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總體實現國家規劃預期目標
光明網訊(記者袁晴)青少年“小眼鏡”問題比較常見,也是家長和社會(hui) 普遍關(guan) 心的問題。教育部體(ti) 衛藝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劉培俊在國家衛健委5日舉(ju) 行的發布會(hui) 上介紹,多年來,教育部、國家衛健委、體(ti) 育總局等15個(ge) 部門聯合推動各地區各學校和社會(hui) 各方麵共同實施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采取一係列措施,取得階段性成效。
劉培俊說,加強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是黨(dang) 中央、國務院的一項重要決(jue) 策,嗬護孩子眼睛,讓他們(men) 擁有一個(ge) 光明的未來,是健康中國行動的一項重要任務。隨後,他從(cong) 七方麵對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具體(ti) 介紹。
第一,推動了各方落實責任。2018年,國務院八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er) 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方案明確了7個(ge) 方麵的責任,七方主體(ti) 共同落實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任務。經過這些年的工作推進,基本形成了一個(ge) 模式,就是“政府主導,部門協作,醫技支撐,學校主體(ti) ,學生中心,家庭協同,社會(hui) 聚力”的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中國模式。
第二,健全了部門的協同機製。國家15個(ge) 部門建立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聯席會(hui) 議製度,研究出台政策,發起重大行動,加強資金支持,解決(jue) 實際問題,特別是加強各級政府的考核,推動工作持續進展。
第三,實施了係列光明行動。推進各地實施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八項行動,強化了政策組合、責任組合、技術組合、力量組合,不斷健全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綜合防控體(ti) 係,不斷提升兒(er) 童近視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和有效性。
第四,開展了省級政府的考核。國務院授權教育部、衛生健康委等部門麵向各省級人民政府開展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專(zhuan) 項考核,考核指標是13項重點指標,考核的結果向國務院報告,並向各省級人民政府反饋。
第五,探索了有效的經驗模式。支持全國180多家單位和地區開展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試點試驗。推廣示範省、試驗區和試點縣的好經驗好做法。
第六,深化了健康教育的宣傳(chuan) 。教育部分兩(liang) 批成立了310多名專(zhuan) 家、家長,包括校長、局長共同參與(yu) 的近視防控宣講團,推進視力健康的知識宣傳(chuan) ,深入校園、深入人心。
第七,加強了專(zhuan) 業(ye) 隊伍的培養(yang) 。支持全國高校設立400多個(ge) 眼視光的專(zhuan) 業(ye) 點和學位點,培養(yang) 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支撐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科學化開展。
劉培俊介紹,健康中國行動實施以來,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總體(ti) 實現國家規劃的預期目標。2018年,全國兒(er) 童青少年總體(ti) 近視率為(wei) 53.6%,到2019年下降到50.2%,一年下降了3.4個(ge) 百分點。2020年,近視率與(yu) 2018年相比,下降了0.9個(ge) 百分點。
“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作為(wei) 一項光明行動,也成為(wei) 促進兒(er) 童青少年身心全麵發展的一個(ge) 重要的突破口。特別是近視防控的八項行動,包括減輕課業(ye) 負擔、增加戶外鍛煉、改善室內(nei) 環境、增加光照、加強視力健康教育等,不僅(jin) 對視力健康大有益處,而且對身心健康是很好的支撐和幫助。”劉培俊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