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烈士尋親 為天地鑄魂
五百裏井岡(gang) ,翠竹英挺!井岡(gang) 山市茅坪鎮神山村就坐落在莽莽竹海裏。
村頭一座草木葳蕤的小山包上,無名野花靜靜綻放,微風中輕輕搖曳著。你知道嗎?野花叢(cong) 中,長眠著井岡(gang) 山鬥爭(zheng) 時期犧牲的7位紅軍(jun) 烈士。
像革命年代的很多英烈一樣,他們(men) 沒有留下姓名、籍貫……但留下了口口相傳(chuan) 的故事,留給了鄉(xiang) 親(qin) 們(men) 最為(wei) 珍視的紅色記憶。
7月21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推出長篇報道《神山村三日》,其中關(guan) 於(yu) 7位無名烈士的內(nei) 容,牽動了無數讀者的心!
為(wei) 了告慰烈士英靈,讓忠魂找到回家的路,喚起全社會(hui) 對革命先烈的尊崇與(yu) 熱愛,井岡(gang) 山市委市政府、井岡(gang) 山報社、光明日報社於(yu) 近日聯合啟動“為(wei) 烈士尋親(qin) ,為(wei) 天地鑄魂”活動。
我們(men) 走訪了神山村多位村民、查閱了多種史料、並請教了井岡(gang) 山數位黨(dang) 史專(zhuan) 家,可大致還原當年烈士犧牲時的情形——
1927年10月上旬,毛澤東(dong) 率部抵達茅坪。隨著戰鬥日趨激烈,部隊傷(shang) 病員逐漸增多。在邊界地方黨(dang) 組織的幫助下,工農(nong) 革命軍(jun) 在茅坪攀龍書(shu) 院建立了紅軍(jun) 醫院,來自神山村的“中草藥醫生”賴章達、賴文邦、賴幹華、賴光庭等參加了醫院工作。
為(wei) 保證醫院有效運轉,紅軍(jun) 在神山村清水庵設立了儲(chu) 存藥材的機構,被百姓們(men) 稱為(wei) “紅軍(jun) 藥庫”。清水庵藥庫的設立,不但供給了藥材,也為(wei) 傷(shang) 病員們(men) 提供了暫時的治療、休養(yang) 場所。
1929年1月初,湘贛兩(liang) 省國民黨(dang) 軍(jun) 對井岡(gang) 山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三次“會(hui) 剿”。在激烈的反“會(hui) 剿”戰鬥後,很多紅軍(jun) 戰士受了傷(shang) 。
據《寧岡(gang) 蘇區誌》記載:“團縣委率一個(ge) 武裝班,迅速趕到源頭,相機營救在黃洋界遭重圍的脫險人員……陸陸續續在桃寮、神山等地找到失散紅軍(jun) 50餘(yu) 人。”
紅軍(jun) 來到神山村後,將傷(shang) 病員安置在當地祠堂和一棟民宅中。據這棟民宅主人的孫輩賴福洪回憶,奶奶告訴他,那時“祠堂地上躺滿了傷(shang) 病員,家裏也住滿了。村民們(men) 都很關(guan) 心這些戰士,時不時會(hui) 來探望,送些吃的”。
偏僻的小山村缺衣少食,又處於(yu) 國民黨(dang) 嚴(yan) 密的經濟封鎖中,藥品、醫療器械十分緊缺。在村民們(men) 的悉心照料、賴章達等人的盡心醫治下,大部分傷(shang) 病員漸漸康複,但其中7位重傷(shang) 員,不幸犧牲。
村民們(men) 竭盡所能地將烈士體(ti) 麵安葬——湊齊最好的木板,為(wei) 7位烈士製了棺材,安葬在村裏一座小山上……
93年過去了,今日的中國,海晏河清,人民安康。神山村一座座新農(nong) 舍、一輛輛小轎車和村民們(men) 一張張笑臉,告慰著先烈們(men) 的英靈。撫今追昔,飲水思源,那些為(wei) 我們(men) 灑下熱血、獻出青春的先烈,無時無刻不讓人縈心牽懷!
近日,在掩埋烈士遺骨的山崗下,為(wei) 烈士們(men) 新建的陵墓已經落成。灰色大理石石碑莊嚴(yan) 肅穆,上書(shu) “紅軍(jun) 烈士之墓”六個(ge) 金色大字;墓碑前的黑色石板上,鐫刻著7位烈士的事跡簡介。
為(wei) 了進一步查明這些烈士的身份,井岡(gang) 山市開展了大量史料查證、考察研究工作。由於(yu) 參加第三次反“會(hui) 剿”戰役的大部分戰士來自平江起義(yi) 的紅五軍(jun) 、蓮花縣獨立團以及銅鼓、安福農(nong) 軍(jun) 和附近赤衛隊,查找範圍大致可以圈定。
為(wei) 國捐軀終不悔,追思先賢有後人。我們(men) 熱切期望,各界熱心人士、公益組織等加入“為(wei) 烈士尋親(qin) ,為(wei) 天地鑄魂”的隊伍中來,為(wei) 我們(men) 提供線索、和我們(men) 一起找尋,讓英烈之魂得以歸根,讓紅色血脈賡續不斷……
線索征集聯係方式:
電子郵箱:jgsxcb@163.com;jblsxq@163.com;gmwzhiban@gmw.cn
熱線電話:0796—6891822/25;0796—8227742;010—67078366
微博互動留言話題:#幫井岡(gang) 山神山村紅軍(jun) 七烈士回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