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舞台劇《影·響》首演 “多麵手”李響製造多重驚喜
中新網北京6月28日電 (記者 應妮)作為(wei) 致力於(yu) 探討人類與(yu) 科技關(guan) 係的作品,原創舞台劇《影·響》日前在重慶施光南大劇院完成全國首演。這是青年舞蹈家李響首部跨界執導的戲劇作品。
該劇是一部充滿未來感與(yu) 儀(yi) 式感的作品,講述在未來世界,人類的姓名被“性別+代號”取代,智能係統給出的評分,決(jue) 定一個(ge) 人的事業(ye) 與(yu) 情感走向,以及其與(yu) 社會(hui) 的關(guan) 係。追求評分的過程中,人類逐漸把自己異化成為(wei) 外在形象看起來統一完美的機器,與(yu) 他們(men) 相比,由人類研發的虛擬程序“影”,越來越具有人性的溫度。
青年舞蹈家李響於(yu) 《舞蹈風暴》被觀眾(zhong) 初識,因《披荊斬棘的哥哥》為(wei) 觀眾(zhong) 熟知。他4歲習(xi) 舞,問鼎“桃李杯”,穩摘“荷花獎”,是全滿貫舞蹈家,被觀眾(zhong) 尊稱為(wei) “神仙舞者”。
李響在劇中特別出演了虛擬形象“影”,同時又化身為(wei) 舞者、歌手與(yu) 主題曲的作詞,可謂既回歸本行又花樣嚐新,展現出的多麵才情帶給觀眾(zhong) 許多驚喜。“影”作為(wei) 推動劇情進展的關(guan) 鍵角色,每次出場均頗具分量。李響用歌舞並重的方式,對該角色作出立體(ti) 詮釋。
他在劇中獻唱的主題曲《觀演者》與(yu) 該劇的主題十分契合。談到此次跨界填詞,李響認為(wei) 這與(yu) 他擔任導演一樣,都是有意思的嚐試,也都是舞蹈根係發出的新芽。“藝術都是相通的。我通過這麽(me) 多年在舞台上舞蹈的經驗,獲得了一套對於(yu) 舞台審美的標準。排練這部作品時,我拿這套標準要求自己,也要求演員。填詞時,沒有為(wei) 了押韻放棄訴說感,就像跳舞時不會(hui) 為(wei) 了動作的好看放棄思想的表達。”
在他看來,《影·響》既不是舞劇也非傳(chuan) 統話劇,包含舞蹈與(yu) 戲劇兩(liang) 種語匯,他與(yu) 聯合導演王迪以及執行導演、形體(ti) 設計和白雪一起工作時,沒有讓舞蹈與(yu) 戲劇強行結合,注重的是如何讓話劇的“語言節奏”與(yu) 舞蹈的“肢體(ti) 節奏”,實現水乳交融。
該劇用點線麵構建出諸多幾何造型,這些造型的有序組合,將舞台空間給予有機分割,也營造出未來世界的科技感與(yu) 虛幻感。多媒體(ti) 使用跳動的數字、簡單的顏色、變動的影像,製造出緊張感與(yu) 壓迫感。燈光通過切割造型的手段,找到特有的表現力,服務於(yu) 導演的調度,與(yu) 舞美、多媒體(ti) 形成統一的氛圍。
曾獲得兩(liang) 岸小劇場藝術節優(you) 秀導演等殊榮的王迪談到《影·響》,表示這部作品是全體(ti) 主創及演員借助舞台,完成的一次“思想實驗”,雖然展望未來,關(guan) 注的卻是當下現實。“希望能與(yu) 觀眾(zhong) 一起,借機審視自我、生活、工作、理想、情感、家庭以及社會(hui) 關(guan) 係,賦予生命應有的尊重與(yu) 溫度。”
據悉,該劇重慶站的演出結束,將會(hui) 在西安、榆林、佛山、廣州、廈門、杭州、泉州、武漢等近十個(ge) 城市展開全國巡演,之後有望與(yu) 京滬兩(liang) 地觀眾(zhong) 見麵。(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