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數字化轉型提速 積極推進業務業態創新
原標題:國企數字化轉型提速
在近日舉(ju) 行的以“數字賦能科技抗疫”為(wei) 主題的“國資大講壇”(雲(yun) 講壇)係列活動上,中央企業(ye) 數字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俞兆強透露,目前已有71家中央企業(ye) 搭建了超過150個(ge) 高水平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關(guan) 鍵設備聯網率超過50%。“數據正在成為(wei) 企業(ye) 間可定價(jia) 、可流轉、可變現的一個(ge) 新型價(jia) 值載體(ti) 。”
在數字經濟大潮中,數字化轉型已不是企業(ye) 的“選修課”,而是關(guan) 乎企業(ye) 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為(wei) 鼓勵國有企業(ye) 充分發揮引領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進一步推動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國資委早在2020年8月便印發了《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國有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就推動國有企業(ye) 數字化轉型作出全麵部署,為(wei) 國有企業(ye) 推進數字化轉型工作吹響了新號角。
國有企業(ye) 是中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頂梁柱、國家隊,肩負著推動經濟發展和增強社會(hui) 價(jia) 值的重要責任,國有企業(ye) 需要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浪潮中發揮引領作用,成為(wei) 推動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的排頭兵。“我國企業(ye) 數智化轉型過程中存在起步比較晚、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很多中小企業(ye) 因為(wei) 投入少,技術能力無法很好支撐數智化需求。”在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端BG總裁王勇看來,央企體(ti) 量大、業(ye) 務覆蓋麵廣,通過數智化轉型可以充分發揮其“鏈主”作用,對上下遊的中小企業(ye) 賦能,提升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數智化轉型水平。
“以大唐集團的數智化轉型為(wei) 例,用友承建的大唐電商平台,不僅(jin) 幫助大唐集團進一步降低了采購成本,提升了采購效率與(yu) 精細化管理水平,還讓這個(ge) 平台由服務集團走向服務社會(hui) ,由在線化走向數智化,優(you) 化供應鏈協同生態。大唐集團通過此平台,充分發揮了央企的引領作用,實現了管控效率、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的共同提升。”王勇說。
在企業(ye) 數字化轉型中,國有企業(ye) 特別是中央企業(ye) 普遍將數字化轉型戰略作為(wei) “十四五”時期業(ye) 務規劃的重要內(nei) 容之一,數字化能力也成為(wei) 衡量國企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標。在國資委網站開辟“一把手談數字化轉型”專(zhuan) 欄後,共有包括中國大唐、中國華能、中廣核、國家電網等在內(nei) 的數十家央企一把手發文闡述企業(ye) 開展數字化轉型的實踐與(yu) 探索思路,部分央企曬出其數字化轉型路線圖。華潤集團、中國建設科技集團等央企先後成立了數字科技公司,專(zhuan) 項賦能,一方麵支撐集團內(nei) 部數字化轉型升級,另一方麵對外提供數字化服務。
雖然國企數字化轉型不斷取得進展,但從(cong) 整體(ti) 情況來看,不同行業(ye) 的數字化轉型進度存在較大的差異。德勤的報告顯示,互聯網、電信和媒體(ti) 資訊行業(ye) 數字化水平較高,而汽車、電力、機械、油氣、化工等國企集中的傳(chuan) 統行業(ye) ,仍處於(yu) 數字化轉型的爆發起點或企業(ye) 轉型發展的關(guan) 鍵節點。
騰訊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牛福蓮認為(wei) ,當前大部分國企已經在不同程度上展開數字化轉型嚐試,但因國企數字化轉型並非隻是局部信息技術累加,而需要通盤考慮業(ye) 務、經營、人才、技術等多方麵的數字化融合,再加上國企龐大的規模和複雜的體(ti) 製,更使國企數字化轉型的整體(ti) 協同推進成為(wei) 一項艱巨任務。
王勇表示,央企國企數智化轉型主要存在兩(liang) 大挑戰:一方麵,傳(chuan) 統信息化階段,央企國企更多依賴國際廠商,現在麵臨(lin) 自主可控的問題和困難。另一方麵,在數智化轉型過程中,國企硬件基礎、雲(yun) 平台建設已初步到位,基於(yu) 這種先進的技術架構去構建上麵的應用,並基於(yu) 企業(ye) 發展戰略重構商業(ye) 模式和業(ye) 務場景的難度也不小。
在王勇看來,央企國企等大型企業(ye) 在數智化轉型過程中,亟需一套能夠滿足穩定與(yu) 敏捷雙重需求的解決(jue) 方案。“我們(men) 通過全新一代數智技術,構建商業(ye) 創新平台。基於(yu) 雲(yun) 原生架構滿足央企國企等大型企業(ye) 混合雲(yun) 部署需求,可以實現雲(yun) 上雲(yun) 下跨雲(yun) 穿梭。既滿足其靈活的業(ye) 務創新,同時也實現了自主可控和對安全的要求。”王勇說。
針對業(ye) 務和應用創新,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電子信息研究所副所長陸峰建議,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核心是利用信息技術全方位推進業(ye) 務重塑和業(ye) 態創新,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hui) 數字化運行發展需求。按照數字化運行要求,加快推進企業(ye) 扁平化管理,提升業(ye) 務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服務能力。積極推進業(ye) 務業(ye) 態創新,推動5G、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業(ye) 務深度融合創新,提升客戶連接、網絡服務、深度洞察、智能運行等能力。(王軼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