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我們在戰位報告丨海軍南昌艦:“萬噸大驅”勇闖深藍

發布時間:2022-08-17 15:27:00來源: 解放軍報官微

  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海軍(jun) ,寄托著中華民族向海圖強的世代夙願,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重要保障。

  ——習(xi) 近平

  視頻:南昌艦00後的述職報告(劉雅昕 杜江帆 張梟)

  海軍(jun) 南昌艦:“萬(wan) 噸大驅”勇闖深藍

  ■中國軍(jun) 網記者 趙鬆岩 特約記者 杜江帆

  時間長河裏,記錄著兩(liang) 艘艦艇跨越時空的矚望一刻——

  江西南昌,退役的“南昌”號駐泊於(yu) 贛江西岸的水麵上。炮聲、硝煙、火光已隨風遠去,隻剩悄悄拍打艦身的江水在沉吟著烽火過往。此時的它,正熱切等待著千餘(yu) 公裏外的傳(chuan) 承者——那艘“萬(wan) 噸大驅”的高光時刻。

  山東(dong) 青島,海鷗掠海低翔,順著它們(men) 劃出的弧線,所有目光聚焦在軍(jun) 港碼頭。一艘銀灰色巨艦伏波靜臥,巨大的“101”舷號躍入眼簾。向更高處望去,從(cong) 艦艏到艦艉,滿旗高懸。

  這一天,是2020年1月12日,由我國自主研製的055型萬(wan) 噸級驅逐艦首艦、新一代南昌艦正式加入人民海軍(jun) 序列。

  過往,留下了曆史的印記。未來,正在等待曆史的召喚。風吹過山川河流,捎來新舊兩(liang) 代艦艇跨越時空的致敬,這一刻,英雄城的艦名正式完成交接。

  與(yu) 深藍共舞,始於(yu) 無上榮光

  時間的指針向前撥動,在南昌艦入列前,這艘“萬(wan) 噸大驅”就已被世人矚目。

  2019年4月23日,人民海軍(jun) 成立70周年華誕。南昌艦領航水麵艦艇群,在青島附近海域犁開潔白航跡,第一個(ge) 接受習(xi) 主席檢閱。

  在領袖關(guan) 注的目光中起跑,這是所有南昌艦官兵的榮耀。作為(wei) 我國自主研製的055型萬(wan) 噸級驅逐艦首艦,南昌艦突破了大型艦艇總體(ti) 設計等一係列關(guan) 鍵技術,標誌著人民海軍(jun) 驅逐艦實現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官兵們(men) 深知,他們(men) 手中所執的,是幾百年來中華民族向海圖強的接力棒,他們(men) 腳下所踏的,是新時代人民海軍(jun) 勇於(yu) 超越的轉型之路。

  站在“萬(wan) 噸大驅”上接受習(xi) 主席檢閱的光榮一幕,被對海作戰部門部門長於(yu) 景龍刻在了自己的人生鏡頭裏。每一聲鼓點、每一縷雨霧、每一拍心跳,都和時刻挺拔的身姿一起,被他鄭重珍藏。

  同樣的海域,不同的海風。看著眼前巍巍艦陣,於(yu) 景龍想起十年前在排水量不足2000噸的滄州艦上服役的自己。彈指一揮間,新兵變老兵,“小船”變巨艦,“隊尾”到領航。穿越時間,藍色大海上的條條白練見證了一名水兵的成長,也見證了人民海軍(jun) 新質戰鬥力的加速生成。

  對“趟河開路”的南昌艦官兵而言,統帥的殷切期望是萬(wan) 丈榮光,更是千斤重任。

  作為(wei) 055型驅逐艦首艦,“本領恐慌”擺在官兵麵前。麵對先進的武器係統,麵對裝備技術性能的突破性發展,麵對波詭雲(yun) 譎的海上態勢,從(cong) 上艦那一刻起,所有人“從(cong) 零出發”。新兵如是,在海上馳騁了十餘(yu) 年的於(yu) 景龍亦然。

  談起與(yu) 南昌艦“磨合”時的一次主炮射擊經曆,眼前這位硬漢的神色突然黯淡下來——

  在射擊中,第一發試射直接命中,但後續射擊全部偏出。

  於(yu) 景龍沒時間處理沮喪(sang) 的情緒,馬上著手複盤。他發現是命中的試射彈改變了靶船運動方向,使得之前總結的“全自動”經驗失效了。

  “不論有多豐(feng) 富的經驗,執行過多少重大任務,主席提出的‘勝戰之問’時刻要求我們(men) 突破自己。”於(yu) 景龍迅速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射擊策略,九天後,新策略通過了射擊結果的考驗。

  在南昌艦艦身上,巨大的“101”舷號時刻提醒著於(yu) 景龍:作為(wei) “萬(wan) 噸大驅”的“火力先鋒”,必須向著一百零一分努力。

  “00後”英雄兵遇上“20後”英雄艦

  南昌艦接受習(xi) 主席檢閱那天,於(yu) 景龍站在甲板上,新兵邊顯亮坐在訓練基地的電視機前。

  當這艘巨艦“駛入”直播鏡頭,邊顯亮和南昌艦第一次“相遇”——

  “‘南昌’號導彈驅逐艦向您致敬!”邊顯亮瞪大了眼睛,不願錯過任何一幀。作為(wei) 中國海軍(jun) 最新型的戰艦之一,“萬(wan) 噸大驅”像塊磁鐵,深深吸引了電視機前的新兵。

  當水兵就要上“大船”。年輕人對夢想的期盼,總是熱切而直接。兩(liang) 個(ge) 月後新兵下連,邊顯亮如願分到了南昌艦。但興(xing) 奮勁兒(er) 沒持續多久,他收到了大海下的“戰帖”,邊顯亮被暈船“撂倒”了。

  浪在翻騰,邊顯亮的五髒六腑也在翻騰。身體(ti) 內(nei) 的“水平儀(yi) ”被徹底打翻,坐著暈、站著暈、躺著也暈……老班長告訴他,抵抗暈船沒有訣竅,隻有硬扛。再暈也要站著,再吐也要吃飯,一次、兩(liang) 次、五次、十次……在和海浪的交鋒中,邊顯亮逐漸適應了大海的節奏。

  出生於(yu) 2000年的石嘉瑋跟邊顯亮同期上艦,來到機電部門的戰位時,視線所及之處皆是密如蛛網的管線電路。靠著啃下一摞摞專(zhuan) 業(ye) 書(shu) 、寫(xie) 下一本本學習(xi) 筆記,把根紮在深艙的石嘉瑋很快通過了崗位合格考核。

  “駕駛室某線路突發故障!”第一次獨立值更時,一則緊急廣播讓他的神經緊繃起來。石嘉瑋問自己,沒有班長在身邊,自己能搞定嗎?

  他飛速趕到駕駛室,雖然手心出了汗,但腦海裏的線路正在遊走成圖。定了定神,開始按照操作規程穩妥排障。

  線路通了,石嘉瑋的忐忑也煙消雲(yun) 散。從(cong) 克服孤獨到褪去依賴,從(cong) 單人排障到獨立作戰,作為(wei) 新一代人民海軍(jun) 官兵,越來越多的“00後”肩負著堅決(jue) 捍衛國家權益、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的使命。在強軍(jun) 征程上,他們(men) 帶著不服輸的“倔強”,用拔節生長的加速度和大國巨艦一起破浪前行。

  “勞模”艦的深藍航跡

  南昌艦的海圖上,一條條墨色細線記錄下它入列以來的“述職報告”——

  2021年,五次前出島鏈,遠航白令海,戰巡太平洋,參加中俄海軍(jun) “海上聯合-2021”聯合軍(jun) 事演習(xi) ……

  航跡之多,讓操舵手徐文茜的父母隻能在新聞報道中尋找女兒(er) 的蹤影。

  最初,徐文茜告訴父母,自己將有一段時間“失聯”。“我們(men) 懂,別說了,注意安全!”久而久之,一家人形成無言默契。直到歸港後的平安電話,才讓互相牽掛的心放回胸口。

  從(cong) 學校直接輸送到戰位,徐文茜比別人更知道目標何在——“戰鬥力生成需要什麽(me) 樣的人,我就成為(wei) 什麽(me) 樣的人。”

  剛上艦時,徐文茜是班長後麵的“小跟班”。班長還沒做完操作,她的問題已經攢了一大串——“這個(ge) 裝備是幹什麽(me) 的?”“怎麽(me) 操縱?”“不同天氣和不同海況下也是這樣操縱嗎?”……她給自己定下目標:最快掌握裝備、最快適配戰位、最快突破自我,這樣才能和南昌艦一起勇闖大洋。

  去年十月,南昌艦遠赴俄羅斯參加中俄“海上聯合-2021”演習(xi) 。起航當晚,徐文茜擔任操舵手。數米高的白浪掀起拍在舷窗,徐文茜冷靜分析風流壓差,實時調整舵角,駕駛戰艦成功駛抵俄羅斯演習(xi) 錨泊海域。

  上艦三年來,練就操舵“一把準”硬功夫的她經曆了無數次暗夜風浪,與(yu) 暴風雨搏鬥時,她總會(hui) 想起刻在艙內(nei) 通道裏的燙金艦訓——英雄城,英雄艦,英雄兵。

  英雄城的傳(chuan) 承、英雄艦的接力、英雄兵的突破……刻在血脈裏的“英雄”二字,陪伴南昌艦無數次勇闖深藍。在“努力把人民海軍(jun) 全麵建成世界一流海軍(jun) ”的偉(wei) 大號召下,南昌艦看過山巒、戰過驚濤、闖過遠海,行駛在新時代的航程中,它的深藍航跡勾勒出“第一槍,第一艦,第一人”的唯一目標——驅濤萬(wan) 裏,伏波安瀾。

  作者:中國軍(jun) 網記者 趙鬆岩 特約記者 杜江帆

  視頻:劉雅昕 杜江帆 張梟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