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之夏”二○二二廣州市民文化季——讓市民文化節會出新出彩
日前,由廣東(dong) 省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廣州市文化館及各區文化廣電旅遊(體(ti) 育)局承辦、廣州市直各有關(guan) 團體(ti) 及各區文化館協辦的“羊城之夏”2022廣州市民文化季正式啟動。作為(wei) 廣州曆經數十年精心打造的群眾(zhong) 文化品牌活動,“羊城之夏”市民文化季今年秉承“同歡共享”理念,圍繞“展時代風貌、現灣區風采、講中國故事”主題,舉(ju) 辦五大板塊、近千場活動,打造市民的文化節會(hui) ,充分展示廣州群眾(zhong) 文化的活力與(yu) 魅力,助推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
五大板塊展示廣州文化活力
“‘羊城之夏’曾被評為(wei) 國家文化創新工程項目,是全國曆史最悠久、規模最大、參與(yu) 度最高、創新活力最強的群眾(zhong) 文化活動之一。”據主辦方介紹,“羊城之夏”2022廣州市民文化季通過“篤賞”百姓舞台、“樂(le) 賞”精彩大賽、“薈賞”嶺南文化、“雅賞”時尚經典、“悠賞”書(shu) 畫展覽五大板塊,旨在展示廣州群眾(zhong) 文化活力,讓群眾(zhong) 成為(wei) 舞台上的主角。其中,“篤賞”百姓舞台板塊整體(ti) 展示廣州市近年來的優(you) 秀群文創作藝術成果,活動包括“文化有約·美麗(li) 社區”——2022年廣州市群眾(zhong) 文藝精品巡演和群文公益講座、2021—2023廣州市創排基地展演、“花漾花都·文化有約”2022年花都區百姓視聽廣場等;“樂(le) 賞”精彩大賽板塊包括“同飲一江水”廣東(dong) 勞動者歌唱大賽、“花城少年向未來”廣州市第五屆少兒(er) 藝術大賽等,旨在通過各項賽事挖掘群眾(zhong) 文藝人才,打造歌頌祖國和美好生活的優(you) 秀群文作品;“悠賞”書(shu) 畫展覽板塊的主要項目包括“花城處處展新姿”——廣州市2022群眾(zhong) 攝影展覽、2022廣州市第十一屆殘疾人書(shu) 畫展等,意在通過書(shu) 畫創作展現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今年“羊城之夏”還注重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挖掘和對時尚生活態度的表達。“薈賞”嶺南文化板塊以弘揚民族優(you) 秀文化為(wei) 宗旨,展示嶺南、廣州傳(chuan) 統文化風貌,活動包括“穗港澳粵劇日”展演、廣州南沙媽祖文化旅遊節等;“雅賞”時尚經典板塊通過潮流文化帶動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播,充分展現“活力廣州”的城市形象。
此外,“唱響主旋律,喜迎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是今年“羊城之夏”活動的一大特色。如“篤賞”板塊中的“喜迎黨(dang) 的二十大”廣州市殘疾人歌詠合唱匯演、“薈賞”板塊中的“喜迎二十大”第十三屆廣州市工人龍獅表演大賽、“悠賞”板塊中的廣州市直屬機關(guan) 喜迎黨(dang) 的二十大書(shu) 畫攝影優(you) 秀作品展等,都是圍繞為(wei) 開啟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新征程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展開。
千場活動促羊城出新出彩
“羊城之夏”2022廣州市民文化季致力於(yu) 將政府與(yu) 社會(hui) 各方力量科學整合,促進廣州老城市煥發新活力、出新出彩。目前,相關(guan) 活動正陸續開展。
7月24日,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藝術展演廣州街舞專(zhuan) 場舉(ju) 行。展演以“喜迎二十大 永遠跟黨(dang) 走 奮進新征程”為(wei) 主題,鼓勵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以多種藝術形式、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展演吸引了近百支街舞少兒(er) 隊伍參與(yu) ,參演作品圍繞非遺、建團百年、現當代主題進行編創,以富有廣東(dong) 特色的街舞作品述說灣區故事,展現新時代大灣區的魅力風采。
7月31日上午,2022·廣州乞巧文化節啟動,以“七夕天河 綻放廣州”為(wei) 主題,以國家級非遺項目天河乞巧習(xi) 俗為(wei) 文化內(nei) 核,以“傳(chuan) ”為(wei) 活動線索,分為(wei) “傳(chuan) ·非遺”“傳(chuan) ·守正”“傳(chuan) ·薪火”“傳(chuan) ·融合”“傳(chuan) ·相逢”“傳(chuan) ·創新”“傳(chuan) ·生活”七大係列活動,將持續至8月5日,通過“非遺+文創”“非遺+旅遊”“非遺+研學”等多業(ye) 態創新融合,激發乞巧文化“破圈”活力,進一步促進非遺和文商旅深度融合發展。啟動儀(yi) 式上還首次發布元宇宙數字乞巧文化博物館,通過720°全方位拍攝、全景合成、H5虛擬現實等高科技手段,構建元宇宙中的乞巧文化博物館,讓觀眾(zhong) 足不出戶即可沉浸式體(ti) 驗乞巧文化的魅力。此外,“羊城之夏”還將廣州市海珠區正在籌備的嶺南文化周納入文化季。據悉,本屆嶺南文化周將舉(ju) 辦“花開嶺南”海珠區文藝精品展演暨嶺南文化周開幕式、“芬芳嶺南”係列活動、“歡樂(le) 嶺南”嶺南文化周嘉年華等活動。
“五化”並進打造文化高地
近年來,廣州公共文化服務發展不斷躍上新台階。今年初,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等單位聯合發布了《關(guan) 於(yu) 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以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以改革創新為(wei) 抓手,全麵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建設,加快實現品質化、均衡化、精準化、多元化和專(zhuan) 業(ye) 化發展,打造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高地。
廣州計劃設立“全民藝術普及月”,把各級文化館(站)打造成為(wei) 城鄉(xiang) 居民的終身美育學校。具體(ti) 措施包括:各級各類文化場館每年開展活動、培訓等不少於(yu) 1.8萬(wan) 場次;實施廣州公共文化聯盟“星團計劃”,發展壯大各類全民藝術普及聯盟,鼓勵各級黨(dang) 政機關(guan) 、科研院校、企事業(ye) 單位和其他各類社會(hui) 組織、團體(ti) “在地化”參與(yu) 轄區公共文化服務活動和建設;支持文藝院團充分發揮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和人才隊伍優(you) 勢,廣泛參與(yu) 活動策劃、作品創作和群文培訓;推進民間文藝團隊扶持“群星工程”,計劃到2025年,基層群眾(zhong) 文化團隊達到3000支以上,打造一批本土化群眾(zhong) 文化創作和活動帶頭人。
“未來,廣州將依托包括廣州文化館新館在內(nei) 的公共文化空間,緊緊圍繞紅色文化、嶺南文化、海絲(si) 文化、創新文化四大文化品牌培育一批公共文化品牌項目,不斷擴大‘羊城之夏’廣州市民文化季、廣州公益閱讀、公共文化產(chan) 品展示配送服務等文化活動品牌的影響力和覆蓋麵,廣泛開展‘一區一品’嶺南民俗節慶活動以及‘村晚’、合唱節、廣場舞、粵劇‘私夥(huo) 局’等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文化活動。同時,攜手港澳推進海外傳(chuan) 播,麵向世界共同講好廣州、大灣區和中國故事,促進‘人文灣區’建設與(yu) 發展。”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譚誌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