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沒有準備的野外露營隻會給出行“埋雷”

發布時間:2022-08-17 14:5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近日,網紅景點四川彭州龍漕溝發生山洪致7人死亡、8人輕傷(shang) ,不少網友對在“野生網紅打卡地”露營是否安全心生擔憂。這種擔憂是有理由的,不要說缺乏基本安全保障設施的“野生網紅打卡地”,即便在一些開發成熟的旅遊景點,野外露營同樣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在城市化不斷推進的今天,更多的人願意走向戶外,親(qin) 近自然,野營露宿也成為(wei) 一種風潮和時尚。親(qin) 近自然固然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一切要以安全為(wei) 前提。野外露營並非說來就來、說走就走,需要有一定的規劃,還要具備基本的野外生存知識和技能。這些知識和技能包羅萬(wan) 象,但有一些關(guan) 鍵環節需要特別注意。

  野外露營的第一步是要有一個(ge) 合理的計劃或規劃。製定規劃時,最好選擇那些已經開發的野外露營地或國家公園。當然,人都有冒險心理,也希望嚐試獨特的路線和風景。隻是在選擇未開發的露營地時,要進行更加嚴(yan) 謹、詳備的了解和規劃,充分預估可能產(chan) 生的風險,而不能隻聽信社交平台展示的“美好一麵”。

  製定規劃時,無論是去已開發的景點,還是未開發的野景,都要確定好具體(ti) 到什麽(me) 地點露營、行進路線、計劃待幾天等。在這些內(nei) 容確定之後,需要查閱露營地的地理地貌特征、地質情況、氣候和溫度,以及風土人情等。在對這些情況了然於(yu) 胸後,就可以進行下一步準備了。比如,確定攜帶什麽(me) 裝備、衣著、食品等,以保證野外露營的順利和安全實施。

  這次到龍漕溝旅遊和露營的遊客中,就有相當多的人並不了解當地的地質和地理特點,疏忽大意。其實,稍微了解一下龍漕溝的地理和地質特點後就會(hui) 發現,該處屬於(yu) 地質災害點位,易發生泥石流、山洪災害,因此不宜選為(wei) 野外露營地和旅遊打卡地。

  另外,在季節選擇上,要盡量避開在雨季、汛期進山。民間的智慧是,“下雨天不進山”,是指整個(ge) 雨季都要避免到山裏。一旦下雨,山體(ti) 坡麵容易不穩定,除山洪泥石流外,滾石、滑坡、崩塌等自然災害也時有發生。

  對野營有了初步計劃後,下一步就是實地選擇野營點,避開風險區域。2015年,國家標準對帳篷露營地的選址提出了明確指引:帳篷露營地應避開滑坡、洪水、巨浪、高壓線、雷電多發區等易發生自然災害的地段,以及存在有害動植物或生態脆弱的區域。

  事實上,無論是否有泥石流,選擇營地時都要避開幹涸的河床、溝底,而應選在半山坡或離河岸邊較遠的地方,盡量在堅硬、平坦的地上搭帳篷。營地要選靠近水源的地方,這樣既能保證做飯、飲用用水,又能提供洗漱用水。為(wei) 安全起見,紮營時需要觀察營地周圍是否有野獸(shou) 足跡、糞便和巢穴,不要建在多蛇多鼠地帶。

  同時,紮營時不能將帳篷搭在懸崖下麵,帳篷的入口要背風,確保用火安全。為(wei) 避免下雨時帳篷被淹,應在篷頂邊線正下方挖一條排水溝,帳篷四角要用大石頭壓住。臨(lin) 睡前,要檢查是否熄滅了所有火苗,帳篷是否固定結實等。

  總之,隻有做好計劃,對野營地有充分的了解,並且裝備了基本用具,具備科學選營知識和基本野營技能,才會(hui) 讓野營既安全又有趣味。

  張田勘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