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賦活力 “大國工匠”百煉成“器”
湛藍的天空下,深紅色磚牆構建的一座座龐大廠房一眼望不到頭。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誕生於(yu) “一五”時期的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一重),從(cong) 大門到廠區的建築都有著厚重的年代感。
走進熱浪滾滾的水壓機鍛造廠,劉伯鳴站在五六層樓高的水壓機前,專(zhuan) 注地盯著機上的鍛件,他的臉龐被炙烤得通紅。
當了30年的鍛造工,劉伯鳴先後獲得過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全國技術能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等一批“國字頭”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但他笑稱“我就是一個(ge) 打鐵的”。他打的鐵可不是日常用的鐵,而是核電、水電等機組的核心構造件。麵前的這台中國一重自主研發製造的我國第一台1.5萬(wan) 噸自由鍛造水壓機,就是劉伯鳴的“鐵錘”。
水壓機呼嘯著一次次施下千鈞之力,看似“莽撞”,其實每一次鍛造擠壓的時間、強度、旋轉角度,都精細到了“毫厘”。和打鐵的原理相同,從(cong) 鍛件出爐到冷卻至鍛造溫度以下,隻有十幾分鍾,也被稱為(wei) ——“火次”。麵對上千攝氏度鍛件的炙烤,劉伯鳴手握對講機,不斷提示操作細節。
“水壓機要和逐漸冷卻的溫度‘搶時間’,如何充分利用每一次擠壓、翻轉,讓工藝更加精準,是我們(men) 每天都在琢磨的事情。拿‘華龍一號’三代核電蒸汽發生器的水室封頭來說,整體(ti) 鍛件毛坯尺寸巨大、結構形狀複雜、性能要求苛刻,製造難度極高,最關(guan) 鍵的是要經過4次變形,每一次變形的結果直接影響下一次的效果。”劉伯鳴和團隊反複計算鍛件旋轉角度,調整水壓機控製變形,在百噸鍛件上做足“繡花”功夫。每攻克一個(ge) 難題,就代表著鍛造工藝的又一次提升。最終,由劉伯鳴指揮鍛造的核電鍛件產(chan) 品全部一次合格,也推動中國一重形成了一整套“華龍一號”堆型核反應堆壓力容器製造工藝流程。不僅(jin) 一舉(ju) 突破了世界性難題,還將我國核電產(chan) 品使用壽命至少提高了20年。
作為(wei) 我國裝備製造業(ye) 的“國寶”,中國一重近70年來為(wei) 國民經濟建設提供大型機械產(chan) 品,是名副其實的“大國重器”。然而,因曆史原因、市場變化等,這個(ge) 老牌國企的員工們(men) 也曾一度陷入迷茫,“看的人多、幹的人少”,“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這樣的想法多了,隊伍泄了氣,沒了勁。中國一重新一屆黨(dang) 委班子清醒認識到問題的嚴(yan) 重性,持續推動了一係列大刀闊斧的改革。
2018年9月26日上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考察時指出,製造業(ye) 特別是裝備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是一個(ge) 現代化大國必不可少的。現在,國際上單邊主義(yi) 、貿易保護主義(yi) 上升,我們(men) 必須堅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中國要發展,最終要靠自己。他勉勵大家,要肩負起曆史重任,製訂好發展路線圖,加強黨(dang) 的領導、班子建設,提高管理水平,調動各類人才創新創業(ye) 積極性,把我們(men) 的事業(ye) 越辦越好。
“總書(shu) 記考察後,集團深化四級聯動創新,打造六類創新工作室,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創新工作室團隊先後完成創新課題56項,多項技術打破國際壟斷,節約成本上億(yi) 元,大家的幹勁更足了。”劉伯鳴說。
員工的積極性為(wei) 企業(ye) 帶來了澎湃的內(nei) 生動力:2020年中國一重在疫情壓力下業(ye) 績逆勢增長;2021年營業(ye) 收入、利潤總額實現大幅增長,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資產(chan) 質量持續提高。水漲船高,一線員工的各項福利待遇都有了穩步提升,更加激發了大家幹事創業(ye) 的勁頭。
談起身邊的變化,劉伯鳴感慨道,“原來遇到困難,大家會(hui) 覺得‘跟我有啥關(guan) 係,讓那些大工匠研究吧’,‘太困難接不了,這個(ge) 訂單還是放棄吧’。現在沒人這麽(me) 想了。如果我們(men) 不接,這個(ge) 訂單很可能會(hui) 流失到海外,不光是集團的損失,還會(hui) 導致這一項目造價(jia) 高昂、重要環節受製於(yu) 人。想到這兒(er) ,每個(ge) 人就都憋足了勁兒(er) ,再難也要克服,一定要拿下!那些能完成的訂單,大家也會(hui) 繼續琢磨工藝細節,你用4火鍛造一個(ge) 件,我看看能不能用3火,他再試試倆(lia) 火行不行,精神麵貌完全不一樣了。”
在這樣的氛圍裏,劉伯鳴幹得更起勁了。如今,劉伯鳴有了工作室和團隊,並通過集團競聘成為(wei) 水壓機鍛造廠的副廠長。“如今工作氛圍、工作環境越來越好,我們(men) 可不能掉鏈子,打鐵也得自身硬啊!”
回到寬敞的工作室裏,劉伯鳴和團隊成員拿起鍛件模具,熱烈討論起來,準備攻克下一個(ge) 難關(guan) 了。(楊雪楠 蘇靖剛 張哲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