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有聲手賬】中國好手藝54:兔兒爺

發布時間:2022-09-13 16:11:00來源: 光明網

  中國好手藝54

  兔兒(er) 爺

  講述人:北京彩塑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張忠強

  在咱們(men) 老北京的傳(chuan) 統裏,八月十五中秋節,家家戶戶吃月餅、拜兔兒(er) 爺。

  兔兒(er) 爺是北京彩塑的一種,有四百多年曆史了。原型是封神演義(yi) 中的長耳定光仙,兔首人身,身穿金甲,或著官服,背插小旗,憨態可掬,又不失威嚴(yan) 。

  兔兒(er) 爺的製作流程並不複雜:先製泥,再製坯,最後彩繪。可每個(ge) 環節的講究都不少。就拿製泥來說,要在泥土中混合一定比例的棉花。至於(yu) 棉花占比有多少、粘性達到什麽(me) 樣的狀態最合適,就靠手藝人的手和眼對泥料狀態的感知了。

  彩繪上色是關(guan) 鍵一環,從(cong) 上往下畫,顏色由淺到深。最難的,是給兔兒(er) 爺“開臉兒(er) ”。兔兒(er) 爺有沒有神采,就看眉眼鼻嘴這寥寥幾筆到不到位。想畫好這點睛之筆,全靠長期練習(xi) ,我幹這行五十幾年了,還不敢說已經做到下筆有神。

  我曾經帶著兔兒(er) 爺,參加台北市的一個(ge) 民俗展覽,幾位八十多歲的老者看到滿桌的兔兒(er) 爺,頓時老淚縱橫。我一問,才知道是“老北京”了。我想,對老者來說,兔兒(er) 爺不僅(jin) 是兒(er) 時的回憶,更是連著故鄉(xiang) 與(yu) 他們(men) 之間的那根“線”。

  “老北京”看到兔兒(er) 爺,自然是感到親(qin) 切,怎麽(me) 讓年輕人也愛上兔兒(er) 爺呢?這幾年,我在兔兒(er) 爺的傳(chuan) 統形象上做出創新,推出了“十二生肖”“北京中軸線”等多個(ge) 係列兔兒(er) 爺形象。年輕人,最喜歡新鮮玩藝兒(er) 。這樣一來,就吸引了不少年輕人跟我學彩繪。還有的學校也請我去給孩子們(men) 上課……如今,雖然忙,心裏別提多來勁了!

【有聲手賬】中國好手藝54:兔兒(er) 爺

  《光明日報》( 2022年09月11日 01版)

  總策劃:楊穀

  監製:張寧 廖慧

  統籌:李方舟 李宜蒙

  誦讀:董大正

  動畫:王宏澤

  視覺設計:孔鵬

  采訪:光明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殷澤昊

  製作:光明網新聞中心

  [ 責編:張悅鑫]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