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魅力曆久彌新
8月1日,渭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展示傳(chuan) 習(xi) 館內(nei) ,精彩的皮影戲贏得陣陣掌聲。
身為(wei) 渭南市華州區皮影雕刻技藝省級非遺傳(chuan) 承人,54歲的薛宏權精研皮影藝術已近四十載。2015年,他組建皮影演出團,帶著12名徒弟,從(cong) 皮影製作向皮影戲表演轉型。
“從(cong) 古至今,皮影戲一直走在創新的路上。”在薛宏權看來,為(wei) 傳(chuan) 統表演融入新元素,“符合當下觀眾(zhong) 的審美需求,也讓藝術更有生命力”。對此,徒弟騫玉龍感觸最深的,是《喜舞迎春》劇目中“主人公”的動作——她繃緊腳背、踮起腳尖,在皮影表演中融入芭蕾舞元素。
這些年來,薛宏權帶著徒弟,把皮影藝術展示給各地的觀眾(zhong) ,還走出國門,遠赴新加坡、哈薩克斯坦演出。
漫步在展示傳(chuan) 習(xi) 館內(nei) ,刺繡、麵花、剪紙、麥稈畫等作品,讓人讚歎。傳(chuan) 統戲劇展區、美術展區、技藝與(yu) 民俗展區等七大展區,共展出資料、服飾、劇本等實物近萬(wan) 件。
“如今,到館內(nei) 進行非遺展演的,有很多80後、90後。”傳(chuan) 習(xi) 館館長杜江鵬說,觀眾(zhong) 中的青少年也越來越多。“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明,為(wei) 我們(men) 留下了豐(feng) 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我們(men) 將竭盡全力,讓非遺在保護傳(chuan) 承中綻放光彩。”渭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常偉(wei) 說。(本報記者 高 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