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打造“15分鍾誌願服務圈”
光明日報記者 曾毅 光明日報通訊員 幹杉杉
每天,浙江寧波慈溪市星光社區居民龔慢軍(jun) 都會(hui) 走上10分鍾,到街區十字路口處的誌願服務We站報到。“最近活動非常多,防疫、巡河環保、高齡老人居家養(yang) 老服務等等,忙不過來。”龔慢軍(jun) 說,自從(cong) 去年遇到誌願服務We站,自己便做起了誌願者,退休生活過得有聲有色。
家門口的“15分鍾誌願服務圈”,“圈”出了龔慢軍(jun) 的充實人生,也“圈”出了同心圓裏5個(ge) 小區近8000居民的美好新生活。
群眾(zhong) 在哪裏,誌願服務的觸角就延伸到哪裏。寧波以群眾(zhong) 需求為(wei) 導向打造“15分鍾誌願服務圈”,讓更多人在家門口、於(yu) 細微處感受這座城市的溫度。
拓展誌願服務陣地,拚出“15分鍾”生活藍圖
“我的誌願生涯,從(cong) 走進流動獻血車的那一刻開始。之後有了線上平台,參與(yu) 的活動類型也越來越豐(feng) 富。”不同於(yu) 剛加入的龔慢軍(jun) ,星光社區社工潘美琴已經做了20年誌願者,見證了寧波誌願服務事業(ye) 的蓬勃發展。2016年10月,寧波We誌願服務平台上線,開通登記注冊(ce) 、崗位服務、時間記錄等網絡功能,實現誌願服務崗位化、專(zhuan) 業(ye) 化、社會(hui) 化的進一步升級。
然而,潘美琴在社區工作的過程中,也看到了一些誌願服務沒能觸達的角落。比如,很多老年人並不擅長使用智能手機,但是他們(men) 對誌願服務的需求同樣很旺盛。有人不知道可以就近享受什麽(me) 樣的誌願服務,還有人則找不到地方獻愛心。
“滿足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誌願服務在老百姓慢行15分鍾的距離內(nei) 隨叫隨到,最終達到人人誌願、隨手誌願,是寧波建設‘15分鍾誌願服務圈’的初衷。”寧波市委宣傳(chuan) 部誌願服務工作處處長劉長生說,近年來,寧波在全市所有鄉(xiang) 鎮街道、社區和80%的行政村建立起誌願服務樞紐站和工作站,基本實現城鄉(xiang) 統籌的陣地網絡。
“樞紐站和工作站隻是完成了線下陣地建設的第一步,這些點往往鋪設在戶內(nei) ,具有隱蔽性。第二步則是針對人流集中的公共地帶,如各大景區、交通樞紐、商圈、街區等,建設具有開放性的誌願服務We站。”劉長生介紹,We站以“微團隊”依托“微陣地”,為(wei) 市民提供誌願“微服務”、開展“微活動”,集便民利民服務、社會(hui) 服務宣傳(chuan) 、誌願服務招募及體(ti) 驗、城市文明倡導等功能於(yu) 一體(ti) ,是寧波在誌願服務陣地建設上的創新探索。
截至目前,寧波已建成90個(ge) 誌願服務We站,覆蓋了各大景區、交通樞紐、商圈、街區等公共場所,服務215萬(wan) 餘(yu) 人次。
擴大誌願者隊伍,壘起“15分鍾”每一塊磚
不久前,陽光公益服務社理事長、農(nong) 民誌願者王乘紅靠著“愛心值”——累計誌願服務信用時長超4200小時,無償(chang) 獻血累計1.6萬(wan) 餘(yu) 毫升,成為(wei) 寧海縣首批13位五星級誌願者之一。更令他自豪的是,被表彰的13名誌願者中,還有10名同樣來自陽光公益服務社。
3月初,《寧海縣誌願服務禮遇激勵辦法(試行)》發布並實施,注冊(ce) 誌願者星級評定分為(wei) 一到五星。其中,五星級誌願者需要在寧波We誌願服務平台的服務累計信用時長達到1500小時以上。憑借星級證書(shu) ,誌願者能在指定銀行享受相應的信用貸款額度、利率下浮等金融優(you) 待服務。
“如果說實體(ti) 陣地為(wei) ‘15分鍾誌願服務圈’打下了地基,那麽(me) 誌願者就是壘起這座大廈的每一塊磚。”劉長生表示,為(wei) 了更好地培育、團結誌願者隊伍,寧波致力於(yu) 建設誌願服務嘉許激勵製度,推出星級評定、榮譽授予、評先樹優(you) 、積分兌(dui) 換等舉(ju) 措。3月1日,新修訂的《寧波市誌願服務條例》正式施行,加大了優(you) 待激勵力度,鼓勵國家機關(guan) 、人民團體(ti) 、群眾(zhong) 團體(ti) 、企業(ye) 事業(ye) 單位和其他組織為(wei) 誌願者提供便利和優(you) 惠待遇。
根據寧波We誌願服務平台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寧波市注冊(ce) 誌願者2026915人,相當於(yu) 每4.7個(ge) 人中就有一位誌願者;開展誌願服務活動9.3萬(wan) 場,誌願者累計服務時長538萬(wan) 小時,也就是614年。“誌願者隊伍不斷擴大,‘15分鍾誌願服務圈’逐漸成型,‘人人誌願、隨手誌願’將展現在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劉長生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