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這篇報告文學,如何生動刻畫張桂梅形象?

發布時間:2022-06-17 16:1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6月17日電(記者 上官雲(yun) )近日,由《中國作家》雜誌社、雲(yun) 南出版集團共同舉(ju) 辦的長篇報告文學《張桂梅》作品研討會(hui) 在北京和雲(yun) 南以線上線下的方式舉(ju) 行。

  據介紹,報告文學作家李延國以及王秀麗(li) 合作的長篇報告文學《張桂梅》,真切真實地講述了張桂梅感人事跡。作品首發於(yu) 《中國作家》紀實版2022年第3期、第4期,並由雲(yun) 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書(shu) 30萬(wan) 字左右。作品一經問世引起廣泛關(guan) 注。

  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何向陽著重談到了這本書(shu) 的藝術特色,它特別的寫(xie) 法,自始至終用了第二人稱“你”來敘述,這是一種談話式的、對話式的敘述,拉近了讀者和作者、主人公三者之間的關(guan) 係,避免了生硬的表達,也連接了一種多重性,跨越了文本中被敘述者之不同時空中的張桂梅,拉近了敘述者主體(ti) 、被敘述者與(yu) 閱讀者之間的距離,本書(shu) 提供了非常成功的一個(ge) 獨具藝術魅力、藝術特色的一種範例,這是對主題創作的一種藝術創新。

  中國作協創研部副主任、中國報告文學學會(hui) 副會(hui) 長李朝全也認為(wei) ,作品最令人感動的是裏頭大量豐(feng) 富的情節、細節,這些故事是細小的,但是很獨特的,感人至深,可以說張桂梅是社會(hui) 造就的,也是時代造就的,“在她的身上我們(men) 每一個(ge) 人都能看到自己,都能學到如何將個(ge) 人有限的人生和崇高理想事業(ye) 關(guan) 聯起來,從(cong) 而實現成就自我,奔向社會(hui) 的理想。”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hui) 原副會(hui) 長黃傳(chuan) 會(hui) 指出,這部作品裏有一百個(ge) 非常有特色的小標題,實際上也就是一百個(ge) 細節,可是這些細節變成了張桂梅最精彩、最感人的故事,也變成了張桂梅平凡卻又輝煌的豐(feng) 富人生。

  中國作家協會(hui) 創研部原主任胡平認為(wei) ,作者對張桂梅做了整體(ti) 敘述,從(cong) 小寫(xie) 到老,就像一部長篇小說一樣,能把一個(ge) 人物豐(feng) 滿地塑造出來,同時把人物性格的多方麵刻畫出來,最終使得張桂梅能很形象、很立體(ti) 地呈現。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hui) 原常務副會(hui) 長李炳銀表示,作者寫(xie) 得生動、豐(feng) 富、詳實,在作者筆下,張桂梅是一個(ge) 非常有責任心、有社會(hui) 擔當、有愛心的人,而且這種愛不是一般的愛,而是濃的化不開的,真摯的,自覺的,無私的愛,作者也寫(xie) 出了張桂梅性格特點,堅定、執著,令人感動。

  《解放軍(jun) 報》文藝評論版主編傅逸塵指出,作品讓讀者看到的是一個(ge) 從(cong) 電視上、新聞報道當中所無法整體(ti) 看到的時代楷模張桂梅的形象,裏邊有特別多的個(ge) 人化的、生活化的,還有情感內(nei) 在的生命的經驗,是新聞報道所無法深入和延展開去的。這種楷模的精神高度需要去仰望,需要去建構,通過文學實現一種恒久的價(jia) 值。作品所表示的、所指向的那種人類崇高的精神高度,是能真正值得文學書(shu) 寫(xie) ,值得讀者去尊重、尊敬的。(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