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夢華錄》借男女真情禮讚的卻是特權美學

發布時間:2022-06-24 15:49: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行事不似平民世俗女子,原來是官宦之後。”

  《夢華錄》火了,《夢華錄》好在哪?

  有人說它傳(chuan) 達了“宋韻”,但劇中濃妝豔抹、富貴逼人,與(yu) 宋代孤芳自賞、寧靜致遠的美學精神絕非同道;有人說演員是“盛世美顏”,但劉亦菲的其他影視作品並未取得同樣的熱度;有人說畫麵精致細膩,但把電視劇當電影拍已非一日;有人說劇情合理,但孫三娘(柳岩飾)投水自殺,漂速之快,竟追上幾天前出發的貨船,堪稱人間魚雷……

  其實,《夢華錄》的成功密碼就藏在本文開頭引用的那句台詞中,它完美地傳(chuan) 達了“特權美學”,正是通過販賣“特權的生活方式”,才贏來一片喝彩聲。

  “觀眾(zhong) 緣”來自“特權感”的豪橫

  “特權美學”建立在“差序結構”的社會(hui) 基礎之上。

  中國有數千年農(nong) 耕傳(chuan) 統,形成了獨特的社會(hui) 形態,著名學者費孝通先生用“水波紋”來比喻它,即以自“己”或自“家”為(wei) 中心,一層一層地,像一塊石頭打到池塘裏的水波紋一般,由近及遠、由深至淺地向外推出去。這種“差序結構”與(yu) 現代社會(hui) “捆柴式”的“團體(ti) 結構”迥異。

  “差序結構”體(ti) 現在“差”和“序”兩(liang) 方麵。

  “差”即對不同人給予不同待遇。

  “序”即待遇分配以皇權為(wei) 中心,誰權力大,誰就自動靠近中心。

  “差序結構”塑造了我們(men) 的民族心理,包括審美心理,由此形成了“特權美學”:

  其一,人物眾(zhong) 多,場麵宏大。比如古典小說,《三國演義(yi) 》出場人物多達1191人,《水滸傳(chuan) 》676人,《紅樓夢》983人,《金瓶梅》850多人……其中大多數人物僅(jin) 被提及,甚至沒名字,但這種“蜂擁感”最能契合“差序結構”在我們(men) 心中的投影。

  其二,沒有普遍公義(yi) ,隻有為(wei) 親(qin) 殺疏、為(wei) 尊殺卑:強者天然有侮辱他人人格、違法亂(luan) 紀之權。

  其三,對純潔的偏好:經驗越狹窄就越完美,懂得太多,立失美感。“特權美學”隻要壟斷,絕不肯共享。

  其四,隻談感性,蔑視理性,“感動觀眾(zhong) ”成了尺度,不再是思考人生的路徑。

  “差序結構”與(yu) “特權美學”互為(wei) 因果、互相支撐。

  “差序結構”以微殖民的方式接管人們(men) 的感受,寫(xie) 小說、拍電視劇不隻是美學體(ti) 驗,還是對權力的體(ti) 驗——在自己說了算的宇宙中,任性安排他人命運。誰能讀出其中的“爽感”,誰就是知音。於(yu) 是,讀小說、看電視劇是為(wei) 了體(ti) 驗現實生活中體(ti) 會(hui) 不到的那種恣肆,這為(wei) 《夢華錄》準備好了廣闊市場。

  就像網絡歌曲《等咱有了錢》中唱的那樣:“直升飛機買(mai) 兩(liang) 架,一架掛著另一架;上市公司開兩(liang) 家,一家擠垮另一家。”隻有豪橫,才能把“有錢感”具體(ti) 化,《夢華錄》每個(ge) 細節都有漏洞,但它做對了一點:同樣將“有權感”具體(ti) 化了——美女、冒險、金錢、純愛、當官……自然會(hui) 有觀眾(zhong) 緣。

  趙盼兒(er) 真是獨立女性嗎

  不否認,《夢華錄》確實也有一些女性自強的內(nei) 容,但與(yu) “特權美學”相比,隻是佐料。

  以女主角趙盼兒(er) 為(wei) 例,頗有現代氣息,她拒絕當歐陽旭的妾,顯然是在致敬《簡·愛》,但簡·愛相貌平凡貧窮,趙盼兒(er) 則是高顏值大款。孫三娘、宋引章則隻為(wei) 凸顯主角而存在,她們(men) 一個(ge) 曾嫁為(wei) 人婦,一個(ge) 曾誤入歧途,違背了“特權美學”的標準——純潔。

  所以,孫三娘必須和呆頭呆腦的杜夫子結合,以完成《夢華錄》設定的搞笑使命,而宋引章將繼續揮灑“招渣體(ti) 質”,以凸顯趙盼兒(er) 道路的正確。趙盼兒(er) 和男主角的“雙潔”設定原本就刻在劇中的人物邏輯中——有人為(wei) 此感到惡心,還有無數人因此心曠神怡、爽到極處。

  但趙盼兒(er) 至少兩(liang) 點露出馬腳:

  首先,為(wei) 了物質利益,趙盼兒(er) 有狠毒的一麵。

  救宋引章時,她想的不是盡快脫身,而是不能便宜了周舍,必奪其全部家財。計謀老辣、狠毒,專(zhuan) 攻人性弱點,可一轉臉,趙盼兒(er) 又在男主麵前大秀清純,用反複洗手表達對墮落的厭惡。即使在個(ge) 體(ti) 未覺醒時代,關(guan) 漢卿也沒好意思這麽(me) 寫(xie) 。

  其次,依賴型人格。

  趙盼兒(er) 的妙計屢屢落空,屢屢給主角顧千帆及時出手的機會(hui) ,由此帶來悖論:趙盼兒(er) 號稱獨立,可一到關(guan) 鍵時刻,總靠男性拯救,而這些“關(guan) 鍵時刻”多是她一手製造。

  露出馬腳,因為(wei) “差序結構”自帶的BUG:在差序中,男性必須高於(yu) 女性,當“愛”被異化成“敬佩”時,趙盼兒(er) 如果不是一再碰釘子,感情戲簡直無法展開。

  差序結構籠罩的人們(men) ,希望看到一個(ge) 從(cong) 冒犯到相愛的過程,以爭(zheng) 吵、誤會(hui) 為(wei) 開始,在被困與(yu) 拯救中結下友誼,最終突破限製,成為(wei) 彼此專(zhuan) 屬——愛就是高手對低手的降伏與(yu) 戰勝。

  在“特權美學”眼中,女性的美麗(li) 、勇氣、智慧隻在被毀壞時才有價(jia) 值。這就可以理解,為(wei) 何《夢華錄》要在縣令判棍責趙盼兒(er) 時,刻意用慢鏡特寫(xie) ,抒情地呈現她無助的表情,因為(wei) 那種“美”能撓到觀眾(zhong) 的癢處——讓他們(men) 覺得自己即將出場。

  兩(liang) 個(ge) 精神殘疾者的偽(wei) 愛情

  顯然,《夢華錄》中的趙盼兒(er) 更像個(ge) 勳章,誰配戴上這個(ge) 勳章呢?當然是“活閻羅”顧千帆。

  顧千帆是典型的“特權美學”造物。他異常殘忍,一報綽號就能嚇暈囚犯,對趙盼兒(er) 卻溫柔體(ti) 貼;他殺人如麻,唯獨不肯傷(shang) 害趙盼兒(er) ;他性格冷漠,對家人對下屬少有好臉,可對趙盼兒(er) ,卻春風蕩漾;他為(wei) 人多疑,偏偏從(cong) 不懷疑趙盼兒(er) ……趙盼兒(er) 為(wei) 何如此“例外”?為(wei) 何能讓顧千帆偏離性格邏輯的軌道?

  因為(wei) 趙盼兒(er) 被簡化成男性成功的標誌。顧千帆的一係列反常行為(wei) ,包括為(wei) 趙盼兒(er) 違反原則、殺人、協同欺騙等,其實是特權輸送。

  趙盼兒(er) 因顧千帆是“好人”,給了他凶殘、冷酷、暴力的特權,顧千帆因趙盼兒(er) 是“尤物”,給了她欺騙、冒失的特權。總之,顧千帆可以殺比他“等級更低”的人,趙盼兒(er) 不會(hui) 道德譴責;趙盼兒(er) 也可以騙“壞人”,顧千帆也不會(hui) 對她道德譴責。

  從(cong) 現代眼光看,趙盼兒(er) 、顧千帆均有精神殘疾。

  趙盼兒(er) 一開始厭惡顧千帆的霸道,對皇城司這樣的特務機構不滿,可隻要顧千帆無條件無原則幫助自己,她也願意放棄自我,按市儈(kuai) 邏輯而感動,並假裝真的愛上了他。

  趙盼兒(er) 、顧千帆的所謂愛情中有太多特權交易,把殘暴當成英雄氣概,把陰謀當成智慧。而隨著正義(yi) 、道德、自我等議題的消退,《夢華錄》不得不又回到“朝廷兩(liang) 派爭(zheng) 權奪利,人人都是陰謀家”的老套路中,成了移植到宋朝的“東(dong) 廠戲”。

  不應美化苦難時代

  拒絕深入人的精神世界,隻好執著於(yu) 表麵。可越依賴顏值和布景,就越落入“特權美學”的窠臼中。

  顧千帆所在的皇城司(原名武德司)是特務機構,宋太祖“開基之始,人心未安,恐有大奸陰謀無狀,所以躬自選擇左右親(qin) 信之人,使之周流民間,密行伺察”,與(yu) 唐代的金吾衛、神策軍(jun) 比,它更專(zhuan) 業(ye) ,開秘密警察之先河。

  皇城司常“潛邏卒聽市道之人謗議者,執而刑之”,“探事人如此察探京城民間事,事無巨細,皆達聖聰”。宋仁宗號稱賢君,卻因京城流傳(chuan) 《側(ce) 金盞》一曲,看不懂其中意思,便“皇城司中官以為(wei) 不詳,有歌者輒收之”。

  忌憚皇城司的淫威,範仲淹被貶時,來送別的親(qin) 友都不敢說話,隻有王質“獨留數夕,抵掌極論天下利弊”,朋友警告說,有人偷聽。王質大笑說,我們(men) 講的都是治國之道,密報上去,是國家之福。

  連宰相王旦與(yu) 人夜飲,第二天宋真宗(即《夢華錄》中皇帝的原型)卻話中有話說:你們(men) 昨天喝得不錯,群臣和睦,我很高興(xing) 。聞者無不悚然。

  宋真宗時期,京城百姓略有怨言,即被下獄,《夢華錄》將這樣的苦難時代說成“全民文青”,將千夫所指的皇城司鷹犬描繪成至情至性的英雄,說明創作者們(men) 內(nei) 心深處尚未擺脫對特權的向往。

  現代人格的基礎是自我醒覺,對於(yu) 傳(chuan) 統,應有一份清醒的批評意識。擺脫“差序結構”,走向法治精神,要從(cong) 排除“差序結構”對我們(men) 精神的扭曲、感覺的扭曲、審美的扭曲做起。影視應與(yu) 人類的道德敏感相關(guan) ,應與(yu) 自我相關(guan) ,沉浸於(yu) “特權美學”的“爽感”,其行不遠。

  作者:陳建新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