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星開講”特別策劃] 美好非遺丨蘇繡:針針不息 巧奪天工
近年來,我國各地的非遺項目不斷融入現代生活,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其精巧的技藝、精美的產(chan) 品,更是具有跨越時空的魅力。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人民網推出“文藝星開講·美好非遺”特別節目,邀請國家級非遺項目蘇繡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姚建萍、貴州遵義(yi) 獨竹漂非遺傳(chuan) 承人楊柳、葉雕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丁力、石城硯製作技藝傳(chuan) 承人江小坤、武漢剪紙技藝非遺傳(chuan) 承人劉旻講述非遺故事,一起“解鎖”非遺之美。
“蘇繡是一門針線的藝術,精致細節之處,常常使用一根絲(si) 線的六十四分之一甚至一百二十八分之一來繡製,格外珍貴。”本期嘉賓姚建萍表示,自己從(cong) 小投身蘇繡行業(ye) ,參與(yu) 並見證了蘇繡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如今的蘇繡,不僅(jin) 以藝術的形式在博物館與(yu) 藝術館中呈現,還以越來越多的創新形式出現在人們(men) 的生活中。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蘇繡產(chan) 生了濃厚的興(xing) 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