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你 歲月生輝——詞壇巨匠喬羽逝世
【追思】因為(wei) 有你 歲月生輝
——詞壇巨匠喬(qiao) 羽逝世
【追思】
“喬(qiao) 老爺走了。”6月20日淩晨,父親(qin) 節剛過,被音樂(le) 界眾(zhong) 多知名人士視為(wei) 父輩。乃至祖父輩楷模的“喬(qiao) 老爺”——喬(qiao) 羽,以94歲高齡溘然仙逝。
喬(qiao) 羽在音樂(le) 界德高望重。當他寫(xie) 出令其名動天下的歌曲《我的祖國》時,如今的中國音樂(le) 文學學會(hui) 會(hui) 長、詞作家宋小明隻有5歲。
再過一天,就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夏至了。但無論是眾(zhong) 多文藝界人士,還是無數喜愛喬(qiao) 羽作品的聽眾(zhong) ,都不免黯然神傷(shang) ,感覺這一夜尤為(wei) 漫長。
從(cong) 事音樂(le) 創作七十餘(yu) 年來,喬(qiao) 羽的優(you) 秀作品猶如大河一樣奔湧而來,感動了無數的人,鼓舞了無數的人。《我的祖國》《讓我們(men) 蕩起雙槳》《難忘今宵》《人說山西好風光》《牡丹之歌》《愛我中華》《劉三姐》……他的許多歌曲,猶如風向標與(yu) 裏程碑,標識著時代的印記和經典歌曲所能達到的高度。
1927年11月16日,喬(qiao) 羽出生於(yu) 山東(dong) 省濟寧市,是大運河邊一個(ge) 知名的水鄉(xiang) 。他說:“我出生時,正是中華民族災難深重的危急時刻。”喬(qiao) 羽的父親(qin) 給他取名為(wei) 喬(qiao) 慶寶。喬(qiao) 羽自幼飽讀詩書(shu) ,有很深的文學修養(yang) 。
和藍天野一樣,喬(qiao) 羽改名,也是因為(wei) 革命工作需要。1946年,在參加革命前夕,他為(wei) 自己易名,因仰慕關(guan) 羽、項羽、陸羽等古代名人,故改名喬(qiao) 羽。後經黨(dang) 的地下工作者引薦,喬(qiao) 羽秘密進入晉冀魯豫邊區的北方大學(後改為(wei) 華北大學)就讀,開始在報刊發表詩歌、小說,還寫(xie) 過秧歌劇。
1948年,喬(qiao) 羽畢業(ye) 留校,專(zhuan) 職從(cong) 事歌詞和劇本創作。1955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新中國第一部兒(er) 童題材影片《祖國的花朵》上映,喬(qiao) 羽作詞、劉熾作曲的主題歌《讓我們(men) 蕩起雙槳》唱響大江南北,27歲的喬(qiao) 羽一舉(ju) 成名。
喬(qiao) 羽是從(cong) 兒(er) 童題材開始音樂(le) 創作生涯的。後來,他總結道,“要說寫(xie) 作有什麽(me) 訣竅的話,保持童心、童趣就是一個(ge) ”。1971年出生的音樂(le) 人小柯表示,現在提起兒(er) 歌,第一個(ge) 想到的還是《讓我們(men) 蕩起雙槳》,無論什麽(me) 時候和同學們(men) 唱起這首歌,都會(hui) 熱淚盈眶。
一年後,喬(qiao) 羽與(yu) 作曲家劉熾再次合作,珠聯璧合地創作出電影《上甘嶺》的插曲《我的祖國》。這首歌的歌詞被譽為(wei) “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在眾(zhong) 多歌頌祖國的歌曲中,《我的祖國》是獨特的。它沒有一個(ge) 字眼寫(xie) 到“愛”,寫(xie) 到與(yu) 祖國的情感有多深,但無處不洋溢著作者對祖國深厚而熱烈的愛。“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liang) 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中央音樂(le) 學院研究員項筱剛認為(wei) ,開頭五句歌詞,堪稱經典,分別從(cong) 視覺、聽覺、味覺等方麵勾勒出栩栩如生的畫麵。詞作家屈塬認為(wei) ,《我的祖國》沒有一句拔高和刻意渲染,抒發的全是真摯的感情,因而能持續引起共鳴,體(ti) 現了文化自信,“多想一想喬(qiao) 羽,我們(men) 會(hui) 少一些浮躁;多想一想喬(qiao) 羽,我們(men) 會(hui) 多一些敬畏。”
“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這句愛憎分明、帶有警示性的歌詞,今天看來,依然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yi) 。
喬(qiao) 羽說:“真正的藝術家都有兩(liang) 隻堅實的翅膀,一隻翅膀托著堅定不移的愛國心,一隻翅膀載著光輝燦爛的作品。”
1959年,喜劇電影《喬(qiao) 老爺上轎》風靡全國。因為(wei) 生性幽默且德藝雙馨,三十歲出頭的喬(qiao) 羽就得了個(ge) “喬(qiao) 老爺”的雅號。
詞作家瞿琮回憶,2000年,他與(yu) 喬(qiao) 羽、歌唱家李穀一、詞作家張名河(《有一個(ge) 美麗(li) 的傳(chuan) 說》詞作者)、作曲家王佑貴(《春天的故事》《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曲作者)等人同遊張家界。李穀一為(wei) 他們(men) 四人拍了一張照片。喬(qiao) 羽穩坐轎中,另外三人為(wei) 他抬轎,其樂(le) 融融。
瞿琮認為(wei) ,喬(qiao) 羽不僅(jin) 是一個(ge) 時代的音樂(le) 之光,還帶動了一個(ge) 時期的中國音樂(le) 文學發展。在他的無私提攜幫助下,許多青年音樂(le) 人才成長起來。為(wei) “喬(qiao) 老爺”抬轎這一舉(ju) 動,具有象征性,代表了許多像他們(men) 一樣的音樂(le) 人對喬(qiao) 羽的感激之情。
除了《讓我們(men) 蕩起雙槳》這首幾代人耳熟能詳的經典兒(er) 歌,喬(qiao) 羽還在70歲時為(wei) 央視少兒(er) 欄目創作了兒(er) 歌《大風車》。多少個(ge) 夜晚,無數的80後、90後守在電視機前,伴著這首歌曲,開啟了快樂(le) 的動畫片時光。
1984年,在央視春晚排練現場,總導演黃一鶴讓喬(qiao) 羽馬上創作一首晚會(hui) 歌曲。兩(liang) 個(ge) 小時,一首傳(chuan) 唱了三十多年的《難忘今宵》寫(xie) 好了。
喬(qiao) 羽寫(xie) 歌詞,也並非總能倚馬可待。他對待創作十分認真,沒有想好絕不輕易下筆。《在希望的田野上》詞作者陳曉光回憶,有一次他與(yu) 喬(qiao) 羽一起參加采風活動,活動中一位青年詞作者一夜就寫(xie) 出兩(liang) 首歌詞,一首也沒有“生”出來的喬(qiao) 羽對那個(ge) 青年開玩笑說:“左一首右一首,你怎麽(me) 那麽(me) 多手(首)?”
1993年,喬(qiao) 羽還為(wei) 央視唯一的老年欄目創作了歌曲《夕陽紅》。世上關(guan) 於(yu) 青年人的歌曲有很多,但表達老年人情懷的歌曲則鳳毛麟角,而喬(qiao) 羽的《夕陽紅》一枝獨秀,一掃垂垂老矣的暮氣,被譽為(wei) “喚起了老年人最崇高、最強烈的感情”的歌曲,成為(wei) 老年人最愛聽愛唱的歌。
喬(qiao) 羽對歌詞創作有“五寓”之說:寓深刻於(yu) 淺顯,寓隱深於(yu) 明朗,寓曲折於(yu) 直率,寓文於(yu) 野,寓雅於(yu) 俗。詞作家任衛新表示,不要小瞧這幾句話,很多歌詞不接地氣,就是其不能廣泛、長久流傳(chuan) 的原因之一。“在歌詞創作方麵,我們(men) 需要從(cong) 喬(qiao) 羽那裏得到啟示,要用心感悟生活,才能寫(xie) 出更多具有美學特質的歌詞。”
喬(qiao) 羽常說:“我不喜歡‘塗脂抹粉’,喜歡直來直去的大白話。我一向不把歌詞看作是錦衣玉食、高堂華屋。它是尋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菜、粗布衣,或者是雖不寬敞卻也溫馨的小小院落。”詞作家宋青鬆認為(wei) ,作為(wei) 當代詞作家中作品流傳(chuan) 最多的人之一,喬(qiao) 羽寓深刻的思想於(yu) 生動淺顯的表達方式中,讓歌詞有情、有理、有趣,無疑是重要因素之一。
“一條大河”終匯入大海,曾在大河上“蕩起雙槳”的人在今天一起懷念這條大河。歌唱家郭蘭(lan) 英曾說:“我忘不了喬(qiao) 羽,他讓我唱他的歌,唱了一輩子。”作曲家穀建芬表示:“給喬(qiao) 羽的詞譜曲總是讓人特別踏實特別高興(xing) 。”得知喬(qiao) 羽去世的消息,歌唱家李穀一說:“難忘我的喬(qiao) 老爺!人世間雖再無他的身影,但他高尚愛國愛民的精神,樸實無華、善良可愛幽默的人品性格,無人能超越的偉(wei) 大藝術才能和作品卻永遠留存在人世間,留存在億(yi) 萬(wan) 人的心中!”
(本報記者 郭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