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綜層出不窮,為什麽是它掌握“流量密碼”?
中新文娛7月4日電 7月2日,《為(wei) 歌而讚2》百讚音樂(le) 盛典落下帷幕。近年來,音樂(le) 綜藝層出不窮,而《為(wei) 歌而讚》之所以能掌握流量密碼,從(cong) 中脫穎而出,依靠的是它為(wei) 觀眾(zhong) “展現音樂(le) 多元化”的理念,搭建聽眾(zhong) 與(yu) 創作者溝通的橋梁,並通過“對話”鼓勵華語音樂(le) 新嚐試的堅持。
當晚,音樂(le) 盛典的開場秀便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鼓表演,在成員們(men) 隨著鼓點的搖擺中,嗩呐嘹亮的音色演奏著流行歌曲,與(yu) 小提琴上演了一出“中西合璧”,贏得了全場的歡呼與(yu) 掌聲。
如此在編曲中融入中國風的嚐試,絕不是《為(wei) 歌而讚》的第一次:蔡國慶曾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國風新歌《等你》;李玉剛的《歎》融入戲腔與(yu) 民樂(le) ,龔琳娜與(yu) 劉至佳合作的《守護著我的光》讓中國韻味的轉音與(yu) 西方複調進行配合;阿達娃和Lambert的《怎歎》也對國風戲腔進行了演繹——這些嚐試,都是在將中國風融入音樂(le) 的血脈。
除此之外,舞台中還處處體(ti) 現著“碰撞”:二手玫瑰與(yu) 王赫野《快來嘛》有民樂(le) 與(yu) 流行的碰撞;李榮浩的《作曲家》鋼琴與(yu) 鼓點交錯,流行搖滾風格濃烈;信和乃萬(wan) 的《中文十級聽力》將繞口令融入了說唱……各類圈層音樂(le) 在節目上都有充分的舞台。
不同於(yu) 其他音綜或是歌手們(men) 帶著全新作品打歌、或是翻唱歌曲進行比拚的形式,《為(wei) 歌而讚2》使用了“新歌PK熱歌”的節目機製,讓全新歌曲與(yu) 熱歌改編同台競技,同時,節目組為(wei) 每個(ge) 作品精心設計了舞美,打通了觀眾(zhong) 的聽覺與(yu) 視覺。
除了“新歌PK熱歌”,《為(wei) 歌而讚2》還有另一個(ge) 機製——爆讚團百讚團,節目組請到了很多各有所長的短視頻創作者,在現場對新歌與(yu) 熱歌發表自己的看法,並送出音符表達喜愛。
對音樂(le) 人而言,《為(wei) 歌而讚2》的舞台提供了聆聽大家聲音的通道,阿達娃、鄧典、賀仙人、Lambert等人中收獲了更多關(guan) 注;GAI周延、尚雯婕、信等成熟歌手也在節目中勇敢地嚐試了全新風格;蔡國慶也在節目裏挑戰國風歌曲後,感悟到了國風推廣之路任重而道遠。
《為(wei) 歌而讚2》的爆讚團百讚團機製將市場反饋搬至舞台,為(wei) 音樂(le) 人、創作者與(yu) 欣賞者提供直接對話的機會(hui) ,搭建三者之間溝通的橋梁,也為(wei) 音樂(le) 作品提供破圈機會(hui) ,而節目中的優(you) 質點評,也成為(wei) 鼓勵歌手音樂(le) 人前進的動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