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機床旁閃光(我們這裏的年輕人·匠心故事③)
夜已深。浙江省台州市黃岩區第一職業(ye) 技術學校的模具實訓室裏,依然燈火通明。為(wei) 了讓一個(ge) 模具工件的拋光達到鏡麵效果,實訓教師何英豪正手把手指導學生。
“這一步需要純手工完成,狹窄的角落也不能忽視。”何英豪叮囑學生。
實訓室裏悶熱得很,汗水一滴一滴落下來。但他們(men) 毫不在意,似乎已忘記這是在7月的夏夜裏。
模具使用的材料是“45號鋼”,硬度不算高。拋光不僅(jin) 講究方法,更需要耐心細致、控製好時間。在學習(xi) 初期,學生對拋光沒有概念,手法生疏,這需要大量的訓練才能慢慢提高。
先用油石把模具成型麵的機床加工痕跡處理掉,然後用砂紙打磨,用羊毛球上光,最後清洗收光。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一邊觀察,一邊操作。
一次操作,需要兩(liang) 個(ge) 小時;而手法訓練,一般需要兩(liang) 年時間。
打磨拋光,隻是模具製造這一行裏的一個(ge) 小步驟,但它是每一個(ge) 從(cong) 事這一行當的工匠都必須掌握的技能,要運用得嫻熟,不是一件易事。
“看起來越是簡單的事,要做好,反而越是不容易。”何英豪說:“我們(men) 這一行,容不得一點浮躁。隻有把每一個(ge) 環節都一絲(si) 不苟地完成好,才算是合格的工匠。”
一
“你真的想好了要去上技師學院?”父親(qin) 問他。
“想好了。”何英豪說。
“你能耐得住性子嗎?”
“爸爸,你做的事情不就是這樣嗎?我在你的車間都體(ti) 驗過了。”
何小剛笑了。他是浙江寧波一家汽車部件公司的數控車間主任。幾年前,因為(wei) 技術過硬,他獲得寧波市鎮海區職工職業(ye) 技能大賽“數控車工技術能手”的稱號。
何英豪1998年出生。初二那年暑假,因為(wei) 擔心他一個(ge) 人留在家裏不安全,父親(qin) 何小剛把他帶到了車間。
起先是想讓他在一旁寫(xie) 寫(xie) 暑假作業(ye) ,沒想到何英豪對機床感興(xing) 趣,這兒(er) 摸摸,那兒(er) 看看,好奇心強的他還拉住老師傅問這問那。
這是一個(ge) 生產(chan) 汽車部件的工廠。對於(yu) 初次接觸工廠環境的何英豪來說,一切都是新鮮的。在老師傅的帶領下,何英豪很快學會(hui) 了一些簡單操作。
何小剛見兒(er) 子感興(xing) 趣,幹脆就教他操作機床,製作簡單的小零件。其中有一個(ge) 零件,是柴油發動機中的“惰齒輪軸”。看著巨大的鋼鐵機器,在自己的親(qin) 手操作下做出一個(ge) 零件,何英豪興(xing) 奮不已。
然而,一段時間後,最初的新鮮感慢慢消失了,何英豪開始覺得工廠環境有點枯燥。可他也發現,每一次下班,父親(qin) 都走得很晚。當其他工人離開車間後,父親(qin) 還在逐一檢查生產(chan) 的零件,如果機床打掃得不幹淨,他會(hui) 重新打掃和整理。
這個(ge) 細節讓何英豪很感動:“我才來了一個(ge) 多月,就覺得枯燥了。父親(qin) 做了十幾年,還這樣盡職盡責。”他感到,自己要向父親(qin) 學習(xi) 的東(dong) 西還很多。
2001年,何小剛從(cong) 湖南邵陽來到寧波打工。一無文憑、二無技術的他,憑著勤奮好學,成了技術能手。當時,廠裏派何小剛參加鎮海區職工技能大賽,他獲得數控機床項目的三等獎。第二次參加技能大賽,何小剛不負眾(zhong) 望,斬獲“技術能手”稱號。後來,他又通過考試,捧回製圖員、數控車工的高級技能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
2014年,何英豪初中畢業(ye) 。人生的關(guan) 口處,一道選擇題擺在了他的麵前:到底是讀高中考大學呢,還是去技師學院學一門技術?
隻有16歲的何英豪,沒有想太多,就選擇了就讀技師學院。理由很簡單,浙江是製造業(ye) 大省,寧波到處都是機械五金工廠,學模具設計與(yu) 製造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將來會(hui) 有用武之地。
更重要的是,他從(cong) 父親(qin) 身上看到:做一名工匠,對國家和社會(hui) 是有貢獻的。無論從(cong) 事什麽(me) 工種,隻要認準一件事,幹一輩子,千錘百煉鑽下去,都可以成就一番事業(ye) ,在平凡的崗位上,也能幹出不平凡的成績。
二
當下人們(men) 生活中的用品,大部分都離不開模具,從(cong) 最簡單的臉盆、冰箱、電腦、打印機,到汽車和摩托車發動機的金屬外罩,都是用模具做出來的。生產(chan) 一台汽車,要用到各種各樣的模具大約兩(liang) 萬(wan) 個(ge) 。
那麽(me) ,模具本身又是如何製造出來的呢?拿到一個(ge) 產(chan) 品的圖紙,需要用逆向思維去推導和設計能做出這個(ge) 產(chan) 品的模具。先用軟件設計,再用毛坯料加工。這裏所涉及的工序很多,大致有車、銑、熱處理、線切割、激光刻字、拋光等等。
何英豪開始頻繁地跟模具打交道。他學得很認真,但偶爾也會(hui) 覺得,這個(ge) 工作每天就是把模具擺弄來、擺弄去,似乎有點兒(er) 沉悶。
有一次,何英豪回家休假。飯桌上,父母親(qin) 聊到了當初父親(qin) 剛到寧波時沒找到工作,在街頭彷徨的往事。何小剛深有感觸地說:“隻要踏踏實實學習(xi) ,踏踏實實做事,是金子一定會(hui) 發光的。”
這句話給何英豪留下了深刻印象。後來,每每對自己的選擇有點動搖的時候,或者是有點心浮氣躁的時候,何英豪都會(hui) 想到這句話,想到父親(qin) 的經曆。他對自己說,要沉住氣,要耐得住寂寞,要把手藝練好,這是最重要的。
技師學院曾有兩(liang) 名優(you) 秀的學生在世界技能大賽的全國選拔賽中脫穎而出,這件事點燃了何英豪心中的夢想。他決(jue) 定報名參加學校的競賽小組,他更想進入國家集訓隊實訓學習(xi) 。
世界技能大賽的實訓過程,就是一名優(you) 秀工匠的“煉”成過程。第一步是看圖紙、畫圖紙;第二步是對著圖紙獨立實訓、找出問題、總結分析;第三步要訓練出強大的心理抗壓能力。
如果是在工廠裏,工人隻要負責自己崗位的工作即可——製圖的隻負責畫圖,數控加工的隻負責加工,拋光的隻負責拋光……但是,參加世界技能大賽就等於(yu) 要做一名“全能型選手”,整個(ge) 環節的每一個(ge) 步驟,都需要一個(ge) 人獨立完成,每一步都要求極高。
經過選拔,何英豪如願以償(chang) 進入了國家集訓隊實訓學習(xi) 。每一天,他都把時間花在實訓室裏。每個(ge) 周末,他隻在周五晚上回一次家,第二天又返回集訓隊,繼續訓練。就連節假日,他也放棄了旅行與(yu) 休閑,每天都是高強度的訓練,結束後還要和小組成員分析當天出現的問題。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一年半時間。
正是在這樣的訓練中,何英豪發現,自己越來越像父親(qin) 了。為(wei) 了解決(jue) 一個(ge) 技術難題,有時候他會(hui) 待在機床邊,從(cong) 早上一直到深夜。每一個(ge) 問題,都需要認真地、縝密地去解決(jue) 。有時候,他會(hui) 想起在父親(qin) 車間裏看到的那幕場景:所有人都下班回家了,父親(qin) 還在慢慢地檢查車間,用目光撫摸每一台沉默的機床。
三
2018年,何英豪在第四十五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中,奪得第五名的佳績。次年,他來到台州黃岩區第一職業(ye) 技術學校任教,成了一名模具實訓指導教師。
黃岩是台州的老工業(ye) 基地,模具產(chan) 業(ye) 發達,被譽為(wei) “中國模具之鄉(xiang) ”。隨著中國製造業(ye) 的不斷進步,模具製造的工藝也在不斷提升。在智能模具小鎮,聚集著大大小小上百家模具企業(ye) 。汽車模具、微發泡大型模具等各種模具,這裏一應俱全。
2020年,何英豪參加浙江省職業(ye) 技能大賽,獲得第三名的好成績。此後,他被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授予“浙江省技術能手”稱號,被共青團浙江省委授予“浙江省青年崗位技術能手”稱號。
成為(wei) 模具實訓教師後,何英豪開始培養(yang) 更多的年輕工匠。通過兩(liang) 年多的訓練,他的學生孫嘉成、管邵惠在全國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上取得佳績。兩(liang) 人畢業(ye) 後,一人到黃岩當地的模具企業(ye) 工作,成為(wei) 生產(chan) 一線的骨幹力量;另一人進入上海一家航空航天公司,參與(yu) 火箭製造的閥門零件檢測工作。這兩(liang) 年,何英豪指導的學生在國家級、省級技能大賽上頻頻獲獎,他自己也被競賽組委會(hui) 評為(wei) “優(you) 秀指導教師”。
何英豪明白,學生們(men) 終究都要走上工作崗位,為(wei) 社會(hui) 服務。因此,他主動與(yu) 企業(ye) 聯係,了解行業(ye) 對技能的要求。利用周末,他去黃岩當地的模具廠參觀學習(xi) ,與(yu) 企業(ye) 師傅溝通交流,把社會(hui) 需求對接到校內(nei) 教學上來。
製造業(ye) 如何麵向未來,是何英豪經常與(yu) 學生們(men) 一起交流的話題。他說:“我們(men) 國家的建設,需要大量的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需要無數的工匠,尤其是高技能人才。舞台很廣闊,關(guan) 鍵是要有工匠精神,腦子裏的觀念要新,手頭上的技術要硬。”
建大橋,造火箭,什麽(me) 樣的大工程,都離不開一個(ge) 個(ge) 小零件。隻有把每一個(ge) 小小的部件做好了,才能支撐起一座大橋、一枚火箭。父親(qin) 跟何英豪說過的那句話,他一直記在心裏,現在,又講給他的學生們(men) 聽。
這個(ge) 暑假,何英豪陪著學生們(men) 一起,把時間全都泡在模具實訓場地。他已經很久沒有回家了。
汗水落在機床上。正在打磨的模具像鏡子一樣閃閃發光,映照出幾張年輕的臉龐……
製圖:汪哲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