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紅色經典“海派”呈現 《51號兵站》將上演方言話劇版

發布時間:2022-08-18 09:5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8月16日電 (記者 徐銀)由上海錦輝藝術傳(chuan) 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嘉定區文化和旅遊局、上海獨腳戲藝術傳(chuan) 承中心聯合出品的方言話劇《51號兵站》16日在上海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眾(zhong) 主創亮相現場,共同揭開這部紅色經典話劇的精彩看點。

  改編自劉瓊導演的同名經典電影,《51號兵站》以1940年代發生在上海的真實事件為(wei) 原型,講述了抗日戰爭(zheng) 時期的上海灘各方勢力盤踞,地下黨(dang) 為(wei) 支援蘇中根據地運輸軍(jun) 需物資,與(yu) 敵軍(jun) 展開鬥智鬥勇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該作品電影版首位主人公“小老大”的扮演者——電影表演藝術家梁波羅親(qin) 臨(lin) 現場。同時,他也擔綱了本次方言話劇《51號兵站》的總顧問。

  “從(cong) 登上熒幕開始,《51號兵站》的故事一直在伴隨每一代人的成長。在60年後的今天,首部方言話劇也將搬上舞台,這說明故事之經典,人物之鮮活,更讓大家感受到了藝術無限的生命力。作為(wei) ‘小老大’的首位扮演者,我也非常激動。”梁波羅說道。“透過這個(ge) 角色所展示的,不僅(jin) 僅(jin) 是黨(dang) 的地下工作者的機智與(yu) 勇敢,更是那個(ge) 特殊時代千千萬(wan) 萬(wan) 為(wei) 中國解放事業(ye) 奮不顧身的共產(chan) 黨(dang) 人縮影。這也是上海這座城市在抗戰時期一段特別的回憶!”

  自1961年首次熒幕上映之後,《51號兵站》的故事屢次改編成不同影視版本,其中2006年在央視播出的電視劇版本更是榮獲“2007年南方盛典年度最佳電視劇獎”。此次方言話劇版的《51號兵站》在原版精簡的故事上做了大量的延展,在保留故事內(nei) 核的前提下,於(yu) 細節上做了更多的擴充,在敘事上更加豐(feng) 富飽滿,拉近了不同年齡觀眾(zhong) 與(yu) 這段曆史的距離。

  王汝剛、關(guan) 棟天和孫徐春是滬上家喻戶曉的“梨園三兄弟”。此番三人通過方言話劇《51號兵站》再聚一堂攜手呈獻舞台之作。為(wei) 更真實更貼切地再現這段上海的往事,該劇大膽啟用了話劇演員與(yu) 滑稽戲演員的合作,采用了話劇融合海派藝術的呈現方式,加入了20%的方言特色,其中包括了上海話、寧波話、四川話等不同語言特色的呈現與(yu) 碰撞。

  “雖說這不是首次嚐試,但這樣的結合與(yu) 這部作品適配度極高”,出品人孫徐春介紹說,“這部作品作為(wei) 紅色經典,但一定要海派呈現,所以滑稽戲演繹的方式就非常恰如其分地把喜劇元素點亮了。同時,在緊張刺激的劇情中,話劇的表演方式把戲劇的張力完美呈現。兩(liang) 種演繹方式在這部作品的融合,可以說是做了非常大的‘加法’”。

  在舞美呈現方麵,《51號兵站》更是還原百樂(le) 門等標誌型建築,重現十裏洋場的獨特魅力,讓觀眾(zhong) 從(cong) 進入劇場就仿佛走進那段曆史之中。

  上海曾是中國抗日救亡運動的文化中心。為(wei) 紀念中國抗日戰爭(zheng) 勝利77周年,方言話劇《51號兵站》也特別將首演日選定在日本簽訂無條件投降書(shu) 的77周年的9月2日,以銘記曆史。據悉,該劇將於(yu) 9月2日至7日於(yu) 上海宛平劇院·大劇場開演。(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