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貢獻力量
本報訊 (駐河南記者張瑩瑩)6月15日,河南省省長、省政府黨(dang) 組書(shu) 記王凱主持召開河南省政府黨(dang) 組(擴大)會(hui) 議,傳(chuan) 達學習(xi) 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ti) 學習(xi) 時的重要講話,研究貫徹落實工作。會(hui) 議邀請中國社科院曆史學部主任、研究員王巍作專(zhuan) 題輔導,係統介紹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立項緣起、研究方向和前沿性成果,解讀了探源工程在實證中華5000年文明等方麵的重大意義(yi) ,揭示了中華文明的豐(feng) 富內(nei) 涵和中華文明起源與(yu) 發展的曆史脈絡,對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河南實踐提出了建議。
河南省地處中原,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中國現代考古學從(cong) 河南起步,中華文明探源從(cong) 河南開始。會(hui) 議指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工作發表的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重大成果,深刻闡述了傳(chuan) 承和弘揚中華文明的重大意義(yi) ,係統提出了把中國文明曆史研究引向深入的重大要求,為(wei) 我們(men) 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推動文化文物事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河南曆史地位獨特、責任使命重大,各級各部門要深刻領會(hui) 、深入貫徹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增強曆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上展現更大作為(wei) ,積極貢獻河南力量。
會(hui) 議強調,要充分發揮河南在中華文明起源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推進重要遺址考古發掘,深化考古成果研究闡釋,加強中華文明探源研究成果傳(chuan) 播推廣。要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把保護放在第一位,積極探索活化利用新模式新路徑,深度挖掘蘊含價(jia) 值,用河南文物講好中國故事,把“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旅品牌。要強化服務保障,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激勵機製,集聚一流人才,壯大專(zhuan) 業(ye) 隊伍,加強學科建設,打造高水平考古研究機構,為(wei) 文化文物事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