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團圓”!七旬老人收到抗美援朝烈士父親的畫像……
對於(yu) 71歲的徐傳(chuan) 堯老人來說
剛剛過去的這個(ge) 中秋節
是“最團圓”的一個(ge) 中秋節
9月10日
中秋節
抗美援朝烈士徐晉義(yi) 的兒(er) 子徐傳(chuan) 堯
在這一天收到了父親(qin) 的畫像
看著畫像
老人哭了,他說:
“這是我們(men) 家庭70年來最團圓的一個(ge) 中秋節。”
在徐傳(chuan) 堯出生前55天
父親(qin) 報名參軍(jun)
一直到犧牲,父子倆(lia) 也沒能見上一麵
近日
在當地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
徐傳(chuan) 堯老人終於(yu) “見到”父親(qin)
“盼了70多年,我們(men) 終於(yu) 見麵了”
時間會(hui) 流逝,記憶永留存
一張張畫像的交接
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投遞
讓那些曾在曆史的長河裏熠熠生輝的名字“落葉歸根”
林宇輝
被譽為(wei) “神筆警探”
退休後義(yi) 務為(wei) 烈士畫像
為(wei) 了彌補影像資料的不足
林宇輝隻能通過大量走訪獲取素材
幾年來,他走過十幾個(ge) 省份
走訪了400多位烈士的見證人
還經常到偏遠鄉(xiang) 村現地尋訪
接觸的委托人越多
林宇輝了解到的烈士故事越多
畫像是銘記,精神在傳(chuan) 承
林宇輝說
“這件有意義(yi) 的工作值得更多人來做,長期做下去。”
1953年
僅(jin) 19歲的孫汝昌在抗美援朝戰場犧牲
連張照片都沒留下
這成為(wei) 親(qin) 人們(men) 心中特別的遺憾
他的家人找到模擬畫像專(zhuan) 家林宇輝
希望給孫汝昌畫張像
以作緬懷
當家人看到畫像的那一刻
異口同聲說:“像,很像……”
遲到68年的“團聚”,終於(yu) 實現
“畫得太好了,謝謝你們(men) !”
近日
由安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師生誌願者
繪製的周井鋪村革命烈士畫像
和《沂蒙革命故事兒(er) 童繪本》
送達山東(dong) 省臨(lin) 沂市蘭(lan) 山區
當地有關(guan) 部門工作人員打來感謝電話
安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學生正在為(wei) 烈士畫像。王 偉(wei) 攝
據悉
自2021年11月起
該學院接力開展
“為(wei) 百位烈士畫像”
“圓夢烈屬——致敬最可愛的人”等
係列誌願活動
青年誌願者們(men) 通過查閱烈士資料、聽取烈士後代描述
用手中的畫筆還原烈士麵貌
幫助烈士親(qin) 屬與(yu) 烈士“相見”
也讓一段段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從(cong) 曆史中走來
該學院學生曾用畫筆還原
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特等功臣
一級戰鬥英雄王學風
生前穿軍(jun) 裝的樣子
王學風的侄子王法順說:
“我們(men) 盼了一輩子,
叔叔終於(yu) 不再隻是烈士證書(shu) 上的一段文字簡介了,
而有了更加生動的形象。”
今年6月
該學院與(yu) 臨(lin) 沂市對接
為(wei) 蘭(lan) 山區義(yi) 堂鎮周井鋪村的10位烈士畫像
“我參加!”“我也參加!”
一位又一位師生站出來
很快,誌願者隊伍集結完畢
截至目前
該學院已組織開展10餘(yu) 次誌願活動
完成烈士畫像52幅
受到烈士家屬讚譽
見字如麵,見“麵”如歸
畫像裏,英烈的眼神清澈依然
致敬,緬懷!
(轉載請注明來源解放軍(jun) 報微信;參考資料:新華社、央視新聞、解放軍(jun) 報、中國國防報、人民日報、@山東(dong) 電視生活頻道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