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投資466億元 農村水利建設再提速
光明日報記者 陳 晨
今年以來,我國水利建設按下“快進鍵”,水利投資持續擴大。“截至7月底,全國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25項,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等標誌性重大水利工程相繼開工建設;在建水利項目達3.18萬(wan) 個(ge) ,投資規模1.7萬(wan) 億(yi) 元;完成水利建設投資5675億(yi) 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1.4%;水利工程施工吸納就業(ye) 人數161萬(wan) 人,其中農(nong) 民工123.3萬(wan) 人,為(wei) 穩投資、促就業(ye) 作出積極貢獻。”8月10日,水利部副部長劉偉(wei) 平在水利部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
水利是農(nong) 業(ye) 的命脈,農(nong) 村水利是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領域。今年以來,農(nong) 村供水工程、大中型灌區建設和現代化改造等農(nong) 村水利建設足音鏗鏘。“截至7月底,各地完成農(nong) 村供水工程建設投資466億(yi) 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大中型灌區建設改造完成投資178億(yi) 元,國務院明確今年重點推進的6處新建大型灌區已開工3處,大中型灌區建設、改造項目開工455處。農(nong) 村供水工程及大中型灌區建設和改造吸納農(nong) 村勞動力就業(ye) 35.9萬(wan) 人,在保障糧食安全、提升農(nong) 村供水保障水平、促進農(nong) 民工就業(ye) 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劉偉(wei) 平說。
推動灌區高質量發展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大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yu) 改造力度,在水土資源條件適宜地區規劃新建一批現代化灌區,優(you) 先將大中型灌區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
劉偉(wei) 平介紹,我國農(nong) 田有效灌溉麵積占全國耕地麵積的54%,生產(chan) 了全國總量75%以上的糧食和90%以上的經濟作物,特別是大中型灌區,旱能灌、澇能排,最大程度保證了糧食穩產(chan) 。為(wei) 推動灌區高質量發展,水利部主要采取了四項措施。
擴大灌區麵積——“十四五”期間規劃新建30處現代化大型灌區,可增加有效灌溉麵積1500萬(wan) 畝(mu) ,改善灌溉麵積980萬(wan) 畝(mu) 。目前,已開工建設27處大型灌區。
提升灌區質量——加快推進現有大中型灌區改造,2021年以來,已安排中央投資對101處大型灌區和485處中型灌區實施現代化改造,並選擇安徽淠史杭、內(nei) 蒙古河套等大中型灌區開展數字灌區先行先試,全麵提升灌區管理水平。推動優(you) 先將大中型灌區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形成從(cong) 水源到田間的灌排工程體(ti) 係,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產(chan) 穩產(chan) 。
保障農(nong) 業(ye) 供水——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推動區域水網和省、市、縣水網建設,打通水網“最後一公裏”,保障農(nong) 業(ye) 供水、保障灌區供水,為(wei) 糧食穩產(chan) 增產(chan) 提供水資源保障。
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加強農(nong) 業(ye) 用水管理,深入推進農(nong) 業(ye) 水價(jia) 綜合改革,促進農(nong) 業(ye) 節水和工程良性運行。
除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大中型灌區建設改造項目點多麵廣、產(chan) 業(ye) 鏈條長,對經濟拉動作用明顯,還可以讓農(nong) 村居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ye) 。“我們(men) 實行清單管理,細化分解建設任務;強化調度協商,推動堵點問題解決(jue) ;加大督辦力度,保證工程進度和質量;積極落實建設資金,保障工程建設需求。”水利部農(nong) 村水利水電司司長陳明忠透露,通過采取這些措施,今年大中型灌區新建和改造項目投資規模達388億(yi) 元,安排投資的529處灌區項目已開工455處,完成投資178億(yi) 元。
加快建設農(nong) 村供水工程
農(nong) 村供水安全事關(guan) 億(yi) 萬(wan) 百姓福祉。陳明忠表示,在推進農(nong) 村供水工程建設方麵,水利部指導督促地方強化政府和市場作用,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強化農(nong) 村自來水普及率、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nong) 村人口比例等目標指標約束,係統謀劃供水工程建設。強化政銀企對接,廣開資金渠道,創新投融資機製。全麵推進水價(jia) 改革,農(nong) 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麵收繳水費,並對特殊地區、特殊人群建立政府補助機製。
記者了解到,今年1至7月,各地共落實農(nong) 村供水工程建設投資743億(yi) 元,其中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占40%,銀行貸款占23%,財政資金占20%,社會(hui) 資本和其他資金占17%,這一投資結構明顯比往年優(you) 化,更加合理。資金較好保障了農(nong) 村供水工程建設需求。
談及農(nong) 村供水工程建設取得的成效,陳明忠告訴記者,一是農(nong) 村供水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累計排查解決(jue) 160.7萬(wan) 農(nong) 村人口飲水不穩定問題,堅決(jue) 守住農(nong) 村飲水安全底線。二是農(nong) 村供水工程建設進展加快,水平不斷提升。已開工農(nong) 村供水工程10905處,完成投資466億(yi) 元,提升了2531萬(wan) 農(nong) 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其中規模化供水工程開工1898處,受益人口達1861萬(wan) 人。三是農(nong) 村供水工程維修養(yang) 護持續強化。會(hui) 同財政部下達2022年度農(nong) 村供水工程維修養(yang) 護中央補助資金30.7億(yi) 元,各地共落實43億(yi) 元,累計維修養(yang) 護農(nong) 村供水工程6.7萬(wan) 處,服務人口1.3億(yi) 人。
積極應對洪旱災害保供水
洪澇和幹旱都會(hui) 對農(nong) 村供水工程和大中型灌區造成影響——洪澇會(hui) 導致水利工程出現水毀損失,如果灌區排水不暢,還會(hui) 造成農(nong) 田受淹;幹旱則直接威脅供水安全。進入7月份,我國總體(ti) 呈現南北澇、中部旱的旱澇並存狀況。
劉偉(wei) 平指出,截至目前,全國耕地受旱麵積1319萬(wan) 畝(mu) ,有36萬(wan) 人和85萬(wan) 頭大牲畜因旱供水受到影響。受洪澇災害影響,遼寧等地農(nong) 村供水工程和灌溉工程遭受水毀,影響供水人口約6萬(wan) 人。
對此,水利部錨定“人員不傷(shang) 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jue) 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衝(chong) 擊”和保障城鄉(xiang) 供水安全的目標安排部署水旱災害防禦,指導地方有針對性地做好農(nong) 村居民飲水和灌區供水保障工作。
“我們(men) 督促有關(guan) 省份全麵落實農(nong) 村供水保障地方人民政府主體(ti) 責任、水行政主管部門行業(ye) 監管責任、供水單位運行管理責任等‘三個(ge) 責任’。指導有關(guan) 省份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統籌防汛抗旱,科學調度水工程。優(you) 化農(nong) 村農(nong) 業(ye) 水源調配,采取蓄、引、提、調等綜合措施,盡可能增加抗旱水源。組織灌區對苗情、墒情、用水需求等開展調研,及時調整供用水計劃,加強工程維修養(yang) 護和灌溉巡查,全力保障農(nong) 村供水和農(nong) 業(ye) 灌溉用水。指導各地在縣級和千噸萬(wan) 人水廠供水已有的應急預案基礎上,對以山泉、溪溝、塘壩、淺井等為(wei) 供水水源的小型供水工程,編製應急供水預案,提出應對措施,加強應急演練。指導受水旱災害影響的地區全麵摸排農(nong) 村供水和灌溉工程受損狀況,受旱情影響的地區因地製宜采取延伸管網、開辟新水源、分時供水、拉水送水等舉(ju) 措,確保農(nong) 村居民飲水安全,保障規模化養(yang) 殖牲畜基本飲水需求,加強灌區及農(nong) 村供水安全保障。對水毀工程全力組織搶修,盡快恢複農(nong) 村居民和農(nong) 業(ye) 灌溉供水。”劉偉(wei) 平強調,水利部將繼續做好水旱災害防禦工作,保障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