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農民畫,描繪鄉村新畫卷

發布時間:2022-08-18 10:02: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隻紅船從(cong) 四麵八方匯聚成黨(dang) 徽形狀的《盛會(hui) 》、世界各國運動健兒(er) 腳踏冰鞋參加北京冬奧會(hui) 的《一切向前》、金秋十月漫野高粱牧童晚歸的《田園牧歌》……走進天津市北辰區文化館農(nong) 民畫展廳,一幅幅時代感強、色彩鮮明、鄉(xiang) 村氣息濃鬱的農(nong) 民畫映入眼簾。

  “北辰農(nong) 民畫是植根於(yu) 津郊沃土的民間藝術之花,誕生於(yu) 20世紀70年代,發展於(yu) 20世紀80年代末,已成為(wei) 獨具大運河風韻的民間藝術奇葩。”北辰區文化館副研究館員、北辰農(nong) 民畫非遺傳(chuan) 承人何小寶告訴記者,目前北辰區有200多名農(nong) 民畫家,他們(men) 以手中的畫筆描繪時代美麗(li) 畫卷,展現今日鄉(xiang) 村的新生活、新風尚。

  關(guan) 注時代生活

  說起作品《盛會(hui) 》的創作過程,何小寶很是感慨:“2022年是進入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黨(dang) 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我想畫出農(nong) 民心中的喜悅,展現新時代成就。”

  有了主題,何小寶卻為(wei) 創作的切入點發愁。一天,他在北運河邊轉悠,偶然看見兩(liang) 隻相向而行、滿載而歸的漁船。那一瞬間,靈感來了。“想到我們(men) 今天的美好生活,想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百年曆史,想到嘉興(xing) 南湖上的紅船,想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成果……於(yu) 是便有了《盛會(hui) 》這張作品。”何小寶說。

  北辰農(nong) 民畫吸收了剪紙、刺繡、草編、木版年畫等民間藝術精華,因而獨具特色。農(nong) 民畫的繪製不僅(jin) 需要長時間的生活積累、觀察實踐,還要經過立意構思、打腹稿、畫草稿、繪製、上色等步驟。一位農(nong) 民畫畫家告訴記者,農(nong) 民畫畫家首先要熱愛生活,新時代的大事、喜事是濃墨重彩之處,身邊人和事、一花一草也是靈感的來源。

  “純潔的冰雪,激情的約會(hui) 。”在北京冬奧會(hui) “一起向未來”的主題口號下,北辰農(nong) 民畫家們(men) 創作出一係列冬奧題材的作品,表達出對這一體(ti) 育盛會(hui) 的喜悅之情。

  作品《一切向前》中,來自世界各國的運動健兒(er) 腳踏冰鞋、身著冬服參加北京冬奧會(hui) ,用“借形”的表現手法傳(chuan) 達出一起向前的畫麵節奏,背景采用國畫中的“彈雪法”,表現北京的冬之美、冬之韻;《冰球運動》以誇張的手法展現運動員的服飾和動作,傳(chuan) 遞出健康向上、頑強拚搏的精神……為(wei) 迎接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北辰區文化館召集農(nong) 民畫畫家學習(xi) 冬奧知識、了解冬奧文化,並邀請北辰農(nong) 民畫開拓者張為(wei) 民進行創作指導。不到一周時間,14幅冬奧題材畫作精彩亮相,還參與(yu) 了全國巡展。

  “農(nong) 民畫承載著農(nong) 民的夢想,是農(nong) 民的精神家園,展現出新時代的氣象。”天津市北辰區文化和旅遊局黨(dang) 委書(shu) 記郭建新說,北辰農(nong) 民畫創作的發展和繁榮,是天津農(nong) 村民間文化生態的生動寫(xie) 真。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隨著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越來越多農(nong) 民畫畫家把目光聚焦美麗(li) 鄉(xiang) 村,展現新時代鄉(xiang) 村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助力鄉(xiang) 村塑形、鑄魂。

  一幅20多米長的《運河風情圖》在記者麵前緩緩展開,北運河穿越曆史撲麵而來,運河上的船隻、運河邊的村景、形形色色的人物,將觀眾(zhong) 帶入時光隧道,感受曆史的變遷。

  這是農(nong) 民畫畫家陸連江曆時10個(ge) 月創作的作品。陸連江是一名鄉(xiang) 村醫生,畫畫是他的業(ye) 餘(yu) 愛好。“現在大家豐(feng) 衣足食、生活幸福了。我就想畫一條河,一條穿越曆史走向繁榮的長河。”陸連江說,他一開始並沒想畫那麽(me) 多內(nei) 容,但畫起來就收不住,腦海裏不斷迸發靈感,最後形成了這幅長卷。

  作為(wei) “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xiang) ”,北辰區每年都有農(nong) 民畫作品參加全國展覽,並拿到國家級獎項。近年來,天津市北辰區政府繼續加大對農(nong) 民畫創作的扶持力度,引導、促進農(nong) 民畫蓬勃發展。

  《漁民的小康生活》等北辰區農(nong) 民畫作品,曾入選“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我們(men) 的小康生活美術作品展示活動。“畫麵描繪了魚汛開捕第一天,漁民捕到大胖頭魚的歡樂(le) 場麵。”《漁民的小康生活》的作者朱桂蘭(lan) 說,重視環境治理、提倡科學捕撈,逐漸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創作的初衷。

  北辰區也注重農(nong) 民畫的市場發展,推動農(nong) 民畫與(yu) 當地旅遊、文化產(chan) 業(ye) 融合。“一些農(nong) 民畫畫家本身是農(nong) 民,靠自己的畫筆不僅(jin) 打開了國內(nei) 市場,還走向世界,如豐(feng) 愛東(dong) 、陳連星等人的作品在日本非常暢銷。很多畫家富了不忘鄉(xiang) 親(qin) ,帶徒傳(chuan) 授技藝,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路越走越寬。”何小寶說。

  據悉,北辰農(nong) 民畫曾多次赴瑞典、挪威、美國、韓國、意大利等國展出,百餘(yu) 件作品被國內(nei) 外國家級博物館收藏,萬(wan) 餘(yu) 件作品被國內(nei) 外藝術館及個(ge) 人收藏。

  推動傳(chuan) 承創新

  62歲的高文亮是北辰區大張莊鎮人,也是鎮裏小有名氣的農(nong) 民畫畫家。這幾年,鎮裏的文體(ti) 中心改造提升,開設了農(nong) 民畫培訓班。高文亮毛遂自薦,開班收徒,學員從(cong) 最初的兩(liang) 三人增加到20多人。2021年,鎮裏組織了慶祝建黨(dang) 百年的畫展,他們(men) 選出20多幅作品參展。這段時間,高文亮和學員們(men) 正在琢磨以“喜迎黨(dang) 的二十大”為(wei) 主題,創作一批農(nong) 民畫。

  為(wei) 了壯大農(nong) 民畫畫家創作隊伍,北辰區於(yu) 2007年組建了北辰農(nong) 民畫院,後又在大張莊鎮和雙口鎮建立兩(liang) 個(ge) 培訓基地,以畫院為(wei) 中心,形成“一個(ge) 中心兩(liang) 個(ge) 基地”的培訓網絡,輻射全區美術骨幹。區裏同時製定了項目負責製,以老帶新,發現人才、培養(yang) 人才、聚集人才。

  天津市北辰區文化館副館長楊健總結了北辰農(nong) 民畫傳(chuan) 承的主要助推力,其中之一就是“通過和北辰區教育係統合作,大力推進農(nong) 民畫進校園。”

  據悉,天津市北辰區雙口小學已經將農(nong) 民畫納入課堂教學內(nei) 容,農(nong) 民畫課程吸引了很多學生參加;北辰區雙口小學、李咀小學兩(liang) 所學校還編撰了專(zhuan) 門的農(nong) 民畫教材……在區中小學幼兒(er) 園中普及民間繪畫創作知識,讓北辰農(nong) 民畫築牢了傳(chuan) 承根基。

  郭建新表示:“北辰區還要繼續加強美術輔導者隊伍和農(nong) 民畫傳(chuan) 承人及創作團隊的培育、建設,讓他們(men) 在堅守中傳(chuan) 承、在變化中發展,實現北辰農(nong) 民畫跨越式發展,真正地傳(chuan) 承好這份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武少民)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