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泗水縣多措並舉激發青年在基層幹事創業熱情 為“青苗”厚植成長沃土
在山東(dong) 省泗水縣李家峪村,一名女青年隨身帶著筆記本奔波忙碌,走村進戶,村民們(men) 記住了這個(ge) 叫“小柏”的姑娘。
“我隻為(wei) 群眾(zhong) 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他們(men) 就回報我笑臉,這激勵我更好地為(wei) 村民做事。”聊起農(nong) 村工作,中冊(ce) 鎮紀委副書(shu) 記柏楊一臉陽光。從(cong) 大學生村官做起,5年間,她為(wei) 村裏的產(chan) 業(ye) 發展、黨(dang) 建、教育等工作建言獻策、多方奔走,留下了堅實的足跡。
如今,在泗水縣,萬(wan) 餘(yu) 名青年像柏楊一樣,紮根基層,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燃燒青春。
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開展以來,泗水縣將“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與(yu) 開展青年幹部培養(yang) 工程相結合,營造“幹中學、學中幹”的濃厚氛圍,讓青年幹部在基層找到幹事創業(ye) 的激情,在一線識別幹部、發現幹部,讓基層成為(wei) 青年幹部成長的沃土,培育青年幹部成才的良好生態。
有無真才實幹,公開擂台比賽
如何在一線發現優(you) 秀青年幹部?今年2月初,泗水縣委在一次“碰頭會(hui) ”中,碰撞出“組織一場青年幹部擂台賽,精準發現識別優(you) 秀青年幹部”的火花。
於(yu) 是,在全縣範圍內(nei) 廣發“英雄帖”,向35歲以下青年幹部拋出“泉鄉(xiang) 菁英擂台賽”邀約。在擂台賽征文階段,就收到1048名青年幹部的建言獻策,覆蓋66個(ge) 部門單位、13個(ge) 鎮街,內(nei) 容涉及黨(dang) 的建設、人才培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多個(ge) 領域。
在正式比賽階段,泗水縣設置了青年論壇、情景麵試、主題演講等環節,青年幹部圍繞“爭(zheng) 一流、爭(zheng) 第一、爭(zheng) 唯一”,談工作、講思路、見思想,掀起“頭腦風暴”。
楊柳鎮社會(hui) 事務和民生保障中心90後幹部廉淵博是擂台賽的“十佳菁英”之一。在城市中長大,她對農(nong) 村了解甚少。2020年10月,廉淵博作為(wei) “三支一扶”大學生到楊柳鎮政府報到,簡陋的辦公環境與(yu) 想象中相差甚遠,但她暗下決(jue) 心:既然選擇了,就得向前衝(chong) 。
鄉(xiang) 鎮工作是“一根針,穿千條線”,勤奮好學的廉淵博很快成為(wei) “多麵手”:負責服務大廳窗口保險業(ye) 務,參與(yu) 脫貧攻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還承接臨(lin) 時性、應急性工作。在與(yu) 群眾(zhong) 打交道過程中,廉淵博體(ti) 會(hui) 到基層幹部的付出與(yu) 收獲。
廉淵博的日記本扉頁寫(xie) 著一行秀氣的小字:涓涓不塞,是為(wei) 江河;源源不斷,是為(wei) 奮鬥;生生不息,是為(wei) 鄉(xiang) 村。如今,這棵青苗已深深紮在了她所熱愛的土地上。
在團泗水縣委書(shu) 記王曉看來,“擂台賽的擂台比武、選拔淘汰模式,全麵激發了青年幹部學知識、強本領的工作激情,從(cong) ‘千名幹部’到‘百名人才’再到‘十佳菁英’,為(wei) 儲(chu) 備金字塔式青年人才梯隊奠定了堅實基礎”。
青苗共培,“好導師”帶出“好徒弟”
“真的很幸運,我剛剛入職,組織上就派了兩(liang) 位導師,他們(men) 從(cong) 工作到生活,‘二對一’全方位地幫助我,讓我很快克服了‘入職恐慌症’。”泗水縣委組織部2021年新入職公務員李瑞說。在今年的“泉鄉(xiang) 菁英擂台賽”中,他取得了前30名的好成績。
“導師帶訓製”是泗水縣青年幹部培養(yang) 的創新舉(ju) 措,即用人單位從(cong) 班子成員、業(ye) 務骨幹中挑選政治素質高、業(ye) 務能力強的幹部,擔任新錄用公務員的導師,周期一般為(wei) 兩(liang) 年。縣公務員局通過定期發放調查問卷、雙向測評、召開座談會(hui) 等形式,對導師工作態度、素質能力、帶訓效果進行考核評估。
2014年至今,新錄用公務員“導師帶訓”已實施8年,受到新入職公務員的一致好評,不少用人單位反映,新入職青年適應能力更強、進入角色更快。如今,這項製度逐步覆蓋新入職選調生、事業(ye) 編製人員等群體(ti) 。
“這項製度契合了青年成長進步的需要,能有效幫助青年幹部破解本領不強、經驗不夠、閱曆不足的問題。下一步,我們(men) 還將梳理總結經驗,把‘導師帶訓’擴展到企業(ye) 、學校等領域,繼續用‘好導師’帶出‘好徒弟’。”泗水縣公務員局局長馬雷說。
為(wei) 打破青年幹部流動的體(ti) 製性壁壘,泗水縣進行了有效探索。縣人才辦先後11次赴45家企業(ye) 開展調研,掌握了20類稀缺崗位、61個(ge) 緊缺專(zhuan) 業(ye) 。在此基礎上,巧用“編製資源”吸引力,將高學曆大學畢業(ye) 生吸引到企業(ye) 工作。
100個(ge) 事業(ye) 編製被放在縣公共就業(ye) 和人才服務中心,用於(yu) 招引碩士和“雙一流”本科生。人才到崗後,以選派掛職方式向企業(ye) 輸送,掛職期限5年,按照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人事管理規定管理考核,薪資待遇不少於(yu) 同類人員的1.2倍。期滿後,由人才自行選擇回事業(ye) 單位或留任企業(ye) 。截至目前,泗水縣為(wei) 20多家企業(ye) 成功招引青年人才24名。
給青年幹部鋪台子、搭梯子、壓擔子
如何讓泗水縣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關(guan) 鍵在幹部,尤其是青年幹部。”泗水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衝(chong) 一語中的。
“換道超越”,就要找準發展坐標和起跑線。為(wei) 此,組織部門適時推進“選上、派下、內(nei) 培、外掛、援企”青藍成長工程,主動給青年幹部鋪台子、搭梯子、壓擔子,讓青年幹部在吃勁崗位、基層一線經風雨、見世麵。
針對青年幹部眼界境界不寬、宏觀分析和政策研究能力欠缺的實際情況,泗水縣主動對接溝通,“選上一批”幹部,累計選派75名青年幹部到國家部委和省、市直部門跟班學習(xi) ,並專(zhuan) 門出台《赴上級部門學習(xi) 鍛煉幹部管理考核辦法》,加強對“選上”幹部的管理考核。
針對部分青年幹部基層經驗不足的實際情況,泗水縣特意“派下一批”幹部,先後選派361名幹部駐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83名幹部到農(nong) 村推動黨(dang) 建工作,15名幹部參與(yu) “四進”攻堅行動,讓青年幹部在一線錘煉。
針對青年幹部解決(jue) 實際問題本領不強的現狀,泗水縣“內(nei) 培一批”幹部,堅持把青年幹部放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信訪維穩、雙招雙引等工作中培養(yang) 鍛煉。全縣累計選派149名青年幹部到指揮部、推進組和攻堅專(zhuan) 班等經濟主戰場、項目建設現場摔打錘煉,有效推動幹部資源集中集聚。
針對幹部隊伍思想不夠解放、危機感緊迫感不強的實際情況,泗水縣主動走出去對接,“外掛一批”幹部,累計選派93名幹部到發達地區開展體(ti) 悟實訓,接受先進思想、理念、方法和作風方麵的鍛煉。
針對熟悉財政金融、招商引資等專(zhuan) 業(ye) 型幹部較少的實際情況,泗水縣“援企一批”幹部,從(cong) 縣直部門單位選派21名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到重點企業(ye) 擔任“企業(ye) 特派員”,選派116名幹部到非公企業(ye) 擔任黨(dang) 建指導員,從(cong) 金融係統選派28名幹部到國有企業(ye) 擔任金融顧問,讓青年幹部直接參與(yu) 企業(ye) 黨(dang) 的建設、經營管理、技術研發等工作。
“這種沉浸式學習(xi) 讓我收獲頗多。”聖水峪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鎮長孔令達通過選拔曾在廣東(dong) 肇慶市鼎湖區桂城街道學習(xi) 鍛煉3個(ge) 月,得益於(yu) 南北工作理念的碰撞,他的工作能力有了質的提升。如今,他所在的聖水峪鎮已成為(wei) 山東(dong) 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鄉(xiang) 鎮,美麗(li) 鄉(xiang) 村的畫卷正在他和同事們(men) 的努力下徐徐展開。
在泗水縣委書(shu) 記趙鑫看來,“在青年幹部培養(yang) 鍛煉上,我們(men) 要狠下功夫、多想辦法,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讓他們(men) 流動到能施展拳腳的地方,激勵幹勁,煥發活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 通訊員 包慶淼 劉超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