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托育機構麵臨“起步期”和“疫情期”雙重困難

發布時間:2022-09-01 15:5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目前,托育服務仍處於(yu) 起步階段,又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衝(chong) 擊和影響,‘起步期’和‘疫情期’雙期疊加。”在今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上,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負責人杜希學在回答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提問時指出了我國托育機構當下麵臨(lin) 的困難。

  杜希學說,七成以上托育機構運行時間不足3年,多數自籌建設資金,絕大多數屬於(yu) 小微型企業(ye) ,托育機構運營成本的“租場地”和“發工資”是剛性支出,並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在疫情衝(chong) 擊下,即使停工停產(chan) 沒有收入期間,這些剛性支出仍然存在,依靠托育機構自身難以化解。

  與(yu) 此同時,托育機構還麵臨(lin) 穩定招生難的困難。三歲以下嬰幼兒(er) 是最柔弱的群體(ti) ,且入托時間不固定,杜希學解釋道,疫情發生後不少家庭更是少送托、不送托,托育服務的剛需受到壓製。同時,托育機構往往屬於(yu) 疫情發生時第一批被要求停業(ye) 的經營主體(ti) ,複工期限也遠晚於(yu) 其他行業(ye) 。

  杜希學指出,由於(yu) 托育機構規模小,且絕大多數是社會(hui) 力量興(xing) 辦,疫情造成大量托育機構退出市場,凸顯托育機構在抗擊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等風險麵前,缺乏行之有效的應急保障措施。疫情期間,多數經營者暫緩擴大經營的步伐,行業(ye) 發展信心亟待恢複。

  國內(nei) 一項調查顯示,嬰幼兒(er) 無人照料是阻礙生育的首要因素。有超過三成的嬰幼兒(er) 家庭存在強烈的入托需求,目前托育機構以社會(hui) 力量投資為(wei) 主,九成是營利性機構,絕大多數地方的托育服務收費超出家庭可負擔能力,大部分家庭期盼的方便可及、價(jia) 格可接受、質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務需求,目前還難以得到有效供給,托育服務工作任務還很艱巨繁重,亟待相關(guan) 支持扶持政策落地落實。

  為(wei) 了扶持托育和養(yang) 老機構發展,8月29日,國家發改委、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3部門聯合印發了《養(yang) 老托育服務業(ye) 紓困扶持若幹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措施》明確了房租減免、稅費減免、社會(hui) 保險支持、金融支持、防疫支持以及其他支持6個(ge) 方麵、26條紓困扶持措施。

  《措施》指出,養(yang) 老服務機構和托育服務機構屬於(yu) 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範疇、承租國有房屋的,一律免除租金到2022年底。

  在稅費減免方麵,《措施》明確,2022年,各地對符合條件的養(yang) 老托育服務機構按照50%稅額頂格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chan) 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六稅兩(liang) 費”。嚴(yan) 格落實養(yang) 老托育服務機構用電、用水、用氣、用熱按居民生活類價(jia) 格執行的政策。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將“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er) 托位數”這一指標納入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主要指標,提出到“十四五”期末要達到4.5個(ge) 的目標。杜希學表示,國家衛健委會(hui) 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積極開展普惠托育服務專(zhuan) 項行動,給予每個(ge) 新增托位1萬(wan) 元補助,近三年下達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20億(yi) 元,累計新增普惠托位20萬(wan) 個(ge) 。截至2021年底,全國每千人口托位數在2.03個(ge) 左右。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