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翰墨書寫偉大征程——“征程:迎接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書法大展”側記

發布時間:2022-08-18 10:0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許馨儀(yi) 於(yu) 園媛

  8月16日上午,中國國家博物館門外排起了長龍,很多人專(zhuan) 門來觀看“征程:迎接慶祝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書(shu) 法大展”的。

  在三樓南側(ce) 展廳中間,抬眼便看到由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主席孫曉雲(yun) 題寫(xie) 的“征程”二字,遒勁有力,襯托在紅色的背景板上,閃閃發光,象征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走過的光輝曆程。中國書(shu) 協分黨(dang) 組書(shu) 記、駐會(hui) 副主席李昕說:“中國書(shu) 協組織了300位書(shu) 家深入基層,在生動的實踐中,在火熱的生活中尋找靈感,用手中的筆記錄曆史,書(shu) 寫(xie) 人民,讚美英雄,謳歌時代。這些作品不是謄錄,不是抄寫(xie) ,是有感而發的創作,飽含著真情實感。”

  作品新,展陳新,創意新,本年度最重要的書(shu) 法主題大展吸引了各個(ge) 年齡層的參觀者到訪。

  展卷而閱,呈現傳(chuan) 統神韻

  走進展廳,立即會(hui) 被右手邊四位書(shu) 法名家的立軸作品吸引。中國書(shu) 法傳(chuan) 統手卷的軸裝式樣與(yu) 當代展廳的恢宏空間難以協調,所以過去的常見辦法是加大尺幅、拚接配色。麵對這個(ge) 難題,李昕帶領設計團隊在參考《裝潢誌》《書(shu) 史》《長物誌》等文獻的基礎上,對裝裱技術進行了嚐試性複原,再輔以雲(yun) 紋、雲(yun) 釘、黃銅軸頭等裝飾,使得展覽裝裱獨具傳(chuan) 統風韻。

  沿著名家們(men) 以金石墨韻鏤寫(xie) 的新時代主旋律走過去,便看到一係列為(wei) 中國人民所熟知的重要事件和重大工程,以多種藝術組合敘事的形式在眼前次第展開——首個(ge) “雙奧之城”、烏(wu) 蘭(lan) 牧騎“紅色文藝輕騎兵”、舉(ju) 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火神山醫院建成……在這裏,傳(chuan) 統的尺牘、手卷被融入現代設計之中,既展現清新質樸的中國式審美,又不失巧思心意。

  此次展覽將篆刻藝術也納入了主題創作,與(yu) 書(shu) 法作品相輔相成。在撰文方麵,展覽還倡導書(shu) 家將白話文提升到雅文,以創作更精煉、更符合書(shu) 法創作的內(nei) 容,因此在這部分中有40件雅文撰書(shu) 的主題創作,其中不乏書(shu) 家自己的詩篇,既充滿古情古味,又展現時代新風。

  我書(shu) 我心,塑造基層群像

  此次大展令人印象極為(wei) 深刻的一部分,莫過於(yu) 54位書(shu) 家深入一線采訪“時代楷模”先進典型事跡,自撰文章、我書(shu) 我心,塑造出新征程基層群像。在藝術家們(men) 筆下,有踐行焦裕祿精神的吐魯番法官、創造生命奇跡的雪域信使、治沙造林40年的“六老漢”……一幅幅精心書(shu) 寫(xie) 的作品,紀實細描了新時代在抗疫鬥爭(zheng) 、扶貧工作和重大工程建設中,人民群眾(zhong) 奮發前進的感人事跡,呈現出可歌可泣的人民史詩。

  魏德友是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第九師161團82歲高齡的退休職工,50多年來,他堅持屯墾戍邊,巡邊總裏程達20多萬(wan) 公裏,被譽為(wei) 邊境線上的“活界碑”。書(shu) 家王研充為(wei) 獲得最真實的一手資料,輾轉來到塔城裕民縣邊境無信號區實地采訪。回家後他潛心創作,最終完成參展作品《“活界碑”——“時代楷模”魏德友》。王研充采用了漢碑的隸書(shu) 體(ti) ,他說:“當時我握著老人殘缺而粗糙的手,感動得不能自已,我覺得必須要用一種質樸的書(shu) 體(ti) 來寫(xie) ,不需要更多的裝飾,為(wei) 的就是表達出老百姓質樸的情感。”

  許多書(shu) 法家都是經曆了一次次的推翻修改才形成了最終的作品。《平凡的英雄》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書(shu) 法係教授張其鳳就表示:“寫(xie) 了七遍才達到滿意,又換了絹、紅紙、麻紙等書(shu) 寫(xie) 材料,最後才達成現在的效果。”

  寫(xie) 下《“時代楷模”——“硬骨頭六連”》的書(shu) 法家晏曉斐也表示:“書(shu) 法的功夫是要去深耕的,要從(cong) 書(shu) 齋裏走出來,走向生活、走向人民、走向使命擔當,這樣才是無愧於(yu) 時代的藝術家。”

  青老集結,共書(shu) 精神譜係

  走在展廳,目光不由得被一幅上書(shu) “紅岩精神”四個(ge) 大字的作品所吸引,它的作者是90多歲高齡的“二王學”研究專(zhuan) 家王玉池先生。接到這次展覽的任務後,他雖感到書(shu) 寫(xie) 力不從(cong) 心,卻沒有放棄,先用鉛筆不斷練習(xi) ,又用毛筆書(shu) 寫(xie) 了幾十遍,最後挑出兩(liang) 張寄給了書(shu) 協。

  在本次展覽的籌備過程中,還有不少類似王玉池先生的故事。在這一部分展示裏,以老一輩名家大家創作精神名稱,輔以骨幹書(shu) 家創作的小楷,合成了一件詮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內(nei) 涵的大作品。

  “征程”大展,是藝術家們(men) 關(guan) 注時代、深入生活、感知社會(hui) 、錘煉自身的生動寫(xie) 照。如同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主席孫曉雲(yun) 所說:“我們(men) 書(shu) 法工作者要胸懷國之大者,團結一心,承擔起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曆史重任,用我們(men) 手中的毛筆講好中國故事,用心、潛心、精心、傾(qing) 心創作更多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精品力作。”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