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建好長征國家文化公園 讓長征精神永放光芒
作者:王兆峰 曹譯元(分別係湖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教授、助教)
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作出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是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重大創新工程,是黨(dang) 中央推動新時代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傳(chuan) 承利用的重大戰略決(jue) 策。因此,我們(men) 要高質量建好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深入挖掘長征紅色文化資源並對其進行轉化發展,將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打造為(wei) 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chuan) ,長征精神永放光芒。
用活長征文化資源,為(wei) 公園注入紅色內(nei) 核
長征文化資源在全國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獨特的優(you) 勢,要挖掘利用好長征文化資源,通過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傳(chuan) 播長征文化,講好長征故事,傳(chuan) 承紅色基因。
利用長征紅色經典作品喚起青年人的認同感。長征時期,毛澤東(dong) 同誌等老一輩革命家留下了許多著名詩詞和經典作品,如“雄關(guan) 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cong) 頭越”等。這些膾炙人口的詩篇佳作可以喚起青年人的共情力,提高紅色旅遊景區對青年遊客的吸引力。
將長征紅色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為(wei) 有吸引力的旅遊產(chan) 品。長征中的會(hui) 議舊址和戰役遺址,如遵義(yi) 會(hui) 議舊址、瀘定橋等都是崢嶸曆史的見證者。講活這些長征經典故事,深度挖掘其紅色精神,打造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金字招牌,有助於(yu) 激發並滿足更多高品質的紅色文旅消費需求,讓紅色文化資源鮮活起來。
豐(feng) 富紅色文化資源的展現形式。要重現長征曆史,利用數字化手段,將AR、VR等技術融入紅色文化展陳館中,通過虛擬體(ti) 驗館、全息投影、數字展廳等方式使遊客在參觀遊覽中獲得更具沉浸感、交互性和想象性的遊覽體(ti) 驗。同時可以開發特色地圖App,將公園內(nei) 長征路線及所發生的重大事件以可視化形式呈現給遊客,實現在線“雲(yun) 遊”。這些手段可以豐(feng) 富遊客的文化體(ti) 驗感和參與(yu) 感,提升長征文化的傳(chuan) 播力和感染力,演繹新時代長征的動人故事,續寫(xie) 文旅融合新篇章,實現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打造長征文化IP,擦亮紅色旅遊品牌
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是為(wei) 了讓紅色文化和長征曆史“活”起來,因此需要將長征文化打造成為(wei) 對人民群眾(zhong) 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符號,讓紅色文化永放光芒。
打造深入人心的紅色文化IP。要以長征文化為(wei) 核心,在文學影視領域中創作大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作品,將長征文化的教育性和文藝作品的大眾(zhong) 性有機結合,打造統一的長征文化IP,以此樹立紅色旅遊品牌形象,讓長征精神的獨特文化魅力煥發出新的時代光彩。
打造紅色文化旅遊IP,輸出紅色旅遊品牌。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推進紅色文化與(yu) 旅遊深度融合,重點圍繞長征文化主題打造和輸出一批旅遊演藝、主題樂(le) 園、博物館、研學課程等紅色品牌產(chan) 品,借助紅色旅遊彰顯和傳(chuan) 播紅色文化,提升紅色旅遊宣傳(chuan) 教育功能,發揮品牌共通、共融、共生效應,使長征精神紮根在廣大青少年心中。
注重紅色品牌宣傳(chuan) 與(yu) 全方位營銷。要圍繞長征曆史文化開展多渠道營銷活動,在創作影視、文學作品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文藝、科普、研學等形式進行宣傳(chuan) 推廣,打造長征文藝品牌,提升民眾(zhong) 對長征文化、紅色旅遊的興(xing) 趣。
打造國家文化公園示範區,實現文旅產(chan) 業(ye) 富民
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要整合具有突出意義(yi) 、重要影響、重大主題的紅色文物和長征文化資源並轉化為(wei) 旅遊產(chan) 品,促進文旅深度融合,實現文旅產(chan) 業(ye) 富民。同時要創新公園管理體(ti) 製,打造國家文化公園示範區,為(wei) 全麵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提供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國家公園建設要體(ti) 現國家性和人民性。在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中要重視結合地方特色文化資源,根據各地自然差異和人文資源優(you) 勢因地製宜。依據長征曆史文化故事等打造主題各異的博物館、紀念館、主題紀念園等設施,形成具有鮮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真正把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打造成為(wei) 體(ti) 現國家價(jia) 值、民族精神、人類共享的國家文化地標,成為(wei) 激勵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強大精神力量。
優(you) 化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要素配置和功能布局。長征是人類曆史上的一次壯舉(ju) ,但因其時空跨度大、地域文化複雜、區劃阻隔明顯等特點,給跨區域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和管理增加了難度。在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規劃中,要綜合考慮交通通達性和便捷性合理布局,製定科學合理的遊覽路線,使多個(ge)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地段、景區之間“串珠成鏈”“串聯成片”,打造紅色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集群,實現文旅產(chan) 業(ye) 富民。
發揮文旅產(chan) 業(ye) 富民效應。將長征沿線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納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總體(ti) 布局中,通過紅色旅遊帶動長征沿線鄉(xiang) 村旅遊發展,提供更多就業(ye) 崗位,帶動鄉(xiang) 村基礎設施建設,以旅遊為(wei) 引擎促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同時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園區建設輻射帶動當地旅遊業(ye) 及配套產(chan) 業(ye) 的發展,延長紅色旅遊產(chan) 業(ye) 鏈,提升文旅產(chan) 業(ye) 富民效應,促進紅色文旅可持續發展和共同富裕。
構建紅色話語體(ti) 係,傳(chuan) 播傳(chuan) 承紅色文化
構建紅色話語體(ti) 係既有利於(yu) 我國人民了解國家曆史,增強文化自信,傳(chuan) 承民族精神,也是對外傳(chuan) 播紅色文化,展現中華優(you) 秀文化、塑造良好國家形象的重要途徑。
構建紅色文化話語體(ti) 係。在當今國際背景下,向世界傳(chuan) 遞中國聲音、傳(chuan) 播中華優(you) 秀文化是提升國際地位的重要方式。要利用現代數字技術和新興(xing) 媒體(ti) 傳(chuan) 播長征文化,推進紅色文化“走出去”,向世界講好講活中國長征紅色文化故事。
創新紅色文化傳(chuan) 播表達方式。改變以往“灌輸式”的紅色教育宣傳(chuan) 模式,采用動漫、繪本、短視頻等新穎形式展現紅色文化,通過公共空間中紅色主題壁畫、雕塑等使紅色文化浸潤人們(men) 的生活,使青年潛移默化受到熏陶教育。當前我國正處於(yu)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關(guan) 鍵時期,長征精神具有強大的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我們(men) 需要賦予長征精神新的時代內(nei) 涵,為(wei) 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創新紅色文旅融合方式。通過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通過科技和創新創意讓紅色文化品質得到提升,可以使紅色文化得以廣泛傳(chuan) 播,更好推動中外人文廣泛交流。要通過更好地開發旅遊產(chan) 品,使中國主動融入世界,使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成為(wei) 展現和傳(chuan) 播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和長征精神的重要陣地,向世界傳(chuan) 播好中國聲音。
(本文係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文旅融合視域下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研究”〔21ZDA080〕階段性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