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多部門引導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建功立業——讓大學生在基層幹得好留得住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於(yu) 忠寧
“入職半個(ge) 月了,跟鄉(xiang) 親(qin) 們(men) 也熟悉了,和大家一起研究果樹栽培技術,很有成就感。能發揮專(zhuan) 業(ye) 特長,未來肯定有發展。”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應屆畢業(ye) 生孫浩畢業(ye) 後選擇回鄉(xiang) ,在山東(dong) 省棲霞市的一個(ge) 鄉(xiang) 鎮當了一名服務基層的公務員,助力農(nong) 村振興(xing) 。
“去哪兒(er) 就業(ye) ”是社會(hui) 各界聚焦的熱點話題。如今,不少畢業(ye) 生像孫浩一樣,不再把留在大城市工作當作畢業(ye) 後的首選,非一線城市、基層就業(ye) 成了他們(men) 的新選擇。有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對回鄉(xiang) 就業(ye) 、基層就業(ye) 的認識偏理性,近90%的討論者認為(wei) 年輕人回老家、基層就業(ye) 也能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知,要求拓寬基層就業(ye) 空間。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ye) 生到基層就業(ye) ,是一項係統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社會(hui) 力量多方聯動。教育部指導各地各高校統籌推進,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和地方,加大政策力度、深化就業(ye) 育人、強化培養(yang) 使用、優(you) 化服務保障,引導鼓勵高校畢業(ye) 生到基層建功立業(ye) ,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加大政策力度,拓展就業(ye) 空間
中央基層項目具有重要的示範引領作用。今年以來,教育部會(hui) 同人社部、財政部、共青團中央等部門,共同做好“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中央基層項目招錄工作。2022年“三支一扶”計劃招募高校畢業(ye) 生3.4萬(wan) 名;“特崗計劃”全國招聘6.7萬(wan) 名;“西部計劃”招募3.67萬(wan) 人。重點向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等地區傾(qing) 斜,更好服務鄉(xiang) 村教育、醫療衛生、社會(hui) 治理等工作,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據了解,各地各高校加大政策挖潛力度,為(wei) 畢業(ye) 生拓展就業(ye) 空間。如寧夏實施城鄉(xiang) 社區、學前教師、鄉(xiang) 村醫生、司法輔助等基層服務專(zhuan) 項計劃,共招聘2000名應屆高校畢業(ye) 生到基層工作;“三支一扶”計劃由3000個(ge) 增加到4100個(ge) ;“西部計劃”由380個(ge) 增加到640個(ge) 。
重慶市明確結合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基層治理和公共服務需要,開發基層勞動社保、社區服務、醫療衛生、文化科技、法官檢察官助理等就業(ye) 崗位2100個(ge) 左右;穩定實施“選調生”“三支一扶”“特崗計劃”“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規模4000個(ge) 左右。
優(you) 化服務保障,推動聚才興(xing) 業(ye)
下得去、幹得好,還要留得住。教育部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推出優(you) 惠政策,指導各地各高校健全、優(you) 化服務保障,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在基層成長成才創造良好條件,激發高校畢業(ye) 生到基層一線就業(ye) 創業(ye) 的熱情。
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通知,要求落實特崗教師待遇保障,強調各地要確保特崗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放,按規定參加社會(hui) 保險,保證三年服務期滿、考核合格且願意留任的特崗教師及時入編並落實工作崗位。
海南省對招聘為(wei) 鄉(xiang) 鎮基層事業(ye) 單位和艱苦邊遠地區事業(ye) 單位工作人員的高校畢業(ye) 生,按規定給予提前轉正定級,薪級工資適當高定,其中在艱苦邊遠地區縣以下鄉(xiang) 鎮的高定2級,在艱苦邊遠地區縣市區本級、其他縣市鄉(xiang) 鎮以下的高定1級。
2022年,石河子大學為(wei) 第一批70名留新疆、兵團基層就業(ye) 畢業(ye) 生代表發放28.3萬(wan) 元獎勵,引導畢業(ye) 生留疆,到最艱苦的地區工作。在浙江,國網諸暨市供電公司以勞模創新工作室帶動新進大學生增技能強才幹,短短幾年培養(yang) 30多名業(ye) 務骨幹在生產(chan) 一線出成果得榮譽,從(cong) 而使畢業(ye) 生不僅(jin) “下得去”,還能“留得住、幹得好”。
有專(zhuan) 家表示,解決(jue) 了為(wei) 什麽(me) 要到基層去就業(ye) ,到基層就業(ye) 有哪些保障與(yu) 好處這兩(liang) 個(ge) 方麵的問題,就會(hui) 形成大學生到基層就業(ye) 的內(nei) 生動力,並變成自覺行動。在這個(ge) 基礎上,要把引導更多大學生到基層就業(ye) 與(yu) 鼓勵優(you) 秀大學生在基層建功立業(ye) 結合起來,這一場大學生基層就業(ye) 促進行動的“及時雨”才有可能獲得近期的效益與(yu) 遠期的豐(feng) 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