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當代青年要投身到時代發展的潮流中

發布時間:2022-09-01 16:2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5月1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主義(yi) 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思接千載、回望百年、著眼當下、麵向未來,充分肯定了共青團在中國青年運動中的先鋒隊作用,全麵回顧了100年來共青團堅定不移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的青春曆程,深刻闡明了共青團和青年工作的寶貴經驗,對做好新時代共青團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青年工作是黨(dang) 的事業(ye) 重要組成部分,青年作為(wei) 黨(dang) 和國家的未來,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就有源源不斷的力量。100年以來,中國共青團始終堅持黨(dang) 的領導,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yi) 武裝青年,用遠大理想感召青年,用精神力量凝聚青年,成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先鋒力量。

  與(yu) 黨(dang) 同心、跟黨(dang) 奮鬥是共青團的根本價(jia) 值

  沒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中國共青團。

  近代以來隨著五四運動的開展和馬克思主義(yi) 的傳(chuan) 播,1920年8月,上海相繼建立了上海共產(chan) 主義(yi) 小組和上海社會(hui) 主義(yi) 青年團,這是黨(dang) 和團的早期組織,上海共產(chan) 主義(yi) 小組一成立,就在黨(dang) 的親(qin) 自指導下創建了社會(hui) 主義(yi) 青年團。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後不到一年時間內(nei) 就召開了團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中國青年運動自此有了領導核心,黨(dang) 的奮鬥主題就是團的行動方向。

  早期的黨(dang) 團關(guan) 係密不可分,曆史證明中國共青團隻有融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革命事業(ye) 之中,才能大有作為(wei) ,大顯身手,才能體(ti) 現組織價(jia) 值。中國共青團的誕生是與(yu)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事業(ye) 緊密聯係在一起,中國共青團組織的成長與(yu) 發展,是與(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關(guan) 懷和領導分不開的。無論是在革命、建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共青團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為(wei) 爭(zheng) 取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艱苦創業(ye) 、奮勇拚搏,貢獻了青春、建立了重要功勳。共青團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先鋒力量,譜寫(xie) 了一首又一首壯麗(li) 的青春之歌,用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民族。

  奮鬥與(yu) 創造是共青團百年曆程的鮮明標誌

  新民主主義(yi) 革命以來,為(wei) 了更好地把青年的先鋒作用引向革命事業(ye) 之中,黨(dang) 組建青年團,青年團動員廣大青年義(yi) 無反顧地走在時代的前列,緊跟黨(dang) 打破一個(ge) 舊世界,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指導和影響下,中國共青團不斷深入到青年群眾(zhong) 之中,“刀光劍影,槍林彈雨”,無數先進青年把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奉獻給了中國革命的偉(wei) 大事業(ye) ,完成了爭(zheng) 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曆史使命。《覺醒年代》中的陳延年和陳喬(qiao) 年以及一大批革命青年,看到了中國人民在水深火熱中掙紮的痛苦煎熬,努力探求國家發展的新路,正是那個(ge) 苦難的時代給了他們(men) 衝(chong) 破牢籠,開拓新社會(hui) 的抱負和勇氣。

  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時期,在黨(dang) 的領導下,青年團響亮提出“把青春獻給祖國”“爭(zheng) 取到祖國最艱苦最需要的地方去”,團結帶領全國各族青年和團員為(wei) 實現黨(dang) 提出的各項目標而努力工作,青年突擊隊、青年墾荒隊,向困難進軍(jun) 、向科技進軍(jun) ,這是一個(ge) 艱苦奮鬥的年代、樂(le) 於(yu) 奉獻的年代、理想閃光的年代、意氣風發的年代。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共青團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勇作改革闖將,開風氣之先,為(wei) 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貢獻了青春。

  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共青團更是牢牢把握根本任務、政治責任、工作主線,不斷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zhong) 性,自覺擔當重任,深入基層一線,讓青春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中綻放異彩。

  未來屬於(yu) 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清澈的愛,隻為(wei) 中國”是18歲戍邊烈士陳祥榕生前寫(xie) 下的戰鬥口號,用熱血青春和責任擔當感動、影響、激勵了很多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始終與(yu) 黨(dang) 同心,永葆馬克思主義(yi) 理想的人生情懷,把個(ge) 人發展的“小我”融入民族複興(xing) 的“大我”之中,在最平凡最普通的崗位上堅守這一份信仰之光,展現出“衣食無憂而不忘艱苦、歲月靜好而不丟(diu) 奮鬥”的新時代青年群像。

  革命初期的年輕人,在家境不錯的情況下,仍舊願意舍小家、為(wei) 大家,走上革命道路,其實就是為(wei) 了心中的信仰和初心。當代青年,也要把自己的命運同整個(ge) 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緊結合在一起,投身時代發展的潮流中,把國家建設得越來越強大。我們(men) 要深刻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廣大團員青年提出的“五個(ge) 模範、五個(ge) 帶頭”的成長指引,新時代青年,必須肩負起時代賦予的曆史使命,有更高人生追求,創造更大價(jia) 值,才能擁有更高的生命層次。

  作為(wei) 一名黨(dang) 在青年工作領域特色鮮明的政治學校的工作者,更要牢記黨(dang) 的囑托,堅持為(wei) 黨(dang) 育人,始終積極引領青年思想、傾(qing) 聽青年所求、幫助青年健康成長,為(wei) 新時代中國青年施展才幹、實現夢想助力奉獻!

  (作者係浙江省團校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訓中心教師)

  胡仲愷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