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從幕後到台前,年輕人這樣“打開”服貿會

發布時間:2022-09-01 16:1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如果說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hui) (以下簡稱“服貿會(hui) ”)是一個(ge) 世界舞台,那麽(me) 這一次,00後青年陽彤從(cong) 幕後走到了台前。作為(wei) 北京郵電大學藍圖創新工作室理事,她將與(yu) 同伴戴上展商證,向世界推廣來自中國大學生團隊研發的5G多模態智能導覽交互機器人。

  2022年服貿會(hui) 今天在北京正式開幕。本屆服貿會(hui) 期間,有65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以國家名義(yi) 或總部名義(yi) 於(yu) 線上線下辦展辦會(hui) ,來自北京19所高校以及企業(ye) 和社會(hui) 渠道的1700名誌願者上崗參加誌願服務。在國家會(hui) 議中心和首鋼園兩(liang) 個(ge) 主會(hui) 場,青年的身影隨處可見。

  “去年第一次來到首鋼園區時,才認識到‘服貿’二字的含義(yi) 那麽(me) 豐(feng) 富。”陽彤說,2021年她以誌願者的身份參與(yu) 了服貿會(hui) ,真正走進各個(ge) 展館後,發現“服貿”囊括了醫療、教育、交通運輸等多個(ge) 板塊,板塊之間相互滲透、彼此交融,構成了服務貿易的大綜合體(ti) 。

  北京郵電大學藍圖創新工作室理事長盧彥霓介紹,本屆服貿會(hui) 上,團隊將在首鋼園區文旅服務專(zhuan) 題展和教育服務專(zhuan) 題展中,現場展示5G多模態智能導覽交互機器人。研發團隊以30多名學生為(wei) 主要研發力量,利用5G通信技術與(yu) 雲(yun) 端服務器實時交互,讓機器人實時完成智能問答、信息瀏覽等指令。

  “實驗室中的研發是理想的、穩定的,而現實中的應用是複雜的、多變的。當研發成果真正投入使用時,遇到了突發問題,能給出解決(jue) 方案,讓我們(men) 更有成就感。”她說,目前這款機器人已在貴州省長順縣神泉穀景區、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場館等多個(ge) 場所服務。

  借助服貿會(hui) 的大舞台,這個(ge) 大學生創業(ye) 團隊希望能以會(hui) 為(wei) 媒,了解行業(ye) 頂尖水平的企業(ye) 和產(chan) 品,去交流、創造和探索。

  本屆服貿會(hui) 上,北京市第二中學學生胡誠成也成為(wei) 一名“參展商”。他作為(wei) 主研人自主研發的“腹壁式管道機器人”將與(yu) 青春元宇宙之家、5G多模態智能導覽交互機器人、紅色皮影劇場等,亮相由團北京市委組織的青創北京主題展。

  “腹壁式管道機器人”是一款用於(yu) 幫助管道維護的機器人,通過輪臂貼合管道內(nei) 壁,能夠在管道內(nei) 部行進,能代替人工進行管道勘測,有效降低排水管道的維護成本。

  胡誠成的指導老師、北京市第二中學高級教師高山介紹,比起其他機器人,這款“腹壁式管道機器人”加入了變徑係統:變徑電機、絲(si) 杆與(yu) 輪臂構成傳(chuan) 動裝置,使其能夠調整自身半徑大小,以此來適應不同管徑的管道,同時也能增強輪胎與(yu) 管壁間的正壓力,以防機器人在管道中打滑。

  “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設計了作品,在服貿會(hui) 的平台上進行展示,這對青年來說是一件特別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給了青年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間和舞台。”高山說,這個(ge) 機器人的設計完成用了兩(liang) 年,如今胡誠成能夠向各國觀眾(zhong) 講述自己的想法,對他來說是一次不一樣的體(ti) 驗。

  胡誠成也對服貿會(hui) 充滿了期待,他希望能夠把自己的作品、設計思路展示給更多人,“服貿會(hui) 不僅(jin) 能鍛煉我的演講能力,也給我提供了一個(ge) 和其他人交流並提升自己的機會(hui) ”。

  比起00後、10後的“服貿新人”,95後青年任天琪已習(xi) 慣在服貿會(hui) 展館裏忙前忙後。設計方案、布置現場、協調布展……這些相似但更有挑戰的工作,任天琪今年又做了一遍。

  作為(wei) 上海寶冶集團(以下簡稱“上海寶冶”)北京分公司市場開發部主管,任天琪已是服貿會(hui) 的“三朝元老”。今年,他挑起大梁,擔任上海寶冶服貿會(hui) 展位負責人。他說,這3年,自己感受到服貿會(hui) 為(wei) 企業(ye) 提供的幫助越來越多,企業(ye) 的體(ti) 驗感一年比一年好。

  在籌備過程中,不同展位的負責人之間還會(hui) 交流互助,“其他展位的負責人有很多優(you) 秀的做法,對標他們(men) ,我對自己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工作效率、綜合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從(cong) 布展到參展,從(cong) 設計到落地,置身“服貿空間”的青年在台前不怯場,在幕後同樣閃光。在“服務合作促發展,綠色創新迎未來”的年度主題下,他們(men) 用年輕的視角看服貿,用青春的姿態展現服貿。

  8月30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信息管理與(yu) 信息係統專(zhuan) 業(ye) 2020級學生羅嘉驪與(yu) 其他誌願者,一同在國家會(hui) 議中心完成初步踏勘,她用“科技感、創新感滿滿”形容第一次走進展廳的感受。

  “在了解服貿會(hui) 之前,確實有段時間以為(wei) 服貿會(hui) 是‘服裝貿易會(hui) 展’,但因為(wei) 這種不了解,更覺得服貿會(hui) 充滿神秘感和科技感。”在踏勘過程中,羅嘉驪觀看了可以自動製作飲品的機器人,了解了減少碳排放的創新設計,“我在學校參與(yu) 的課題正好也有部分和這些新技術有關(guan) ,踏勘期間還特地尋找和‘雙碳’相關(guan) 的展品。”

  通過培訓後,羅嘉驪將作為(wei) 辦公室谘詢崗位誌願者在國家會(hui) 議中心地下一層的綜合展區上崗。對她而言,誌願工作並非難事。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期間,她就作為(wei) 谘詢崗位誌願者,為(wei) 數十個(ge) 代表團提供交通出行保障,“淩晨三四點接過調度電話,應對過10多個(ge) 代表團同時提問的情況”,但她總能順利解決(jue) 。

  “用眼睛去見證,用雙手去觸摸,用內(nei) 心去感受”,這是羅嘉驪對於(yu) 本屆服貿會(hui) 的期待,也是活躍在服貿會(hui) 各個(ge) 展區的青年的期待。

  本報北京8月31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尹希寧 張敏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