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愛樂新樂季首登國家大劇院 攜中提琴家梅第揚解讀“英倫之謎”

發布時間:2022-08-09 14:3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應妮)8月28日,中國愛樂(le) 樂(le) 團2022-2023音樂(le) 季將在京拉開大幕。不同以往的是,中國愛樂(le) 樂(le) 團將在這個(ge) 音樂(le) 季入駐國家大劇院,在貫穿全年的音樂(le) 季中,將有多場重要音樂(le) 會(hui) 在國家大劇院音樂(le) 廳舉(ju) 行。

  28日晚的音樂(le) 會(hui) 將由中國愛樂(le) 樂(le) 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餘(yu) 隆執棒,演繹英國作曲家愛德華·埃爾加的三首著名交響音樂(le) 作品,為(wei) 聽眾(zhong) 揭開“英倫(lun) 之謎”的神秘麵紗。

  英國作曲家愛德華·埃爾加出生於(yu) 1857年,今年正值他165周年誕辰。他是英國古典音樂(le) 史上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其音樂(le) 風格也奠定了人們(men) 印象中的英倫(lun) 風格。《威風堂堂進行曲》是他最耳熟能詳的作品之一,其澎湃激昂的節奏將為(wei) 這場特別的音樂(le) 會(hui) 拉開序幕。《謎語變奏曲》則是埃爾加的成名之作,至今也是他最受歡迎的音樂(le) 作品。這部作品除了悅耳動聽的旋律之外,同時還是埃爾加留給世人的一道“音樂(le) 謎題”:作品的十四個(ge) 變奏分別用字母縮寫(xie) 和指代不明的名字作為(wei) 標題,每個(ge) 名字背後的人都是作曲家現實生活中的朋友。當音樂(le) 學家們(men) 破解了每個(ge) 變奏所代表的人物之後,人們(men) 才明白作曲家為(wei) 塑造他們(men) 曾煞費苦心。

  另一部將在這場音樂(le) 會(hui) 上上演的是埃爾加著名的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隻不過在這場音樂(le) 會(hui) 上,觀眾(zhong) 將欣賞的是萊昂內(nei) 爾·特蒂斯改編的中提琴版本。擔任音樂(le) 會(hui) 獨奏的是年輕中提琴演奏家梅第揚,他在今年早些時候剛成為(wei) 柏林愛樂(le) 樂(le) 團中提琴首席,也是首位加入該樂(le) 團的中國音樂(le) 家。事實上,這已經是梅第揚的名字第三次出現在中國愛樂(le) 樂(le) 團的音樂(le) 季中了:此前兩(liang) 個(ge) 音樂(le) 季裏,樂(le) 團都曾邀請他以獨奏家身份合作,隻不過兩(liang) 次都因為(wei) 客觀原因取消。談到這場遲到的首秀,梅第揚說,“其實我對中國愛樂(le) 樂(le) 團一直都有一份不一樣的情感。我9歲來到北京讀書(shu) ,後來一直就讀於(yu) 中央音樂(le) 學院附小、附中和大學,中國愛樂(le) 樂(le) 團的音樂(le) 會(hui) 聽了無數場,可以說我是這支樂(le) 團的主場樂(le) 迷了。雖然兩(liang) 次受邀與(yu) 中國愛樂(le) 樂(le) 團合作都不得不取消,不過好事多磨,也讓這次我和餘(yu) 隆總監的合作更有意義(yi) 。”

  在談到即將上演的埃爾加大提琴協奏曲中提琴版時,梅第揚說,“埃爾加的原作是我從(cong) 小到大都特別喜歡的作品,第一次聽的時候就被它的優(you) 美旋律以及精神力量震撼到。埃爾加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寫(xie) 的這部作品,又是獻給自己的亡妻,這部作品雖然有傷(shang) 感,但同時也有希望。這個(ge) 曲子我覺得非常符合中提琴的氣質,雖然有些憂鬱,同時也不缺質感。我演奏的是中提琴家特蒂爾改編的版本,同時加入了我自己的一些改編。此次將是我第一次演奏這個(ge) 曲子,希望樂(le) 迷們(men) 能喜歡這首全新麵貌的埃爾加大提琴協奏曲。”

  據悉,中國愛樂(le) 樂(le) 團將在2022-2023音樂(le) 季與(yu) 國家大劇院開展一係列合作,在其音樂(le) 廳演出包括開幕式與(yu) 閉幕式在內(nei) 的多套曲目。(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