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原創話劇《抗戰中的文藝》10月首演 致敬抗戰文藝先驅

發布時間:2022-09-16 10:37: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原創話劇《抗戰中的文藝》 相信集體(ti) 的力量【田雨、李光潔、關(guan) 曉彤等集體(ti) 致敬抗戰文藝先驅】

  9月15日,中國國家話劇院原創文獻話劇《抗戰中的文藝》正式公布主創陣容——全明星會(hui) 聚的最強陣容將展示國話群星的表演實力,10月1日至7日該劇將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首演。

  文獻話劇

  以舞台講曆史

  《抗戰中的文藝》是中國國家話劇院的第一部文獻話劇。主創人員認真研究抗戰文獻資料,以曆史事件中真實的文藝家們(men) 為(wei) 劇中角色,以舞台講曆史,重現中國文藝先輩的熱血情懷。該劇的舞台將不僅(jin) 是一場話劇演出,也是一場裝置影像藝術與(yu) 戲劇藝術結合的實驗,舞台簡潔,但空間結構多變。運用多媒體(ti) 投影,展現抗戰風雲(yun) ,還原抗戰文藝曆史和文藝家們(men) 的真實狀態,共抒熱血情懷。

  正像左翼電影人夏衍評價(jia) 聶耳說過,“相信個(ge) 人天才,更相信集體(ti) 的力量。”演員在劇中,全體(ti) 扮演歌隊隊員的角色,同時扮演抗戰史上的文化名人;既是敘事者,又是角色人物。劇中涉及的文化名人有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田漢、夏衍、歐陽予倩、白楊、秦怡等,展現了左翼文學、戲劇、電影、音樂(le) 、美術等藝術樣式,以當代舞台語匯集中展現抗戰時期中國文藝的精神和力量。

  崢嶸歲月

  梳理抗戰14年文藝心路

  全劇由秧禾之文工作社編劇,田沁鑫導演,葉小綱作曲,視覺總監費俊、舞美設計王琛、燈光設計王琦、造型設計陳敏正、聲音設計王丹戎、影像導演宋成……將以飽含民族情感,致敬抗戰中的文藝經典作品,鋪陳抗戰文藝的壯麗(li) 畫卷。在表現手段上嚐試將裝置藝術、影像藝術和戲劇表演藝術相結合,在光與(yu) 影、演與(yu) 歌的詮釋中,追憶崢嶸歲月。

  據導演、國話院長田沁鑫介紹,編劇從(cong) 2021年開始創作,曆時一年多查閱資料,梳理了抗戰14年的文藝心路,為(wei) 劇院提供了一部有價(jia) 值的劇本。戲很樸素,但賡續紅色傳(chuan) 統的情感很真摯。此次也是著名作曲家葉小綱第二次涉足話劇,他為(wei) 該劇譜寫(xie) 了大氣磅礴的音樂(le) ,再現抗戰風雲(yun) 。

  表演分舞台出演

  與(yu) 影像出演兩(liang) 部分

  據悉,《抗戰中的文藝》表演分為(wei) 舞台出演與(yu) 影像出演,其中影像出演的演員有:吳彼、邢佳棟、劉端端、宋佳、段奕宏、萬(wan) 茜、孫紅雷、陳建斌、廖凡、辛柏青、董暢、佟大為(wei) 、李蘭(lan) 迪、林熙越、韓青等;舞台出演的演員有:田雨、李光潔、關(guan) 曉彤、王挺、趙陽、羅一舟、吳謹言等。其中,田雨、李光潔、關(guan) 曉彤、王挺、趙陽等人分別扮演茅盾、夏衍、秦怡、田漢、郭沫若等。

  田雨繼話劇《明》之後與(yu) 田沁鑫導演二度合作,在《抗戰中的文藝》中扮演茅盾一角。為(wei) 了深入角色,他大量閱讀茅盾傳(chuan) 記及其作品。茅盾先生在抗戰時期寫(xie) 了大量的作品,比如《林家鋪子》《子夜》等等,他在抗戰時期的經曆也是顛沛流離,田雨更是用茅盾先生的一段話——“隻有竹子那樣的虛心,牛皮筋那樣的堅韌,烈火那樣的熱情,才能生出真正不朽的藝術”來激勵自己。

  李光潔在劇中扮演夏衍,這也是繼話劇《羅密歐與(yu) 朱麗(li) 葉》之後,他與(yu) 田沁鑫再次合作。如何塑造一個(ge) 左翼文藝先驅者和領導者,一生憂國憂民的傳(chuan) 統中國知識分子,是李光潔深入思考之處。

  在田沁鑫擔任導演的《故事裏的中國》中,關(guan) 曉彤塑造了都貴瑪、瞿獨伊等人物形象,一方麵從(cong) 紅色事跡中感受革命前輩的高貴品格;另一方麵自己在話劇領域也得到成長。此次關(guan) 曉彤在《抗戰中的文藝》中扮演中國話劇四大名旦之一的秦怡。以國話新人的身份登上舞台,關(guan) 曉彤自言“緊張和忐忑”,也希望在台詞和形體(ti) 上靜心沉澱。

  14年抗戰,無數胸懷愛國之誌的文藝青年求索、掙紮、奮鬥,苦苦尋找中國的文藝出路。他們(men) 以文學、戲劇、音樂(le) 、電影、美術等為(wei) 工具,宣傳(chuan) 抗戰,極大地鼓舞了民眾(zhong) 的士氣。今天的青年演員在表演中尋找抗戰中的文藝精神,演員們(men) 對劇中角色從(cong) 逐步認識到理解,飽含感情,一起致敬光輝歲月。

  文/本報記者 郭佳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