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化評析】古裝偶像劇:尊重觀眾才是“流量密碼”

發布時間:2022-07-01 11:1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文化評析】

  作者:呂珍珍(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近日,電視劇《夢華錄》熱播,成為(wei) 兼具播放量與(yu) 討論度的現象級古裝偶像劇。《夢華錄》的迅速火爆,看似意外,實則有其必然性。這便是對觀眾(zhong) 審美和認知的尊重。

  近年來,許多古裝偶像劇都遵循“流量演員+大IP”的生產(chan) 模式,以一種看似快捷、穩妥的方式,將流量密碼牢牢掌控手中。古裝偶像劇是一種對扮相要求較高的類型劇,而以流量為(wei) 標準的選角,使一些男女主角連令人滿意的外貌條件都不具備,遑論演技。在流水線式的生產(chan) 模式下,一些古裝偶像劇偏離了對品質的追求,而以製造話題和會(hui) 員拉新為(wei) 目標,藝術上粗製濫造,濾鏡運用失真、角色造型單一、劇情套路化等問題普遍存在,加劇了觀眾(zhong) 的厭倦和不滿。

  在這種“醜(chou) 偶”當道的背景中,觀眾(zhong) 對古裝偶像劇的要求,首先是對自己審美的尊重。不可否認,主角的高顏值和畫麵的賞心悅目,是觀眾(zhong) 追劇的重要動力。《東(dong) 宮》《錦衣之下》《香蜜沉沉燼如霜》等劇較高的口碑,無不與(yu) 此相關(guan) 。《夢華錄》則更上一層樓。角色利落的發髻和雅致的妝容,既與(yu) 角色有較高的匹配度,又顯得清新脫俗。就畫麵而言,無論小橋流水的江南風情,還是喧鬧繁華的北宋東(dong) 京市井,都不失自然而靈動的美。

  對觀眾(zhong) 審美的尊重,也意味著藝術形式與(yu) 內(nei) 容表達上的創新。同質化引起的審美疲勞,是古裝偶像劇被詬病的一大原因。一些口碑不錯的劇集也難以避免,如《宸汐緣》的服裝造型、環境場景、人物設定、劇情發展,被認為(wei) 與(yu) 《三生三世十裏桃花》高度相似。《夢華錄》能夠獲得觀眾(zhong) 認可,在於(yu) 另辟蹊徑,從(cong) 紮堆的玄幻劇和清宮劇中跳出來,將故事背景設定在北宋,並以豐(feng) 富的曆史知識和深厚的文化內(nei) 涵帶給觀眾(zhong) 堪稱驚喜的收獲。劇情立足於(yu) 天禧黨(dang) 爭(zheng) 、樂(le) 籍製度等曆史背景中,並巧妙地融入茶百戲、蹴鞠等市井風情,以服飾、器具、食物等細節還原了富有煙火氣息的宋人生活圖景。由此引發的對曆史文化的考證和討論,又反過來增加了《夢華錄》的熱度。

  對觀眾(zhong) 認知的尊重,主要體(ti) 現為(wei) 紮實的劇情、豐(feng) 滿的人物和符合觀眾(zhong) 期待的價(jia) 值觀。這是影視作品的核心競爭(zheng) 力,也恰是許多古裝偶像劇的短板。2022年IP改編劇作《鏡·雙城》,內(nei) 涵缺失,成為(wei) 一則單薄的“經典”愛情故事。相比之下,《夢華錄》則用心得多。該劇在元雜劇《趙盼兒(er) 風月救風塵》的劇情之外,描繪了男女主人公在一次次的偶遇和相互扶助中情愫漸生的過程,同時敘述三個(ge) 身份低微的女子在各自經曆婚戀挫敗後,攜手將小茶坊一步步經營成大酒樓的故事。這樣的情節設定,既符合觀眾(zhong) 對古裝偶像劇的類型期待,也契合當代女性的生活和情感體(ti) 驗,滿足了她們(men) 渴望經濟和精神獨立的普遍心理,體(ti) 現出對藝術規律的尊重和對社會(hui) 情緒的精準把握。

  不論是好評還是批評,背後都是對好作品的期待。《夢華錄》的火爆,不過是再次驗證了一個(ge) 樸素的道理:尊重觀眾(zhong) 、尊重規律、尊重常識,才是真正的“流量密碼”,也是包括古裝偶像劇在內(nei) 的國產(chan) 劇亟須重新撿拾的初心。期待有誠意、高質量的劇集再多一些,從(cong) 而提高國產(chan) 劇的整體(ti) 水準。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