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確的戰略策略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
作者:易一平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zhuan) 題研討班上強調,“全黨(dang) 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堅定鬥爭(zheng) 意誌,增強鬥爭(zheng) 本領,以正確的戰略策略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依靠頑強鬥爭(zheng) 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們(men) 自己的事情做好”。製定正確的戰略策略,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戰勝無數風險挑戰、不斷從(cong) 勝利走向勝利的有力保證。新時代新征程,我國發展麵臨(lin) 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jue) 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複雜。我們(men) 要堅持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保持戰略清醒,增強信心鬥誌,有效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堅定不移實現戰略目標。
以正確的戰略策略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是我們(men) 黨(dang) 從(cong) 百年奮鬥曆程中總結出的科學結論,也是解決(jue) 時代問題、應對風險挑戰的一把金鑰匙。我們(men) 黨(dang) 從(cong) 建黨(dang) 之初製定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指出中國革命必須分兩(liang) 步走,到土地革命戰爭(zheng) 時期開辟農(nong) 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從(cong) 抗日戰爭(zheng) 時期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提出和實施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和一整套人民戰爭(zheng) 的戰略戰術,到解放戰爭(zheng) 時期確立“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逐漸由積極防禦轉向戰略進攻;從(cong) 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時期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建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開展全麵的大規模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到改革開放後確立“一個(ge) 中心、兩(liang) 個(ge) 基本點”的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基本路線、製定“三步走”發展戰略。進入新時代,我們(men) 黨(dang) 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統攬偉(wei) 大鬥爭(zheng) 、偉(wei) 大工程、偉(wei) 大事業(ye) 、偉(wei) 大夢想,提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提出一係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重大戰略思想,對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作出戰略部署和戰略安排。這一係列正確的戰略策略,要注重分析研究和深入把握,增強工作的原則性、係統性、預見性、創造性。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的特征更加明顯。要堅持和運用戰略思維,把握事物發展總體(ti) 趨勢和方向,從(cong) 全局、長遠、大勢上作出判斷和決(jue) 策。把謀當下和謀未來統一起來,緊緊圍繞我國仍處於(yu) 並將長期處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胸懷“國之大者”,把握發展大勢,觀察世界風雲(yun) ,善於(yu) 思考謀劃,強化戰略研判。把實事求是作為(wei) 第一準則,把群眾(zhong) 意願作為(wei) 第一選擇,把群眾(zhong) 滿意作為(wei) 第一標準,密切關(guan) 注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出現的新動向、新問題,準確把握人民群眾(zhong) 的共同願望、合理願望,找到最大公約數,製定符合實際、含金量高、簡便易行的政策舉(ju) 措。善於(yu) 總結基層創造,總結新鮮經驗,集中民智,匯聚民力,搞好頂層設計,做到科學決(jue) 策、民主決(jue) 策、依法決(jue) 策。
正確的戰略需要正確的策略來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各地區各部門確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要自覺同黨(dang) 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對標對表、及時校準偏差,黨(dang) 中央作出的戰略決(jue) 策必須無條件執行,確保不偏向、不變通、不走樣。”再高超的戰略決(jue) 策,再完善的政策措施,如果執行不到位,就等於(yu) 一紙空文。要在不折不扣上動真格、下真功,一抓到底、一貫到底,決(jue) 不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創造性執行上動真格、下真功,在吃透弄清搞準黨(dang) 中央精神的基礎上,提出具有地方亮色、基層創意、群眾(zhong) 認可的實招、硬招、高招,防止上下一般粗、照抄照搬,把戰略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結合起來,推動各項工作開創新局麵。(易一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