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美術裏的中國,五千年風雅傳承

發布時間:2022-06-21 15:17:00來源: 北京日報

  作者:陳華文 唐鈺君

  在中國古代文明的家族中,作為(wei) 視覺藝術的美術,其成就獨樹一幟,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耀眼篇章。一部厚重的中國美術史,就是一部浩瀚的美術作品史。《中國美術五千年》站在曆史、當代和未來的交匯點,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對中國曆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作品和畫家,進行全麵係統的梳理。此書(shu) 對大眾(zhong) 審美而言,提供了最新的“知識圖譜”。

  全書(shu) 並沒有麵麵俱到地講解中國美術的前世今生,而是以24個(ge) 朝代、50位名家、300幅傳(chuan) 世畫作為(wei) 主線,構築五千年的風雅傳(chuan) 承。書(shu) 中,呈現了中國美術的風格演變、技法沿革、題材變遷,解析曆代作品中蘊含的中國人獨特的精神追求:從(cong) 舊石器時代的岩畫中,可以看見對天人和諧的祈盼;從(cong) 商周青銅器中,可以看見對禮樂(le) 製度的堅守;從(cong) 山水畫中,可以看見寄情高遠的文人情懷……美術裏的中國,既淡雅、悠遠,又莊嚴(yan) 、宏偉(wei) ,中國人古今相連的審美情趣、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創造力都躍然紙上。

  中國美術史上,山水畫獨具魅力,其成就格外突出。這也是筆者閱讀此書(shu) 最感興(xing) 趣的部分。中國山水畫中蘊含豐(feng) 富的內(nei) 涵:天人合一的理念、逸人高士的情懷、蕭疏清遠的追求、空靈荒寒的境界和耿介拔俗的靈魂。中國山水畫按照表現手法和審美情趣,一般分為(wei) 青綠山水畫和水墨山水畫。我們(men) 談水墨山水畫多,談青綠山水畫少,這是因為(wei) 水墨山水畫的成就、影響、地位在整體(ti) 上高於(yu) 青綠山水,某種程度上講,水墨山水畫就是中國山水畫的主體(ti) 。可是,這並不能否認青綠山水畫在中國美術史上的地位和價(jia) 值。青綠山水畫注重以線條勾勒物體(ti) 的外形,然後用石青、石綠等重彩色渲染,畫麵細膩富麗(li) 。青綠山水畫著重表現山水的秀麗(li) 壯美,更適合古代宮廷的審美標準。

  展子虔、李思訓及李昭道父子、王希孟都是青綠山水畫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北宋王希孟的《千裏江山圖》,把青綠山水畫推向了頂峰。這幅畫是受宋徽宗之托創作的“命題作文”,當時他還是初出茅廬的青年畫家。這幅作品以概括的手法、精細的筆致、絢麗(li) 的色彩為(wei) 特點,以廬山和鄱陽湖為(wei) 素材,描繪壯麗(li) 的山河。該作從(cong) 大處看,表現了千裏江山壯闊的氣勢,既有連綿起伏的雄偉(wei) 山勢,也有水天一色的浩渺江河。從(cong) 細處看,水村野市、樓閣亭榭、長橋魔防、捕魚駛船,刻畫細致,一點一劃,均無敗筆,無不用心。曆史有時非常詭異,《千裏江山圖》之後,中國美術史上再也沒有湧現出重要的青綠山水畫畫家及其力作。

  我們(men) 都知道唐朝的王維是著名詩人,其實他還是水墨山水畫的開山鼻祖。由於(yu) 年代久遠,他的水墨山水真跡難見,流傳(chuan) 至今的《江幹雪霽圖》《長江積雪圖》,實則是後人的仿作。他的水墨山水畫沒有群山大壑、激流險灘,而是水平山秀、渡水漁莊。就如同一個(ge) 人,安靜地坐在岸邊,看著淡淡的遠山,沒有煩惱、沒有哀愁。天人合一、返璞歸真的思想,在畫作中得到淋漓盡致的呈現。其畫進入“真如”的純真境界,達到心領神會(hui) 、秒和自然、物我兩(liang) 忘的至高境界。王維之後,荊浩、關(guan) 仝、董源、巨然、範寬、馬遠、夏圭、趙孟頫、黃公望、倪瓚、董其昌等等,在水墨山水畫方麵不斷探索,把中國水墨山水不斷推向新高度。

  中國美術曆經五千年的發展,依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這種生命力,主要體(ti) 現在五個(ge) 方麵:一是心靈表現。中國繪畫精神性的集中表現,就在於(yu) 心畫,這是中國畫最突出的特點和優(you) 點。大體(ti) 說來,元代之前追求形似,而在元代,繪畫表現心靈,為(wei) 心畫。中國繪畫不是摹仿,是“心造”,畫境就是心境。二是不求形似。西方美術用色彩和線條描繪對象之“真”,畫得“像”曾長期是西方古典美術的重要標準,而中國畫的“真”不靠筆,靠意,是意到筆不到的“真”。三是物我同一。《莊子》有言:“天地與(yu) 我並生,而萬(wan) 物與(yu) 我為(wei) 一。”大意是天地萬(wan) 物就是我,我就是天地萬(wan) 物,天地萬(wan) 物與(yu) 我是同一的。如王冕的墨梅、鄭板橋的墨竹、荊浩的山水、八大山人的魚鳥,究其精神實質,都是畫家畫自己的精神世界。四是氣韻生動。這是中國繪畫的精髓所在,不懂得氣韻生動,就不懂得中國繪畫。中國美術最迷人之處,就是表現了活的生命。即便是單色的水墨和線條,也是靈動的。重要的是,中國人以生命的精神看待大千世界,人物畫和花鳥畫是有生命的,山水畫也有一股頑強的生命力貫穿其間。五是淨化靈魂。現當代名家傅抱石說過,中國繪畫是民族精神的有力表白,也是中國哲學思想最親(qin) 近的一種形式。中國繪畫的終極目的,就像中國哲學的終極目的一樣,都是教人做一個(ge) 靈魂純淨的好人。

  中國美術,發展曆程久、傳(chuan) 世名作多、理論創建豐(feng) ,以一本書(shu) 的容量顯然無法觸及美術史的方方麵麵,《中國美術五千年》顯然也無法做到。隨著考古的新發現和專(zhuan) 業(ye) 研究的不斷深入,中國美術史的研究必然會(hui) 有新突破。閱讀此書(shu) ,帶來這樣的啟示:一方麵要樹立中國文化自信。中國美術曆經五千年,在世界美術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們(men) 要傳(chuan) 承中國美術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在創新中發展中國美術,進而樹立中國文化自信。另一方麵要堅守正確的審美觀。前些年來各種藝術思潮、藝術風格和藝術流派,對當代中國美術形成一定的挑戰,美醜(chou) 不分,甚至以醜(chou) 為(wei) 美。無論如何,我們(men) 都要堅守真善美的藝術底線,美術界要關(guan) 注時代和社會(hui) ,以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創作出能夠引起精神共鳴的精品力作。(陳華文 唐鈺君)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