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有聲手賬】中國好手藝 :大方漆器

發布時間:2022-07-27 13:55:00來源: 光明網

  【中國好手藝 】

  大方漆器

  講述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大方彝族漆器髹飾技藝省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高光友

  大方漆器,是最早在國際上獲獎的“貴州三寶”之一。

  我們(men) 大方縣盛產(chan) 優(you) 質生漆,彝族先民從(cong) 明代便開始製作皮胎漆器。漆器絕大多數用的是木胎、布胎,而我們(men) 是用牛羊等動物的皮做胎,硬度和張力更佳,也更經久耐用。漆好、胎好、紋飾好,讓大方彝族漆器“好上加好”。

  大方漆器被譽為(wei) “雕琢時光的技藝”,一是學藝時間長,過去曾有“學三年,做三年,幫三年”之說,我從(cong) 25歲學藝,到現在已經33年了,依然還在學習(xi) 呢。二是製作時間長,一件漆器,需要曆經製漆、製胎、灰底、漆底、裝飾5大工藝,至少58道工序,起碼得半年時間。

  將優(you) 質黃牛皮胎底風幹成型後,讓大漆充分滲透;緊接著用粗灰、中粗灰、細灰髹塗在胎體(ti) 表麵,每道灰底幹後粗細打磨;再用生漆和色漆髹塗6至12道漆底,再進行描金填彩、蛋殼鑲嵌、打撚等裝飾工藝;最後用食用油等反複擦拭推光,直至亮如鏡麵,觸如嬰兒(er) 肌膚。一件漆器2至6年後,方能達到兼具亮、光、滑、嫩、渾厚為(wei) 一體(ti) 的形態。

  從(cong) 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走遍了貴州台江、丹寨、關(guan) 嶺等少數民族地區寫(xie) 生采風、收集素材,借鑒油畫、版畫、剪紙等藝術表現形式,陸續創作《古彝夜舞》《索瑪花開》《圖騰捧盒》等作品,並多次在國內(nei) 外展演。我們(men) 還與(yu) 貴州師範大學等高校合作,建立漆藝教學與(yu) 創作基地,並定期開展傳(chuan) 承人培訓班,先後傳(chuan) 習(xi) 授藝200餘(yu) 人次。

  《光明日報》( 2022年07月27日 01版)

【有聲手賬】中國好手藝 :大方漆器

  總策劃:楊穀

  監製:張寧 廖慧

  統籌:李方舟 李宜蒙

  誦讀:董大正

  動畫:李宜蒙

  視覺設計:孔鵬

  采訪:光明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呂慎 陳冠合

  製作:光明網新聞中心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