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韓國漢學家吳秀卿:戲劇如何搭建韓中人文交流之橋?
【解說】2022年4月,“第五屆中國戲劇朗讀演出”在韓國首爾舉(ju) 行,期間共推出獨幕劇合集《紅馬&擁擠》、《曹操與(yu) 楊修》、《茶館》等中國優(you) 秀戲劇作品,近距離對話中國文化。
作為(wei) 中國戲劇朗讀演出項目發起人和《茶館》韓文版的譯者,韓國漢學家、韓中戲劇交流協會(hui) 名譽會(hui) 長吳秀卿近日接受中新社“東(dong) 西問”獨家專(zhuan) 訪。
【字幕】如何從(cong) 眾(zhong) 多中國戲劇中選出演出劇目?
【同期】韓國漢學家、韓中戲劇交流協會(hui) 名譽會(hui) 長 吳秀卿
今年的朗讀演出活動有新編京劇劇本《曹操與(yu) 楊修》,三國的作品,第二個(ge) 是獨幕劇《紅馬&擁擠》,還有《茶館》。《茶館》是我在1989年翻譯出版的作品,最早在韓國介紹《茶館》的翻譯版是我,《茶館》就在這裏。今年是韓中建交30周年,在這特別的一年,我想介紹中國的很經典的一個(ge) 作品,所以我選擇了《茶館》。老舍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作家,已經介紹了《駱駝祥子》,再介紹《茶館》,是對老舍先生表示敬意。
【字幕】為(wei) 何選擇中國戲劇作為(wei) 研究領域?
【同期】韓國漢學家、韓中戲劇交流協會(hui) 名譽會(hui) 長 吳秀卿
上大學之後,學了一下漢語,也讀了一下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太有意思了,所以我就選擇了中國文學專(zhuan) 業(ye) 。最後畢業(ye) 論文也是選擇了關(guan) 漢卿的《竇娥冤》研究,從(cong) 此開始我選擇中國戲劇作為(wei) 我的專(zhuan) 業(ye) 。我進入中國戲劇的世界之後,發現這個(ge) 是遠遠超過我所想象的中國戲劇的世界,更廣、更深、更有趣。
【字幕】這麽(me) 多年專(zhuan) 注於(yu) 在韓國推介中國戲劇的原因是什麽(me) ?
【同期】韓國漢學家、韓中戲劇交流協會(hui) 名譽會(hui) 長 吳秀卿
我研究了幾十年(中國戲劇),看了不少戲,也接觸了很多中國專(zhuan) 家、學者、藝術家,我很想把它們(men) 讓韓國觀眾(zhong) 、韓國專(zhuan) 家們(men) 共享,我一個(ge) 人知道太可惜了。我覺得中國有這麽(me) 豐(feng) 富的戲劇藝術,我想韓國觀眾(zhong) 應該可以去享受、知道。這個(ge) (中國戲劇)是很長時間積累的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和他們(men) 的感受世界都在裏麵,所以其實這是最能理解中國人的一條路子,所以我想把中國戲劇要介紹到韓國。
【字幕】如何看待戲劇在促進中韓文化交往中的作用?
【同期】韓國漢學家、韓中戲劇交流協會(hui) 名譽會(hui) 長 吳秀卿
我覺得我們(men) 在韓國國內(nei) 演出的功能,是比我們(men) 想象的還要大。如果我對韓國觀眾(zhong) 隻做中國的宣傳(chuan) ,他們(men) 不會(hui) 來看的。他們(men) 來看能夠覺得這是人類普遍的一種困境,我也很共鳴,有這麽(me) 個(ge) 層次,他們(men) 都會(hui) 來看。這樣再碰到一些跟中國的相關(guan) 問題時,他們(men) 也基本有這麽(me) 個(ge) 理解,他們(men) 做出來的判斷會(hui) 有不一樣的。我希望我發現的中國戲劇的長處、意義(yi) ,能讓韓國觀眾(zhong) 共享。這個(ge) 呢,韓國觀眾(zhong) 現在看來,沒有任何什麽(me) 隔閡的感覺,很能接受。我覺得我很有信心,我感到有信心。
劉旭 呂慧乾 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