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為什麽強調要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

發布時間:2022-06-21 15:17: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楊虎濤(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新發展階段要著力推動完成的重大曆史任務。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關(guan) 鍵在於(yu) 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對此,我們(men) 要有深刻全麵的認識和理解。

  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關(guan) 鍵在於(yu) 經濟活動的質的提升,而不隻是單純的內(nei) 外循環相對規模的變化。如果將新發展格局僅(jin) 理解為(wei) 內(nei) 外循環的相對規模變化,那麽(me) 從(cong) 外貿依存度、淨出口和內(nei) 需貢獻度等來看,我國國內(nei) 經濟循環的發展程度已經處在一個(ge) 相對較高的區間。單純基於(yu) 國內(nei) 經濟循環和國際經濟循環的新增經濟流量看,在數量上國內(nei) 經濟循環的主體(ti) 地位已基本確立。但是,絕不能由此認為(wei) 新發展格局已經基本形成。從(cong) 經濟活動的質的指標看,構建新發展格局還任重道遠,並且與(yu) 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緊密相關(guan) 。

  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是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必然要求。從(cong) 關(guan) 鍵技術、核心知識產(chan) 權、重要裝備上來看,當前我國經濟活動中大量關(guan) 鍵技術和核心零部件還依賴進口,存在諸多“卡脖子”問題。雖然就整個(ge) 經濟循環總量看,這些關(guan) 鍵部件、核心技術所占絕對比例並不高,但其供給若是出現問題,就可能會(hui) 直接導致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卡頓、停滯,使經濟循環過程難以持續,甚至付出高昂的代價(jia) ,使我們(men) 在價(jia) 值鏈上處於(yu) 不利地位。可見,要安全、自主、可控地實現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不僅(jin) 要構建更為(wei) 多元、穩定的貿易體(ti) 係,而且要實現包括能源、原材料和核心技術等領域在內(nei) 的自立自強。唯此,才能真正統籌發展和安全。

  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是內(nei) 需總量提升和結構優(you) 化的關(guan) 鍵因素。“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2035年,我國將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要實現此目標,勞動生產(chan) 率的提升和實際收入的增長是題中應有之義(yi) 。而要保持生產(chan) 率、利潤率和實際工資的增長,形成投資增長和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費需求增長的良性循環,生產(chan) 率提升是根本性的決(jue) 定因素。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在我國發展現階段,暢通經濟循環最主要的任務是供給側(ce) 有效暢通,有效供給能力強可以穿透循環堵點、消除瓶頸製約,可以創造就業(ye) 和提供收入,從(cong) 而形成需求能力”。要讓廣大人民群眾(zhong) 有錢花、願意花,就必須抓產(chan) 業(ye) 、抓創新,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因為(wei) 從(cong) 根本上而言,收入增長必須建立在持續的就業(ye) 創造和生產(chan) 率提升基礎上,進而才能促進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是發揮好我國市場優(you) 勢的根本保障。當今世界,最稀缺的資源是市場。市場資源是我國的巨大優(you) 勢,必須充分利用和發揮這個(ge) 優(you) 勢,不斷鞏固和增強這個(ge) 優(you) 勢,形成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雄厚支撐。一般而言,決(jue) 定市場規模大小的關(guan) 鍵因素是分工水平和生產(chan) 率的高低。既有的人口、地域以及其他可投入要素的數量和結構等因素,隻是市場規模發展的潛在可能性,而非決(jue) 定因素。隻有不斷實現技術進步,才能將潛在的優(you) 勢轉化為(wei) 現實的勝勢。市場規模的大小、發展水平的高低,是新發展格局能否順利構建、持續穩定發展的關(guan) 鍵。如果缺乏這一支撐,就難以形成強大的國內(nei) 經濟循環體(ti) 係和穩固的基本盤,就難以實現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強大吸引力、在激烈國際競爭(zheng) 中的強大競爭(zheng) 力、在全球資源配置中的強大推動力。如果缺乏高水平的自立自強,在核心技術上受製於(yu) 人,市場資源轉換為(wei) 市場規模的主動權就會(hui) 丟(diu) 失,也就會(hui) 不可避免地在全球分工與(yu) 貿易秩序中處於(yu) 較為(wei) 低端和弱勢的地位,而且,無論是國民收入的持續增長,還是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和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都無法獲得持久的動力源泉。因此,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全麵加強對科技創新的部署,集合優(you) 勢資源,加強創新鏈和產(chan) 業(ye) 鏈對接,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