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人生大事》就是要珍惜眼前美好情義

發布時間:2022-06-20 11:02:00來源: 新京報

  影片記錄殯葬師生活,新京報專(zhuan) 訪監製和導演談創作,鏡頭溫暖有治愈感,在武漢拍攝是因為(wei) 煙火氣濃

  《人生大事》就是要珍惜眼前美好情義(yi)

  由韓延監製,劉江江編劇並執導,朱一龍領銜主演,楊恩又特別介紹出演的電影《人生大事》將於(yu) 6月23日超前點映,6月24日在全國上映。生離死別向來是中國人的忌諱,電影《人生大事》偏偏將一個(ge) 什麽(me) 都不在乎的殯葬師的故事搬上了大銀幕,片尾曲那句“天上的每一顆星,都是愛過我們(men) 的人”仿佛一個(ge) 溫暖的出口,讓經曆過離別的人能在仰望星空的時候,看到一點光。該片更是借由莫三妹(在片中被稱為(wei) “三哥”)與(yu) 小文這對陌生人之間發生的溫暖故事,洞穿生老病死、人生無常背後的積極啟示,即珍惜眼前每一份美好的情誼。疫情無常,人間有情。新京報采訪《人生大事》監製韓延和導演劉江江,請他們(men) 講述創作內(nei) 幕。

  用輕鬆和溫情的方式直麵生死

  新京報:國內(nei) 銀幕上很少見殯葬題材,為(wei) 什麽(me) 會(hui) 選擇創作這個(ge) 題材?

  韓延:生死是一個(ge) 終極關(guan) 懷、終極課題,是最基本的戲劇需求,劇本裏麵關(guan) 於(yu) 生死都是最本能最原始的,所以我對這一類題材尤其偏愛和敏感。這部電影不是因為(wei) 稀缺才去拍的,是因為(wei) 它更適合承載我們(men) 對於(yu) 生死的思考,喪(sang) 葬隻是一個(ge) 符號和入口,劇情才是可以承載我們(men) 要表達的內(nei) 容核心。影片用輕鬆和溫情方式把恐懼剝離開,直麵生命的逝去,這件事很值得我們(men) 去挑戰。中國人天生對死亡有敬意,之前很多人會(hui) 回避,甚至覺得晦氣,去排斥殯葬從(cong) 業(ye) 者,我們(men) 用這部電影把他們(men) 的生活做了展開,其實他們(men) 是我們(men) 應該去記錄的一批人。

  劉江江:我爺爺和我大爺都是木匠,偶爾會(hui) 幫村裏的人做棺材,小時候我家院子裏就擺了很多魚柳、桑槐、鬆木、柏木等製作的各種棺材。因為(wei) 家裏是做這個(ge) 職業(ye) ,我小時候跟著他們(men) 去葬禮上,看到好多好吃的、好玩的,還有唱戲的、放電影的。所以我在小時候對葬禮留下很深刻印象,這些甚至是我文藝愛好的啟蒙。後來在電視台做記者和欄目劇,也寫(xie) 過跟葬禮有關(guan) 的故事,2018年去白洋澱采風時接觸到了好多風土民情,這些信息雜糅到一起,逐漸就有了想法,想做一個(ge) 跟成長有關(guan) 係的殯葬題材的東(dong) 西。開始下筆的時候是2019年,有一天我下班路過一個(ge) 壽衣店,門口停著一輛車,都是花圈、骨灰盒。傍晚透過門窗我看到茶幾旁邊坐著一個(ge) 小姑娘,在寫(xie) 作業(ye) 。這個(ge) 畫麵直接觸動到我,好像看到了一種主題,因為(wei) 這個(ge) 店裏也是一個(ge) 家庭,有那種角落裏也有春天的感覺。有了這個(ge) 想法之後,很快就寫(xie) 出了劇本第一版。

  莫三妹不像殯葬師,小文有野性和韌性

  新京報:為(wei) 什麽(me) 會(hui) 選在武漢拍攝?

  韓延:武漢是一個(ge) 特別生動的城市,煙火氣非常濃,很有生機,同時還保留了很多老城的麵貌,城市裏的人也特別熱愛生活。我們(men) 恰恰是想在有生機的城市講關(guan) 於(yu) 死亡的事情,這樣的話會(hui) 形成反差。

  劉江江:實際上我們(men) 是站在葬禮的角度在講生活,想要的就是那種鮮衣怒馬、活色生香、充滿煙火氣的故事,武漢就是一個(ge) 讓你感受到活著真好的地方。

  新京報:莫三妹和以往大眾(zhong) 認知的殯葬師形象不太一樣,為(wei) 什麽(me) 會(hui) 這樣設計人物?

  韓延:我看完劇本第一反應就是這個(ge) 殯葬師形象一定不能看上去就像殯葬師,如果一看就是殯葬師,就沒法拍了。這個(ge) 電影就是用鏡頭跟隨著一位不想做殯葬師的殯葬師,慢慢走一段旅程,看他如何經曆從(cong) 心裏認識到職業(ye) 的神聖,如何從(cong) 迷失的狀態到認識自我的過程,這樣才能有人物的反差和弧光。

  劉江江:我們(men) 想要呈現的人物是有情有趣的,“三哥”穿背心拖鞋,看起來很沒譜,骨子裏卻是赤子之心,隻是看起來不著調,但仗義(yi) 每多屠狗輩,他就是那種在大時代裏保有純真和荒唐的小人物。

  新京報:楊恩又飾演的武小文有著怎樣的特質?

  韓延:小文是一個(ge) 有些野性的孩子。她愛打麻將、跳廣場舞,接觸的也都是老頭老太太,生活圈子跟一般的孩子不太一樣。

  劉江江:給小文寫(xie) 的判詞是“有情有義(yi) 無法無天”,因為(wei) 跟她生長環境有關(guan) 係。她是外婆一人帶大的,是在一個(ge) 比較隨性的群居環境裏邊成長,她是被人情味滋養(yang) 的,她生活得很有韌性。小文身上所呈現出的這些“毛刺”,其實承載的是外婆對她的愛。小文從(cong) 小沒見過父母,外婆知道自己在世日子不多了,她隻有讓小文“厲害”,小文才能活下去,這是一種很深沉的隔代情的呈現。

  要活成一個(ge) 有意思的、有情有義(yi) 的人

  新京報:“三哥”和小文的關(guan) 係從(cong) 陌生人到逐漸有了家人般的親(qin) 情,通過這樣的關(guan) 係變化想傳(chuan) 遞什麽(me) 主題?

  韓延:“三哥”是有原生家庭問題,他與(yu) 父親(qin) 較勁,覺得自己是備胎。小文幹脆就沒有見過父母,跟著外婆長大,外婆一開篇就去世了。沒有出處的兩(liang) 個(ge) 人,都像石頭縫裏蹦出來的,都是很孤獨的狀態。兩(liang) 個(ge) 人能夠相互理解,相互認知彼此心境是很天然的事。這種關(guan) 係還夾雜著一層你該怎麽(me) 對待身邊陌生人的態度。三哥每天都在麵對陌生人,更多是陌生的逝者,等著他入殮,是小文突然的出現,讓他的生活發生改變。

  劉江江:我是覺得這種感情是很奇妙的,它並不比有血緣關(guan) 係的感情淺薄。電影裏那句台詞“人生除死無大事”,什麽(me) 是人生大事?就是珍惜你所擁有的每一份美好的情感。有時間帶孩子去遊樂(le) 場,帶媳婦去看個(ge) 電影,朋友們(men) 相聚的時候就開懷暢飲,珍惜眼前一切美好的情義(yi) 。

  新京報:《人生大事》表達了什麽(me) 樣的生死觀念或人生態度?

  韓延:一般的人生大事都是好事,什麽(me) 金榜題名、洞房花燭。有句話這麽(me) 說:“所有受的傷(shang) 在生死麵前都是擦傷(shang) ”,這句話其實也是“人生除死無大事”。我們(men) 把死當成大事是因為(wei) 我們(men) 正視死亡,死亡這件事大家都避免不了,再怎麽(me) 避諱、嫌殯葬師吃死人飯、多麽(me) 不齒這個(ge) 行業(ye) 都避不開死亡這件事。我們(men) 要當成大事看,也要當成正常的事去看。

  劉江江:送一個(ge) 人離開其實也是治愈的過程,有的人畫句號,有的人畫感歎號,葬禮上能看出來這個(ge) 人這輩子活成什麽(me) 樣。這也會(hui) 督促我們(men) 成為(wei) 一個(ge) 什麽(me) 樣的人,要活成一個(ge) 有意思的、有情有義(yi) 、給大家都留下痕跡的人……其實是從(cong) 死亡的角度來啟示我們(men) 要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這幾年疫情大家可能都經曆了一些分離,這部電影在這個(ge) 時候出現,也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個(ge) 和朋友家人見麵的契機,珍惜在一起的時光,去感受生活日常裏的溫情和快樂(le) 。

  采寫(xie) /新京報記者 滕朝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