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網標”新政實施帶來新氣象

發布時間:2022-08-10 16:2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馬牧原(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hui) 編輯)

  一段時間以來,網絡直播亂(luan) 象、青少年沉迷遊戲等問題引發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部分網絡文藝作品存在低俗化傾(qing) 向,有的網劇尺度過大、故事離奇。針對這些問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科學決(jue) 策、精準施策,及時出台“網標”新政,進一步營造良好網絡文藝生態。

  今年6月,國家廣電總局印發《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guan) 於(yu) 國產(chan) 網絡劇片發行許可服務管理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正式將國產(chan) 網絡劇片審查納入行政許可事項。這意味著網絡劇片的“上線備案號”被“網標”取代,網絡劇片的製播將有規可依,預示著網絡視聽行業(ye) 步入高質量發展軌道。“網標”實施以來,網劇製作和播出呈現出新的氣象。

  國家廣電總局不斷加大管理力度,全麵促進網絡視聽精品創作,明確提出網上網下統一導向、統一標準、統一尺度,行業(ye) 規範化管理成效明顯。從(cong) 今年6月公示的全國重點網絡影視劇拍攝備案情況來看,84部網絡劇、144部網絡電影、54部網絡動畫片成功通過備案,主旋律題材眾(zhong) 多,正能量內(nei) 容豐(feng) 富。其中,現實題材占比高達60%以上,創作題材日益多元,成為(wei) 網劇製播新的特點。

  在“網標”新政引導下,網絡精品創作日益升溫。《約定》《黃文秀》《浴血無名川》《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一批精品網絡影視作品出現在大眾(zhong) 視野。這些作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遵循“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原則,追求社會(hui) 效益與(yu) 經濟效益的統一。

  縱觀“網標”出台後,網絡影視劇作品創作呈現出以下幾個(ge) 特點。一是題材類型主流化。當下,現實題材、曆史題材等受到追捧,特別是得到了年輕網民的喜愛。一批優(you) 秀網絡作品的湧現,在滿足網民對網絡劇新期待的同時,提升了大眾(zhong) 藝術審美。二是優(you) 質IP改編成為(wei) 新趨勢。“重生”“穿越”等元素不再是網絡視聽市場的寵兒(er) ,一些傳(chuan) 統文學作品被改編成網絡劇,在網上形成熱播,“原著粉”與(yu) “追劇粉”形成合流,粉絲(si) “同心圓”得到廣泛輻射。三是創作生產(chan) 精品化。過去,網絡作品同質化、跟風模仿等問題一度突出,古裝爭(zheng) 鬥、霸總愛情、仙俠(xia) 武打、靈異鬼怪等受到網民批評。“網標”實施後,網絡文藝創作者主動擔負起培根鑄魂的使命,網絡作品力求拍出生活味、煙火氣,以真實、平實、樸實的藝術風格,描繪人民群眾(zhong) 的智慧創造,展現新時代社會(hui) 發展新氣象。

  “網標”新政實施受到眾(zhong) 多網絡視聽用戶的支持點讚。有網友稱:“‘網標’的出台是廣電總局凝聚行業(ye) 之力、匯聚行業(ye) 之智的又一重大體(ti) 現”“‘網標’為(wei) 行業(ye) 帶來新機,期待更多好作品”“希望‘網標’的到來,更加規範行業(ye) 管理,促進未來網絡精品創作生產(chan) ”。

  “網標”新政注重規範與(yu) 引領並舉(ju) ,將不斷激勵行業(ye) 繼續加強精品創作。為(wei) 進一步推動網絡視聽優(you) 秀作品的創作生產(chan) ,廣電行政管理部門要求各製作單位、各播出平台堅持守正創新,切實負起責任,把“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要求落到實處,創作出更多具有思想穿透力、價(jia) 值影響力的好作品。同時,製作機構、播出平台主動適應新政,積極提出改進措施,把提高網絡文藝作品質量視為(wei) 生存發展的生命線,加速網絡影視創作步入精耕細作階段。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