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集引發書迷不滿 網文影視化改編爭議何時休
《沉香如屑》等劇引發書(shu) 迷不滿 網文影視化改編爭(zheng) 議何時休
正在熱播的《沉香如屑》《迷航昆侖(lun) 墟》《天才基本法》等劇,都麵臨(lin) 著影視化改編的爭(zheng) 議,有的劇集主創團隊不得不出來解釋創作思路。網文影視化是應該“照葫蘆畫瓢”,還是讓編劇、導演在此基礎上開自己的腦洞?
記者 師文靜 實習(xi) 生 嶽欣宇
改得好與(yu) 不好都被批
2022年是網絡IP改編出爆款的大年。目前2022年熱播劇集中,有很大一部分改編自網絡小說,網絡文學依舊是國產(chan) 劇集的內(nei) 容來源之一。從(cong) 網絡小說到電視劇改編的成敗,往往是觀眾(zhong) 熱議的關(guan) 鍵話題。正在熱播的劇集,也陷入這種爭(zheng) 議困境。
正在熱播的古裝偶像劇《沉香如屑》,改編自網絡作家蘇寞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六界帝君應淵與(yu) 菡萏仙子顏淡的曲折愛情故事。該劇雖然是S+級別的大劇,但從(cong) 劇情、特效等來看並不是非常講究,劇情尷尬、特效粗糙、表演敷衍。該劇依舊是“三生三世虐戀”的同質化故事模型,人物情感鋪墊、敘事不是很流暢。該劇從(cong) 小說到劇集的影視化引發了很多“原著黨(dang) ”的不滿,比如把小說的男主角餘(yu) 墨改成了劇中男二號,小說的配角人物應淵改編成劇集男主角等,都引發“原著黨(dang) ”的狂批,他們(men) 認為(wei) 是把一段相濡以沫的唯美愛情改編成了仙俠(xia) 劇套路大雜燴,為(wei) 此“原著黨(dang) ”和演員粉絲(si) 爭(zheng) 得不可開交。
正熱播的《迷航昆侖(lun) 墟》由許凱、鍾楚曦等人主演,改編自天下霸唱的同名小說,講述了民國時期,以天官為(wei) 首的五門之間糾葛不斷、恩怨難了的往事。《迷航昆侖(lun) 墟》是天下霸唱早期的作品,集合奇幻、誌怪、懸疑等元素,此次影視化更像是借助天下霸唱小說的名氣進行了一次全新再創。當然這個(ge) 改編也不是很成功,整部劇做得也不精細,開播幾日口碑並不看好。有“原著黨(dang) ”認為(wei) 自己看劇被騙了,劇集是對小說的魔改,劇集與(yu) 小說已經相差十萬(wan) 八千裏,背景、故事、人物都是全新的創作。
另一部熱播劇《天才基本法》口碑不錯,卻同樣遭到“原著粉”的抗議。這部劇講的是平行時空一群數學天才追求愛情和夢想的故事。影視化改編中,對原著做了大量的細節改編和整體(ti) 人物風格、故事風格的調整。劇集中能穿越的人、穿越的方式、另一個(ge) 平行世界存在的意義(yi) 都進行了改編,在整體(ti) 故事上,劇集後半部分更注重對青春愛情的呈現,與(yu) 原著隱晦、克製的互相勵誌的情感線略有差異。這種更加通俗化的影視化改編,也被“原著黨(dang) ”吐槽,甚至大加討伐,認為(wei) 將一部精品小說改編得過於(yu) 普通了。但其實對於(yu) 劇集觀眾(zhong) 來說,《天才基本法》平行世界的敘事設定比較新穎,代表了影視創作的一種新潮流趨勢。
影視和文學是兩(liang) 種東(dong) 西
網絡文學IP的影視化往往麵臨(lin) 著一個(ge) 爭(zheng) 議,那就是“劇情是否尊重原著”。“原著黨(dang) ”所謂的“魔改”,往往是指改編後劇集與(yu) 原著小說在人物、劇情、主題上存在差異。一旦劇集與(yu) 原著有差異,影視作品就會(hui) 遭遇“魔改”批評。但是網絡文學影視化本身就是根據影視劇市場標準進行再創作的過程,國產(chan) 網文影視化也沒有簽署嚴(yan) 格版權協議,沒有要求盡最大可能還原原著的創作傳(chuan) 統,而且網文與(yu) 影視本身存在壁壘難以直接複刻,不存在“依樣畫葫蘆”複刻原著小說的可能。所以很多網文IP改編都要麵臨(lin) “魔改”爭(zheng) 議問題,網文作家和影視公司打口水仗都是常有的事情。
小說和劇集存在敘事方式不同、內(nei) 容限製不同、講述節奏不同等問題,大幅度改編網文是普遍的現象。當下太多“原著黨(dang) ”“書(shu) 粉”等群體(ti) 對不合自己意的改編大力吐槽並給差評時,脾氣好的導演和編劇會(hui) 出來回應一下,但大多數編劇並不理會(hui) 這件事。
《天才基本法》改編上的爭(zheng) 議得到了創作者的關(guan) 注,該劇導演沈嚴(yan) 坦言,在改編前就做好了挨罵的準備,但每一部改編作品都帶著創作者自己的理解,很難讓所有人滿意。沈嚴(yan) 說,這部小說影視化有很多難點,比如穿越、平行空間、數學,特別是穿越、平行時空的模式需要極強的邏輯,這讓編劇聶成帥很費了一番腦筋。沈嚴(yan) 稱,他自己也是書(shu) 迷,不然也不會(hui) 主動申請拍攝這部劇,但影視化的改編是建立在導演和編劇共同認為(wei) 正確的創作思路上的。“改編成電視劇有一部分是我們(men) 的藝術創作,而文藝創作當然可以被批評,隻要不是人身攻擊,我都可以接受。”
《風起隴西》編劇金海曙也在采訪中表示,寫(xie) 劇本完全按照原著走是行不通的,文學和影視本質上還是兩(liang) 種東(dong) 西,後者必須要遵守影視創作規律,過去對著小說照本宣科的失敗案例太多了。“既然是改編,就得給編劇足夠的創作空間。有的小說,結構、情節、人物情感,哪一條單拎出來都立不住,不改怎麽(me) 拍?為(wei) 什麽(me) 過去網絡小說改編失敗者多,成功者少?就是因為(wei) 太過於(yu) 迷信原著。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迷信原著?主要出於(yu) 流量和口碑兩(liang) 方麵的考量。”
改編劇集隻要有自己完整的結構和敘事邏輯,有看點、有人物、有充沛的情感表達,就有自己的價(jia) 值,“原著黨(dang) ”“書(shu) 粉”等群體(ti) 沒有理由對一些改編作品義(yi) 憤填膺且給差評。IP改編需要的是理性的觀眾(zhong) 評價(jia)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