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化和旅遊部:截至2022年6月支持各地設立2500餘家非遺工坊

發布時間:2022-08-18 14:31:00來源: 光明網

  光明網訊(記者 李政葳)記者17日從(cong) 文化和旅遊部新聞發布會(hui) 上了解到,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博覽會(hui) 將於(yu) 8月25日至29日在濟南舉(ju) 辦。會(hui) 上,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司司長王晨陽介紹,充分發揮以傳(chuan) 統工藝類為(wei) 主的非遺在帶動城鄉(xiang) 就業(ye) 、促進增收方麵的獨特作用,推動脫貧攻堅成果與(yu)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截至2022年6月,支持各地設立非遺工坊2500餘(yu) 家,其中1400餘(yu) 家設立在脫貧縣。

  據了解,國務院目前已公布五批155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文化和旅遊部認定了五批3062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設立了23個(ge)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支持對1805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進行記錄;我國已有42項非遺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ce) ,總數位居世界第一;中辦、國辦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工作的意見》,為(wei) 做好新時代非遺保護工作明確了目標方向。

  王晨陽介紹,加強頂層設計,不斷健全完善非遺保護政策法規體(ti) 係,製定出台了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等管理辦法,印發《“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規劃》;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實施中國非遺傳(chuan) 承人群研培計劃,共培訓傳(chuan) 承人群超10萬(wan) 人次;實施中國傳(chuan) 統工藝振興(xing) 計劃,會(hui) 同九部委印發《關(guan) 於(yu) 推動傳(chuan) 統工藝高質量傳(chuan) 承發展的意見》;實施曲藝傳(chuan) 承發展計劃,專(zhuan) 項推進曲藝類非遺項目傳(chuan) 承發展。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