開始,暑熱將至,蚊蟲滋生,百毒活躍,是流行病易發之際。為(wei) 辟惡去毒、淨化環境、預防疾病,古人在端午節形成了用來祛病防疫、追求健康生活的習(xi) 俗。端午節也被稱為(wei) 中國最早的“健康防疫日”和“衛生防疫節”。
端午時,民間有“懸艾人,戴艾虎,飲艾酒,食艾糕,熏艾葉”的習(xi) 俗,古人認為(wei) 艾草治百病,招百福,可以祛除各種毒物。江南一帶潮濕,為(wei) 了避蟲害,浙江寧波人佩香袋、喝雄黃酒。如今,端午節時,買(mai) 菜時隨手帶一把菖蒲、艾蒿紮成的艾束菖蒲劍,仍舊是寧波人的習(xi) 俗之一。
端午期間,山東(dong) 省濟南市千佛山景區舉(ju) 辦的“品茗迎端午,千盞納百福”活動,遊客可體(ti) 驗非遺編繩、投壺射五毒、點朱砂等民俗。河南省駐馬店市皇家驛站景區推出的掛彩繩、點雄黃、射五毒、投壺等體(ti) 驗活動,吸引了大批遊客。遊客在湖南省邵陽市的白水洞景區,饒有興(xing) 致地參與(yu) 裝香囊、釣粽子、射五毒等有趣的傳(chuan) 統端午民俗遊戲。江蘇省南通市盤香溝社區日前聯合新區學校開展“樂(le) 享民俗‘粽’情端午”民俗體(ti) 驗活動,身著漢服的孩子們(men) 通過“雄黃朱砂畫端午”“艾草香囊迎端午”“五毒投壺慶端午”等民俗體(ti) 驗,傳(chuan) 承文化習(xi) 俗。
促進中外交流
在華居住生活的外國友人也喜歡過端午節。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興(xing) 山社區開展“端午粽飄香,鄰裏情意深”活動,來自南非、加納、喀麥隆、格魯吉亞(ya) 的外國友人在當地居民的指導下,學習(xi) 包粽子、繡香囊、做綠豆糕,體(ti) 驗中國傳(chuan) 統端午民俗。
端午節是外國友人了解中華文化的好機會(hui) 。端午節前夕,江蘇省連雲(yun) 港市濱海社區開展“中外居民一家親(qin) 粽情飄香話端午”活動。社區誌願者與(yu) 居住在轄區內(nei) 的外國友人一起話端午、包粽子,讓外國友人了解端午的知識和文化底蘊,體(ti) 驗中國傳(chuan) 統節日和鄰裏文化的魅力。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chuan) 統節日,獨具特色的文化魅力遠播世界各地。包粽子、係香囊……哪裏有華僑(qiao) 華人,端午節的習(xi) 俗就播撒到哪裏。在東(dong) 南亞(ya) ,隻要有華人的地方,都會(hui) 過端午節,新加坡、越南、柬埔寨、老撾、緬甸、印尼等國的華僑(qiao) 華人至今保留著吃粽子、賽龍舟等傳(chuan) 統習(xi) 俗。由馬來西亞(ya) 多個(ge) 華人文化社團聯合舉(ju) 辦的“端午文化藝術節”日前在吉隆坡開幕,活動豐(feng) 富多彩,包括書(shu) 畫展、藝術講座、兒(er) 童龍舟彩繪、“紀念屈原”詩歌朗誦會(hui) 、水墨畫粽、中醫講座等。
端午文化香飄四海,盡展風采。端午節很早就傳(chuan) 入日本,已成為(wei) 日本重要的節日。端午節的龍舟賽已在一些歐美國家落地生根。在德國、美國、俄羅斯等國,龍舟賽已成為(wei) 民眾(zhong) 喜愛的體(ti) 育娛樂(le) 項目。(趙 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