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追美反俄”日趨激進
【記者連線】
光明日報駐赫爾辛基記者 張智勇
近期,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ya) 和愛沙尼亞(ya) 持續推動北約及美國加強在三國境內(nei) 的軍(jun) 事存在和威懾力量,以增加對俄羅斯的壓力。6月29日至30日,北約將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裏舉(ju) 行峰會(hui) ,預計將推出未來10年的北約新“戰略概念”文件,其中增兵波海三國的決(jue) 議將成為(wei) 峰會(hui) 的討論焦點。
為(wei) 了提高馬德裏峰會(hui) 決(jue) 定增兵的概率,6月18日,立陶宛政府有意封鎖了俄羅斯飛地加裏寧格勒州的部分陸路貨運通道,引發俄方強烈反應。截至目前,立政府仍孤注一擲,試圖以本國安全為(wei) 賭注,贏得美國及北約對其“絕對安全”的全麵關(guan) 注。
引北約大增駐軍(jun)
俄烏(wu) 衝(chong) 突爆發後,波海三國成為(wei) 北約和歐盟內(nei) 最堅定支援烏(wu) 克蘭(lan) 的國家,也是要求對俄進行最嚴(yan) 厲製裁的國家。4月下旬,三國政府發布聯合聲明,稱俄羅斯挑戰了跨大西洋安全,三國尋求推動北約馬德裏峰會(hui) 出台新的“戰略概念”文件,使北約在波海地區進一步增強長期威懾和防禦力量的部署,建設更大規模的陸海空三軍(jun) 力量,尤其是在三國各永久常駐一支師級戰備部隊,三國堅定支持北約將東(dong) 歐地區的“空中警務”任務升級為(wei) “防空”任務等。
波海三國的上述要求部分迎合了北約的需要。北約秘書(shu) 長斯托爾滕貝格6月16日表示,北約將在東(dong) 歐地區部署更多軍(jun) 隊和武器裝備,以加強防禦和實現快速增援。北約正在製定計劃,將在東(dong) 歐地區永久駐軍(jun) 。斯托爾滕貝格還稱,即將於(yu) 6月底召開的北約馬德裏峰會(hui) 是一次具有變革性的峰會(hui) ,將推出新的北約“戰略概念”,以應對中俄兩(liang) 國挑戰。美國駐北約大使史密斯在6月初也宣稱,北約將首次在一份重要文件中寫(xie) 入有關(guan) 中國“威脅”的內(nei) 容。北約每10年發布一次所謂的“戰略概念”,該文件將為(wei) 北約此後10年提供指導框架,上一次發布是在2010年召開的北約裏斯本峰會(hui) 上。
在波海三國和波蘭(lan) 業(ye) 已部署4個(ge) 多國營級戰鬥群(1000人級別)的基礎上,今年3月以來,北約已決(jue) 定,增建4個(ge) 多國戰鬥群並部署在保加利亞(ya) 、匈牙利、羅馬尼亞(ya) 和斯洛伐克,以保證北約軍(jun) 隊在從(cong) 波羅的海到黑海的東(dong) 歐與(yu) 俄對峙。
即便如此,波海三國政府仍未獲得足夠的安全感,繼續積極推動北約放棄原有的“絆索”策略,實現在波海地區永久增兵。“絆索”策略是北約基於(yu) 威懾理論的一種戰略手段,通過部署規模小於(yu) 潛在對手的軍(jun) 事力量,表明武裝回應未來侵略的承諾,以此避免國家之間因安全擔憂而陷入緊張局勢。自俄烏(wu) 危機以來,北約就不斷向東(dong) 歐增兵,除波海地區外,還沿白俄羅斯邊境部署了超過2萬(wan) 人的軍(jun) 隊。6月13日,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表示,8500名美軍(jun) 已處於(yu) 高度戰備狀態,一旦北約快反部隊被激活,他們(men) 將迅速向東(dong) 歐及波海地區部署。此間分析人士認為(wei) ,北約很可能會(hui) 在相關(guan) 國家,尤其是在波海國家增兵,部署裝備有重武器的旅級戰鬥群,人數將達到3000~4000人。
反俄挺美激進冒險
俄烏(wu) 衝(chong) 突以來,立陶宛政府緊跟美國步伐,積極鼓動對俄製裁,並“身體(ti) 力行”在歐盟成員國中第一個(ge) 徹底切斷包括石油、天然氣和電力貿易在內(nei) 的俄能源進口。作為(wei) “回報”,北約有可能在馬德裏峰會(hui) 上同意將立陶宛等國境內(nei) 的營級多國戰鬥群升級為(wei) 旅級,並將一個(ge) 旅級司令部從(cong) 德國遷至立境內(nei) 。雖然距離立陶宛的師級多國戰鬥群目標和期待還有很大距離,但這已讓立政府受到鼓舞或啟示,在“反俄挺美”道路上更加急功近利和激進冒險。
最近,立美兩(liang) 國高層頻繁會(hui) 見。5月上旬,立防長阿努索斯卡斯在會(hui) 晤美防長和三軍(jun) 部長後表示,“美國及北約軍(jun) 事力量的存在是波羅的海地區安全和國防保障的關(guan) 鍵,爭(zheng) 取在立陶宛常駐一支從(cong) 營升級到旅的美軍(jun) 成為(wei) 我們(men) 未來的首要任務”。
立議會(hui) 國家安全和國防委員會(hui) 主席卡西烏(wu) 納斯在會(hui) 晤美國會(hui) 代表團後表示,北約對俄羅斯軍(jun) 事威脅的反應、在立陶宛等國的軍(jun) 事存在,是建立北約東(dong) 翼前線的基礎,立陶宛有必要努力推動北約增強軍(jun) 事存在,加強美軍(jun) 在歐洲的力量,特別是在立部署美軍(jun) 旅級部隊。拉脫維亞(ya) 外長林克維奇近期也表示,俄羅斯對跨大西洋安全構成生存威脅,未來的北約新“戰略概念”應強調北約的核心使命是集體(ti) 安全。他認為(wei) ,“每個(ge) 波羅的海國家都需要北約軍(jun) 隊最大規模的永久存在,包括防空和導彈防禦係統及其他關(guan) 鍵能力”。
“封鎖”俄羅斯飛地風險莫測
為(wei) 了進一步加劇緊張局勢,促成北約增強在其境內(nei) 的軍(jun) 事存在,立陶宛自6月18日開始封鎖俄羅斯飛地加裏寧格勒的部分陸路貨運通道,切斷了煤炭、金屬、建築材料和先進技術等約50%的進入加裏寧格勒的貨物運輸。
對此,俄方反應激烈。俄外交部認為(wei) ,立陶宛的封鎖是公開的“敵對行動”,違反了歐盟相關(guan) 法律和政治義(yi) 務並導致緊張局勢升級,要求立陶宛立即取消這些限製,否則俄方必將采取報複措施。俄方多位重量級官員發表嚴(yan) 正聲明,實際上等於(yu) 對立陶宛發出了戰爭(zheng) 信號,認為(wei) 保證立陶宛邊境的法律將失效,俄有必要打開一條通往加裏寧格勒的陸上通道。
麵對俄方激烈反應,美國政府趕緊出來給立“打氣”。美發言人21日表示,美國歡迎立陶宛和其他國家對俄采取前所未有的經濟措施,美國支持立陶宛,美國對北約國家的集體(ti) 防禦承諾依然堅定。
有了美國的背書(shu) ,立官員認為(wei) 目前俄無足夠資源在烏(wu) 克蘭(lan) 以外地區采取行動。立外長蘭(lan) 茨貝吉斯先是辯稱,立隻是在執行歐盟實施的製裁,與(yu) 歐委會(hui) 協商並根據其指導方針行事;後又在22日宣稱,不必對俄威脅感到驚訝,這是俄“信息戰”的一部分。
然而,立政府的激進行動令國內(nei) 充滿疑惑和不安。立前總理斯克韋爾內(nei) 利斯連續兩(liang) 天公開質疑封鎖加裏寧格勒是否符合歐盟對俄製裁協議的要求和精神,認為(wei) 這不過是立現政府的“國家表演”。立農(nong) 民和綠黨(dang) 聯盟代表蓋紮烏(wu) 斯卡斯也批評現政府的行為(wei) 缺乏目的性,沒有做好應對風險的準備。工黨(dang) 議員代表德維拉斯23日當麵激烈批評立總理西蒙尼特,強調後者有責任確保立陶宛的和平,而不是煽動戰爭(zheng) 。
眼下俄烏(wu) 衝(chong) 突正站在一個(ge) 新的十字路口。北約國家對烏(wu) 克蘭(lan) 的軍(jun) 事支持逐漸見底,衝(chong) 突和製裁帶來油氣、糧食價(jia) 格高漲,經濟衰退和全球經濟危機的預警頻發,正折磨著美西方國家的神經。此時立陶宛“封鎖”加裏寧格勒,不管是迎合美國軍(jun) 工利益集團、博關(guan) 注,還是為(wei) 了進一步激化局勢,促成美國永久駐軍(jun) ,“接管”其國防安全,都將對本已相當脆弱的全球安全形成新的重大威脅。
立陶宛幾無戰略縱深,如果與(yu) 俄衝(chong) 突真的發生,美國等北約國家是否會(hui) 為(wei) 了一場毫無勝算的戰爭(zheng) 與(yu) 俄全麵開火,誰也說不好。一味追求所謂“絕對安全”,不惜把自己綁在北約對抗俄羅斯的戰車車頭上,最終帶來的可能是對國家和民族深遠的傷(shang) 害。
(光明日報赫爾辛基6月23日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