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山考古遺址公園開園 民眾穿越千年體驗史前隴畝生活
中新網蘇州6月28日電 (記者 鍾升)木骨泥牆的殘垣斷壁引人遐想;水稻在江南水土的滋養(yang) 下茁壯成長,一如6000多年前這片土地上的古稻田一般。28日,位於(yu) 蘇州工業(ye) 園區的草鞋山考古遺址公園正式開園,民眾(zhong) 跨越時光之門,體(ti) 驗史前隴畝(mu) 生活,探尋魚米之鄉(xiang) 的起源。
草鞋山遺址位於(yu) 蘇州唯亭鎮東(dong) 北,遺址總麵積約45萬(wan) 平方米,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至1995年,中日兩(liang) 國考古學家在草鞋山遺址開展了中國最早的稻田考古工作,於(yu) 此發現了6000多年前的稻田遺址。這是全世界首次發現具有灌溉係統的水稻田,轟動海內(nei) 外。因此,草鞋山遺址也被稱為(wei) “江南史前文化標尺”“世界稻作文化的原鄉(xiang) ”。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曆史學部主任、中國考古學會(hui) 理事長王巍認為(wei) ,草鞋山遺址對於(yu) 研究長江下遊地區文明化進程與(yu) 國家起源具有標杆意義(yi) 。草鞋山遺址是江南史前文化的中心聚落,遺址保存有長江下遊史前文化完整的發展序列,再現了長江下遊史前人類的發展史,是長三角地區曆史發展的一部完整的“地書(shu) ”,具有考古學上的裏程碑意義(yi) 。
除了出土文物的展示,為(wei) 了體(ti) 現“世界稻作文化的原鄉(xiang) ”的特色,遺址公園複原了史前古稻田,令民眾(zhong) 可以跨越千年,親(qin) 身體(ti) 驗6000多年前先人們(men) 的“鋤禾日當午”。沉浸式考古研學則讓大家學習(xi) 到考古學者是如何抽絲(si) 剝繭,以一個(ge) 個(ge) 考古證據拚湊出這片土地上曾經發生的故事。
據了解,未來蘇州工業(ye) 園區將深入挖掘和研究草鞋山文化內(nei) 涵,圍繞遺址公園建設、考古發掘與(yu) 研究、品牌宣傳(chuan) 活動等重點工作,講好草鞋山“江南文化”源頭故事,努力把草鞋山考古遺址公園打造成為(wei) 在長江下遊環太湖地區具有一定代表、展示江南史前文化、持續進行考古發掘、在考古界影響重大、深受市民喜愛的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