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繡傳承人彭藝:謀求多元跨界,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
今年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連接現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口號“人民的非遺 人民共享”“激發非遺活力 創造美好生活”“鄉(xiang) 村振興(xing) 非遺同行”。非遺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對非遺保護傳(chuan) 承工作的重視、關(guan) 心和關(guan) 懷,滋養(yang) 著非遺事業(ye) 的厚土,結出累累碩果,推動著非遺與(yu) 現代生活密切連接,吐露芬芳。
在"自然和文化遺產(chan) 日"到來之際,我們(men) 采訪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苗繡市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彭藝,聆聽她的非遺傳(chuan) 承故事。
彭藝家在貴州烏(wu) 蒙山區的化屋村,這裏世代居住著苗族的一個(ge) 支係——歪梳苗,其獨特的刺繡、蠟染等手工技藝是貴州少數民族文化中的一顆“明珠”。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這些技藝的傳(chuan) 承“青黃不接”。
自幼喜愛苗族傳(chuan) 統文化的彭藝,一直跟著家人學習(xi) ,並苦心鑽研,成長為(wei) 一名苗繡傳(chuan) 承人。
2021年2月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到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現“黔西市”)化屋村考察時,點讚苗繡、蠟染等少數民族非遺技藝和文化,並與(yu) 蠟染師彭藝親(qin) 切交談。
回想起那天的經曆,彭藝現在還是很激動。“那天,總書(shu) 記點讚苗繡‘何其精彩’,讓我倍感自豪。”
她告訴我們(men) ,“現在,我致力於(yu) 在傳(chuan) 承苗族傳(chuan) 統特色手工技藝基礎上,謀求多元跨界、融合創新,讓產(chan) 品更加現代化、年輕化,使苗繡蠟染更加貼近我們(men) 的生活,帶動更多人的就業(ye) 增收。”(王媛 靳鈴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