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故事|於喜山:手機裏的警察叔叔
編者按
近日,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hui) 網絡文明社會(hui) 共建論壇在天津舉(ju) 行。網絡文明建設,青年在行動!他們(men) 是網絡文明的使者,他們(men) 傳(chuan) 播網絡文明火種、帶頭維護網絡文明生態,用自己的點滴努力為(wei) “人人參與(yu) 、齊抓共治”的網絡文明建設貢獻著青春力量。其實,不隻是他們(men) ,還有千千萬(wan) 萬(wan) 的好青年、好網民,網絡文明使者和他們(men) 的故事,就在你我身邊,就是你我他,讓我們(men) 一起走進他們(men) 的故事——
如果給“二喜警官”的短視頻配上結尾字幕,那一定有這樣一句話,“製片、編劇、導演、攝影、配音、演員——於(yu) 喜山,改編自本人真實經曆”。
普法視頻、劇情短片、情景再現,一個(ge) 能讓人刷到停不下來的賬號的實際運營者,是天津市公安局民警於(yu) 喜山。為(wei) 了做好短視頻,他還給自己配了個(ge) 支架和補光燈。
他不時強調“我真沒戴美瞳,那是補光燈打得好”。
於(yu) 喜山是一名90後,從(cong) 小就有警察夢,2010年如願考入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他曾給自己取過一個(ge) 很酷的ID:警壹衛。或許是他骨子裏的搞笑基因藏不住,網友在評論區紛紛賜名“二喜”。在領導“群眾(zhong) 喜歡什麽(me) ,你就叫什麽(me) ”的諄諄教導下,“二喜警官”開始在各平台上崗。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他做政務新媒體(ti) 的初心。於(yu) 喜山有5年的治安警經曆,他所在的單位在24小時內(nei) 有時能接到100多個(ge) 報警電話。有被詐騙的,有丟(diu) 手機的、有情感糾紛的,這些案件後來成了他的靈感來源和短視頻素材池。在他看來,與(yu) 其等群眾(zhong) 遇到問題後找警察解決(jue) 問題,不如先把問題消解在搖籃裏。
“我,一個(ge) 學公安學的人,對新媒體(ti) 一竅不通。”起初,他會(hui) 發一些單位的日常,但數據並不太好。後來他開始研究大家愛看什麽(me) ,從(cong) 短視頻平台的運轉模式,到視頻拍攝的思路,他都會(hui) 去慢慢摸索。
轉折來源於(yu) 兩(liang) 個(ge) 視頻。
2019年6月,於(yu) 喜山發布短視頻“考上警校後的身材對比”,從(cong) 180斤到120斤的轉變極具衝(chong) 擊力,網友評論“這是最好的高考宣傳(chuan) 片”,這條點讚近200萬(wan) 的視頻直到現在依然熱度不減。2020年3月,某部韓劇爆紅,網上掀起模仿劇內(nei) 名場麵的熱潮。一群年輕人對著鏡頭亮身份證令他“警鈴大作”,當即拍了條短視頻科普此類泄露信息行為(wei) 的危害性,這讓他收獲了做新媒體(ti) 運營以來的最高熱度。自此,於(yu) 喜山逐漸摸清了方向,越來越遊刃有餘(yu) 。
對於(yu) 所有政務新媒體(ti) 賬號來說,如何平衡嚴(yan) 肅性和趣味性,是一個(ge) 永恒的話題。“我覺得一個(ge) 底線就是專(zhuan) 業(ye) 性。”於(yu) 喜山說,無論多麽(me) 搞笑的段子,出發點都是為(wei) 了讓群眾(zhong) 去接受其中的知識點,不能本末倒置。現在各平台年輕用戶很多,年輕人不喜歡被說教。所以拍短視頻就需要找準切入點,把握住網友的心態。
他的“笨賊與(yu) 警察”係列輕鬆有趣,笨賊惡劣的違法行為(wei) 和極低智商的對比蘊含著喜劇的幽默感,隻是會(hui) 遭到朋友的吐槽——“下次能不能讓我演個(ge) 聰明的賊。”東(dong) 北腔兒(er) 的普法教育,語速和音調絲(si) 毫不遜於(yu) 帶貨主播,再配上真誠的眼神,極具說服力。與(yu) 網絡大V聯動的防身視頻讓人耳目一新,有種“打破次元壁”的感覺。抖音熱梗與(yu) 防詐騙視頻的靈活結合更是“療效顯著”,一位粉絲(si) 曾經私信表示,“我遇到了詐騙,本來不確定是不是,但我想起了你視頻裏的梗,才識破了騙局。”這讓於(yu) 喜山哭笑不得。“幽默是載體(ti) ,活起來是關(guan) 鍵,專(zhuan) 業(ye) 是底線,抵達是目的。”於(yu) 喜山說。
於(yu) 喜山也有遺憾。幾期與(yu) 緝毒警察相關(guan) 的內(nei) 容,人物原型是他在緝毒崗位上犧牲的師兄師弟。
“他們(men) 都還很年輕。”
對於(yu) 更多的細節他不願多提,隻是回想起畢業(ye) 時老師的叮囑:合照一定要拍,因為(wei) “以後人不會(hui) 這麽(me) 齊了”。畢業(ye) 後的第二年,他的一位同學犧牲了。
他用身邊的案例進行藝術加工、劇本創作,出演時他總是會(hui) 研究真正沾染毒品的人是什麽(me) 樣子。他想讓大家了解真實的人民警察——“誰說站在光裏的才算英雄。”
拍攝短視頻並非於(yu) 喜山的主要工作。他要在業(ye) 餘(yu) 時間準備劇本、找朋友演、協調場地,經常在大半夜拿著設備出去。麵對全平台的1200多萬(wan) 粉絲(si) ,每天上萬(wan) 條私信,他幾乎利用了所有的空閑時間,“連做夢都在想創意”。當年無心插柳申請的賬號,如今變成了警務宣傳(chuan) 的主力平台。
他的一名粉絲(si) 在今年7月給他分享了自己考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好消息,感謝他的短視頻帶給自己的動力。於(yu) 喜山在朋友圈裏寫(xie) 道:總有人問我做短視頻的意義(yi) 是什麽(me) ,我覺得這就是意義(yi) 所在。
記者:喬(qiao) 佳新
製圖:韓伊博(實習(x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