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世界文化遺產元上都遺址:獨特顏值召喚下的“詩和遠方”
中新社錫林郭勒6月11日電 題:解碼世界文化遺產(chan) 元上都遺址:獨特顏值召喚下的“詩和遠方”
中新社記者 李愛平
白雲(yun) 朵朵、湖水清澈、金蓮川草原大麵積泛綠……看著手機裏拍攝的一組組關(guan) 於(yu) 元上都遺址的照片,56歲的劉學民心情大好。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內(nei) 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文化遺產(chan) 保護研究中心主任劉學民直言,“後疫情時代,民眾(zhong) 更願意親(qin) 近自然,相信元上都遺址獨特的文化顏值,一定會(hui) 成為(wei) 賓客的‘詩和遠方’。”
“2021年6月至7月份,超過6萬(wan) 人次來元上都遺址觀光,遊客都覺得不虛此行。”劉學民感慨表示。
位於(yu) 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nei) 的元上都遺址,為(wei) 何會(hui) 得到外界的熱切關(guan) 注,一切要從(cong) 2012年元上都遺址申遺成功說起。
2012年6月29日,第36屆世界遺產(chan) 大會(hui) 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召開,經大會(hui) 表決(jue) ,中國元上都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an) 名錄,成為(wei) 中國第30項世界文化遺產(chan) 。
時任內(nei) 蒙古自治區文化廳文物處處長的王大方回憶說:“在俄羅斯聖彼得堡,我見證了那激動人心的曆史時刻”。
在2020年疫情尚未來臨(lin) 時,每年都有很多賓客來元上都遺址觀光,一些外國學者更是多次光顧。
官方消息顯示,圍繞元上都遺址,當地政府大力推動全域旅遊和四季旅遊發展,打造了夏季“中國·元上都”文化旅遊節、秋季中國查幹伊德文化節、“渾善達克”冬季那達慕、“渾善達克”春季那達慕和元上都國際“貴由赤”比賽等5個(ge) 品牌。
“我們(men) 要把元上都遺址所在區域打造成國內(nei) 外知名旅遊目的地,讓元上都遺址成為(wei) 熠熠生輝的金字招牌。”劉學民告訴記者。
錫林郭勒盟文化遺產(chan) 保護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王宏濤介紹,目前,正策劃對元上都遺址進行數字化展示,形成“科技+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播載體(ti) ,讓元上都遺址“活起來”。
2020年11月10日,中國僑(qiao) 聯發布了經確認的93家第八批中國華僑(qiao) 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錫林郭勒盟元上都博物館獲批“中國華僑(qiao) 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單位。
2021年10月18日,“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hui) ”開幕式在河南省三門峽市舉(ju) 行,開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元上都遺址與(yu) 北京周口店遺址、仰韶文化遺址、良渚遺址等100項考古發現同時入選。
內(nei) 蒙古自治區文物局文物保護與(yu) 考古處處長陳雅光受訪時表示,在做好生態保護的前提下,積極開展元上都遺址考古工作,不斷加深對中華文明悠久曆史和寶貴遺產(chan) 價(jia) 值的認識,也是提升元上都遺址“顏值”的重要一環。(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