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校外體育培訓良性發展
作者:何 娟
“看準了,扣球!”在廣西南寧一家體(ti) 育園的羽毛球館裏,幾個(ge) 班的孩子在教練帶領下熱火朝天地進行羽毛球訓練,盡管汗水浸濕衣衫,但孩子們(men) 熱情不減。這是今年暑期全國各地體(ti) 育培訓火熱的一個(ge) 縮影。“雙減”政策實施後的第二個(ge) 暑假,除了學校組織的公益體(ti) 育培訓,各地各類體(ti) 育培訓機構也推出了豐(feng) 富多彩的培訓項目,從(cong) 體(ti) 能類、專(zhuan) 項類到小眾(zhong) 類,形式多種多樣,為(wei) 廣大青少年提供了運動新選擇、暑期新去處。
青少年體(ti) 育培訓市場發展快速,呈現供需兩(liang) 旺勢頭,有多方麵原因。從(cong) 青少年成長的角度看,隨著近年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推動文化學習(xi) 和加強體(ti) 育鍛煉齊頭並進,成為(wei) 促進青少年全麵發展的重要切入點。《關(guan) 於(yu) 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ti) 係的意見》明確提出,“實施青少年體(ti) 育活動促進計劃,讓每個(ge) 青少年較好掌握1項以上運動技能”。從(cong) 外部環境看,“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學科類校外培訓得到有效治理,為(wei) 非學科類培訓留下了更大發展空間。老店擴張、新店入局,體(ti) 育培訓市場持續擴容,成了體(ti) 育消費領域新的增長點。
體(ti) 育培訓行業(ye) 越是擴容,越需要提質。青少年體(ti) 育培訓具有體(ti) 育和教育融合的特點,其發展趨勢關(guan) 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倍加重視,確保始終走在良性發展軌道上。整體(ti) 而言,校外體(ti) 育培訓不僅(jin) 能為(wei) 青少年補足體(ti) 育運動時間、豐(feng) 富課餘(yu) 體(ti) 育生活,還有助於(yu) 進一步培養(yang) 青少年的運動興(xing) 趣、提升其運動水平,起到強健體(ti) 格、塑造人格的作用。現實中,家長和孩子們(men) 參與(yu) 培訓的熱情也不斷高漲。但要看到,當前的校外體(ti) 育培訓一定程度上存在機構良莠不齊、人員魚龍混雜、有效監管不足等問題。這可能是發展初期的問題,但事關(guan) 青少年的成長,必須從(cong) 源頭上抓好。
青少年體(ti) 育培訓行業(ye) 有一些需要持續管控的風險。比如,能不能防範運動傷(shang) 害,項目收費合不合理,課程設置是否匹配各年齡段學員的身心特點,等等。相關(guan) 監管不僅(jin) 要到位,而且應及時。令人欣慰的是,這方麵的監管已經深入到微觀層麵。去年12月,國家體(ti) 育總局辦公廳印發《課外體(ti) 育培訓行為(wei) 規範》,從(cong) 場地設施、課程、從(cong) 業(ye) 人員、內(nei) 部管理等方麵作出明確細致的規定。浙江、山西、天津等多個(ge) 省市也陸續出台文件,強化對校外體(ti) 育培訓的監管。相關(guan) 企業(ye) 應主動對照規範自查自檢、加強自律、優(you) 化供給,構築起良性行業(ye) 生態,共同推動體(ti) 育培訓行業(ye) 高質量發展。
此外,應警惕校外體(ti) 育培訓走樣變味。校外體(ti) 育培訓備受追捧,背後不乏應試的考量。隨著我國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不斷改革,體(ti) 育在考試中的占比越來越高,以提高體(ti) 育成績為(wei) 導向的宣傳(chuan) 營銷也隨之出現。因此,仍有必要進一步鞏固校外培訓治理成果,防止校外培訓壓力從(cong) 學科類向非學科類轉移,同時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和家長樹立正確的觀念,理性看待校外體(ti) 育培訓。
體(ti) 育的價(jia) 值不僅(jin) 僅(jin) 是強身健體(ti) ,還在於(yu) 培養(yang) 鍛煉青少年的責任感、意誌力、吃苦耐勞精神。充分挖掘體(ti) 育的育人價(jia) 值,需要我們(men) 付出更多努力,花上更多心思。在開齊開足體(ti) 育課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校外體(ti) 育培訓行業(ye) 健康有序發展,深化體(ti) 教融合,堅持體(ti) 魄與(yu) 人格並重,定能更好助力青少年全麵發展、健康成長。(何 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