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媒體浙江采風:共同富裕、鄉村振興、台青創業看“浙裏”
七月的浙江,驕陽似火。7月18日至23日,來自海峽兩(liang) 岸以及港澳的媒體(ti) 記者一行三十多人,到訪浙江的嘉興(xing) 、杭州、寧波和溫州等地。他們(men) 參加2022浙江·台灣周係列活動,感受兩(liang) 岸經濟社會(hui) 的融合發展;他們(men) 采訪在浙台商台青,切身體(ti) 會(hui) 台商台青在“浙裏”創業(ye) 的酸甜苦辣;他們(men) 實地探訪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親(qin) 眼目睹鄉(xiang) 村振興(xing) 在浙江大地的成功實踐。
共同富裕看“浙裏”、鄉(xiang) 村振興(xing) 看“浙裏”、台商台青創業(ye) 在“浙裏”,在浙江一周的采訪充實、真切又具體(ti) 。2021年,浙江的GDP總額已邁上7萬(wan) 億(yi) 元台階,人均GDP超過11萬(wan) 元。浙江的高質量發展再一次印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現代化先行的口號絕非隻是豪言壯語,而是對自我的清晰定位,也正在浙江一步步變為(wei) 現實。
2022浙江·台灣周:共同富裕是主軸
浙江·台灣周是國台辦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重要措施,今年的浙江·台灣周除在杭州舉(ju) 辦開幕式和主場活動外,還在嘉興(xing) 、寧波、溫州、台州、紹興(xing) 等地舉(ju) 辦專(zhuan) 場和專(zhuan) 題活動。在共同富裕的主軸下,各地的專(zhuan) 場活動各具特色,嘉興(xing) 專(zhuan) 場聚焦海峽兩(liang) 岸青年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主題,寧波專(zhuan) 場旨在促進甬台兩(liang) 地企業(ye) 融入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而溫州專(zhuan) 場則以海峽兩(liang) 岸大健康產(chan) 業(ye) 園創建和台灣青年創業(ye) 創新為(wei) 亮點……
值得一提的是,溫州專(zhuan) 場還聯動了全國台企聯優(you) 質台商資源,主辦的“1+10+10”係列活動讓人眼前一亮,包括1場台商台企參與(yu) 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行動大會(hui) ,10場兩(liang) 岸經貿和青年專(zhuan) 題活動以及聯動縣市區舉(ju) 辦10場兩(liang) 岸涉台交流活動。溫州專(zhuan) 場涉及兩(liang) 岸經貿專(zhuan) 題、兩(liang) 岸青年創新創業(ye) 大賽、兩(liang) 岸康養(yang) 、溫台美食周和交友聯誼等活動,可謂精彩紛呈。
台商台青創業(ye) :實現個(ge) 人價(jia) 值同時助力共同富裕
在浙江采訪的一周時間裏,兩(liang) 岸媒體(ti) 采風團重點關(guan) 注在浙創業(ye) 的台商和台青。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央和浙江出台了一係列的政策舉(ju) 措,幫助台商台青創業(ye) 創新。而眾(zhong) 多台商台青也在浙江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在實現個(ge) 人價(jia) 值的同時也在助力浙江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共同富裕事業(ye) 。
溫州市台商協會(hui) 會(hui) 長、東(dong) 池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憲清便是來浙創業(ye) 台商的典型代表。其在溫州創業(ye) 18年,從(cong) 初來時的默默無聞到抓住商機後企業(ye) 逐漸發展壯大,張憲清的創業(ye) 路可謂一步一腳印。目前,其旗下的餐飲連鎖“東(dong) 池便當”已經成為(wei) 行業(ye) 領軍(jun) 品牌。此外,其旗下公司運營的“跑步雞”項目也正助力溫州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
嘉興(xing) 世合新農(nong) 村開發公司的董事長巴大文對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頗有心得。她認為(wei) ,智慧農(nong) 業(ye) 、科技農(nong) 業(ye) 是未來農(nong) 業(ye) 發展的方向。如果讓年輕人在辦公室裏就輕輕鬆鬆把田種了,那麽(me) 就找到了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條新的有效途徑。
而在推動兩(liang) 岸文化交流和文創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方麵,有“寶藏萌奶奶”之稱的台灣策展人陸蓉之可謂佼佼者。2015年,台灣書(shu) 畫家傅申來到杭州市富陽區的黃公望村,在黃公望紀念館當場揮毫題寫(xie) 了“黃公望隱居地”。2022年初,傅申、陸蓉之夫婦來到黃公望村定居,並以“黃公望隱居地”為(wei) 中心打造公望兩(liang) 岸圓緣園,共繪現代版富春山居圖。目前,“黃公望隱居地”已經成為(wei) 兩(liang) 岸同胞共同的情感紐帶。
相較於(yu) 這些成熟的企業(ye) 家和藝術家,初來浙江創業(ye) 的台青經曆更具指標意義(yi) 。而在這方麵,位於(yu) 溫州鹿城、去年10月才正式啟用的台青創客坊提供了一個(ge) 很好的觀察樣本。台青創客坊負責人潘柏銓介紹稱,創客坊目前已入駐14家台青創業(ye) 團隊,涉及貿易、電商、新媒體(ti) 、文創,科技創新等類別。創客坊為(wei) 台青創客提供良好的創業(ye) 空間和氛圍,助力台青渡過創業(ye) “破冰期”,幫助台青創業(ye) 團隊找投資人、找市場通路、找合作夥(huo) 伴,提供從(cong) 初次來溫的市場調查,到注冊(ce) 登記、財稅及代賬、項目申報、輔導谘詢等“一條龍”服務。此外,溫州還為(wei) 在溫創業(ye) 的台青提供租金減免優(you) 惠的台青公寓,幫助他們(men) 在溫州站穩腳跟。
此外,受訪的嘉興(xing) 有定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承霖、台灣青年女歌手魏暉倪也結合來大陸後創業(ye) 的親(qin) 身經曆,給初來大陸的台青在工作和創業(ye) 上提出了寶貴建議。他們(men) 一致認為(wei) ,堅持和大膽嚐試是創業(ye) 成功的基礎。
共同富裕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永嘉學派給了最好注腳
兩(liang) 岸媒體(ti) 采風團的最後一站是溫州永嘉縣。在永嘉縣岩坦鎮源頭村,村支書(shu) 陳小靜向記者介紹了源頭村這些年的巨變。陳小靜帶領村民共同富裕的故事遠近聞名,在短短幾年時間內(nei) ,作為(wei) 外來媳婦的她帶領村民,讓一個(ge) 藏在楠溪江深處的“髒亂(luan) 差”小山村,蝶變成了顏值爆表的旅遊打卡村。“源頭小靜”農(nong) 副產(chan) 品、舴艋舟文化館、民宿農(nong) 家樂(le) ,源頭村利用文化創新和品牌塑造,詮釋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共同富裕的內(nei) 涵。
溫州古稱永嘉,在兩(liang) 岸媒體(ti) 最後一個(ge) 采風點永嘉書(shu) 院,我們(men) 似乎找到了浙江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共同富裕的精神源頭。鼎盛於(yu) 南宋時期的永嘉學派倡導“經世致用,義(yi) 利並舉(ju) ”,主張通商惠工、減輕捐稅,以此探求強國富民之路,成為(wei) 今日“溫州模式”的理論淵源。其實早在1956年,永嘉縣就開創了全國包產(chan) 到戶之先河,對中國農(nong) 村改革作了先行探索,可謂建國後最早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嚐試。而如今,在共同富裕的旗幟下,浙江又走在了全國的前列。不得不說,永嘉學派主張的將道德生活與(yu) 物質生活相統一的義(yi) 利觀,成了浙江探索共同富裕之路的最好注腳。(文/中國台灣網 許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